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无缝合固定方法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外科ICU、内科ICU、内科CCU入院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d的患者3 680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采用传统缝合固定导管集束化作为对照组1 730例,2015年7月-2016年12月采用无缝合固定导管集束化作为干预组1 950例,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千日导管感染率为4.08‰、高于对照组的1.54‰;对照组针刺伤发生15例,发生率为0.87%,干预组未发生针刺伤;对照组导管维护时间为(17.26±2.56)min,干预组导管维护时间为(12.00±1.65)min,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合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降低针刺伤、缩短导管维护时间。  相似文献   
72.
目的描述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定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广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抑郁水平、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87%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83%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的CRF水平越高。患者术前疲乏总分为(4.72±0.88)分,术后为(5.44±1.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8,P〈0.01)。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总分为(11.00±3.85)分,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影响其CRF的水平,肺癌患者的CRF总分与睡眠质量的得分呈正相关(r=0.234,P〈0.05)。结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医护人员应关注肺癌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尽可能创造条件减轻患者的疲乏。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应用营养液专用输液器预防全静脉营养(TPN)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6例。实验组采用3μm营养液专用输液器输注,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分别对静脉炎发生的比例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共36例(47.37%),实验组发生静脉炎共7例(8.75%),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明显延迟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营养液专用输液器输注TPN所致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406例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自尊问卷调查。结果年龄越小、女性、入院前不在工作、居住在城市、离异或丧偶或分居、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自知力越差的患者其生活质量量表总分越高(P<0.05),即生活质量越差。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量表得分均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1),且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P<0.001)。结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入院前是否在工作及是否与家人同住、自知力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越强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越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湿热敷配合赛肤润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预防及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PICC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PICC术后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在PICC术后24 h给予湿热敷及配合赛肤润涂抹,并辅以按摩,观察1周,记录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对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两组病例采用湿热敷及配合赛肤润涂抹,并辅以按摩.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1.9%,实验组为6.6%,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静脉炎而拔管.结论 湿热敷配合赛肤润涂搽局部是预防及治疗癌症化疗病人PICC术后静脉炎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 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1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6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则按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干预后)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价、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满意度检测。 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误吸、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和表3;且康复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si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mTORC2的特异组成蛋白RICTOR的表达,观察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RA-FLS。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把化学合成的特异性RICTOR siRNA转染RA-FLS,并以转染非特异性siRNA作为阴性对照。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转染24 h后细胞RICTO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转染48和72 h后细胞RICTOR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转染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不同时间(24、48和72 h)RICTOR siRN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特异性RICTOR siRNA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中RICTO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24 h干扰效率达78.3%±63.71%(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ICTOR siRNA转染组48 h和72 h后RIC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沉默效率分别为92.48%±6.14%和98.57%±1.40%(均P<0.01)。MTT结果显示,早期(24和48 h)RICTOR siRNA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2 h后,RICTOR siRNA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相比,细胞活力明显降低,抑制率为90.14%±1.90%(P<0.01)。结论:转染特异性RICTOR siRNA可降低RA-FLS的活力,提示mTORC2可能与RA-FLS的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79.
老年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促进老年超乳化白内障手术病人出院后的康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 ,我们对 6 0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实施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以了解和解决老年人生活、营养、精神、疾病等有关健康问题 ,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这种形式既方便又有效 ,并得到病人和家属的认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科收治 14 5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 ,均行超声乳化内吸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术后住院 13d。出院时随机抽样 6 0例进行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其中男 2 6例、女 34例 ,平均年龄 6 8.7岁。高中以上学历 19例 ,…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在介入科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的实习生为对照组,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实习生为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教学结束时,采用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临床能力评估和问卷调查量化评分方法,分别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85.27±6.41)、(89.10±3.93)分,对照组分别为(80.90±6.68)、(85.13±3.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3.913,P均<0.05)。观察组学生临床处置能力、护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和职业心理素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3.673,P均<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5~7.817,P均<0.01)。结论 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应用在介入科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