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张金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15-416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逍遥散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配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刘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35-136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均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2085,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3.
陈振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73-1374,140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针对性出院指导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前2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7.50%(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出院指导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逐淤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与单纯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逐淤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与单纯给予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NFD)评定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第6周末,两组总有效率、HAMD评分及SNF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逐淤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酞普兰,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促进卒中后抑郁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洛沙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洛沙平与阿立哌唑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周,2组阳性量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治疗第4、8周2组PANSS各分量表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洛沙平组椎体外系副作用(EPS)明显(χ^2=8.27,P〈0、01),但对兴奋激越症状疗效较好(χ^2=4.45,P〉0.05)。结论 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调查回避型人格在海洛因依赖者群体中的发病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回避型人格诊断调查问卷>对我院212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结果 回避型人格在海洛因依赖人群中发病率80.18%,形成的原因为自卑心理、受毒友影响及就业困难等.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群体中具有回避型人格的比例较高.戒毒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治疗将有助于成功戒毒,降低复吸率,解决就业问题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97.
护理教学过程中理论技能知识与临床实践缺乏衔接环节,为了让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将已学到的专业知识面对病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应在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给护生创造环境,增加她们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尽可能让护生提前与病人接触,进行实体操作,强化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起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作者总结1988年~1998年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部块影病灶病例89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9例患者男62例,女27例,年龄21岁~79岁。临  床症状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9例,结核病史13例,无慢性肺病者17例。其中长期吸烟54例,不吸烟35例。X线检查全部病例均有胸部正侧位平片,部分有体层及选择性支气管造影片。块影分布:左肺33例,右肺56例。见于两肺上叶42例,下叶31例,右肺中叶10例,其中跨叶段分布6例。大小形态:块影大多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呈不规则类圆形及块状,大小在1.2cm×…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166例眩晕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分析,发现眩晕患者不同年龄组的多普勒特点各异,此法可为临床寻找眩晕病因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