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创新特色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开展特色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方法 对200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21 100例患者及家属开展创新特色护理服务,并每月随机抽取部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进行问卷测评.结果 开展特色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提高6.3%,患者满意率提高5.8%.结论 特色护理模式的创新,有效改善了护惠沟通及传统宣教方式,保证了良好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烧灼犬垂直半喉的极限范围,为探讨临床喉癌激光部分垂直半喉切除术的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12只实验犬按半导体激光垂直半喉切除范围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B、C,n=4),A组:向前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内膜,向外切除右侧声带;B组:向前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内膜及部分前联合软骨,向外切除右侧室带、声带、甲杓肌及部分环杓侧肌,向下切除至甲状软骨下缘,向后切除部分杓状软骨;C组:向前切除前联合及前联合处部分甲状软骨,向外切除右侧室带、声带、甲杓肌、环杓侧肌及声门旁间隙达甲状软骨板,向下切除部分环甲膜至环状软骨上缘,向后完全切除右侧杓状软骨。术后即刻、1周和4周分别观察各组犬创面恢复情况、犬吠声嘶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1周喉镜下见:A、B组手术创面即有新生黏膜覆盖;C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局部有感染迹象。A、B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C组并发进食呛咳。4周后喉镜下见:各组创面黏膜表面光滑,前联合处粘连形成喉蹼并有新的前联合。A组术侧见新声带形成,声门关闭仅见小缝隙;B组新声带较健侧窄、薄,声门关闭不全;C组原声带处仅见黏膜微微隆起,声门严重关闭不全。A组无明显声嘶,B组中度,C组声嘶较重,进食呛咳消失。C组术侧甲状软骨板较对侧变薄。结论: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垂直半喉极限切除时,可将甲状软骨板内侧软组织全部切除,包括杓状软骨和前联合处部分甲状软骨,术后可以得到满意的修复而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在国内已得到了应用,将激光引入到鼻腔内泪囊造孔术中,更是有效解决了视野小、黏膜切开时易出血的问题[1],该方法的优越性越来越被眼科和耳鼻喉科医师认可.但手术操作中尚存在许多难点.我科于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应用半导体激光行鼻腔泪囊造口术2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临床相关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尿动力学特点,分析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盆腔脏器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08例经产妇。对98例进行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腹压漏尿点压(ALPP)、静止性尿道压力(UPP)测定[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盆腔脏器脱垂诊断分期,按国际尿控制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分期(POP—Q)进行(分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结果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临床诊断的压力性尿失禁占68.5%(74/108)。完成尿动力学检查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测出率高达71.4%(70/98)。SUI组(n=70)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测出率为87.1%(61/70)。其中,腹压漏尿点压〈90cm H2O为56.1%(55/98),≤60cm H2O为26.5%(26/98)。非SUI组患者中,腹压漏尿点压呈阳性的患者为32.1%(9/28)。腹压漏尿点压均数比较,SUI组明显低于非SUI组(P〈0.001)。以腹压漏尿点压测定为标准,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隐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性为9.2%(9/98)。SUI组与非SUI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比较,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关闭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压力性尿失禁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关闭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建议在盆腔脏器脱垂矫治术中,对无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且功能性尿道长度变短、最大尿道关闭压、最大尿道压低者,行预防性压力性尿失禁矫治术。  相似文献   
45.
严重多发伤致MODS分期诊断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分期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严重多发伤(ISS>20分)所致的MODS 1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根据MODS分期诊断标准(庐山会议),死亡的27例(24.7%)中,I期1例(3.9%),II期7例(15.6%),III期9例(45%),IV期10例(90.9%)。其分期不同预后不同。MODS的发生率随着高分值伤情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功能衰竭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MODS的分期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是临床医生对MODS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6.
鼓膜修补术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鼓膜修补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94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介绍几种手术方法、移植材料,并评价其优、缺点。结果 94耳中,鼓膜大穿孔39耳,中等大小穿孔51耳,小穿孔4耳;中耳腔干燥者80耳,潮湿者14耳;咽鼓管功能良好者73耳,差者14耳,不通者7耳。修补材料均采用自体耳屏软骨膜和颞肌筋膜。内植法19耳,术后穿孔封闭18耳,听力提高18耳;外植法24耳,术后穿孔封闭22耳,其中1耳外侧愈合,听力提高15耳,外耳道全环带蒂皮圈法46耳,术后穿孔封闭41耳,听力提高27耳;外耳道半环带蒂皮圈法5耳,术后穿孔封闭4耳,听力提高3耳。术后鼓膜穿孔闭合者85/94耳,占90.43%,再穿孔者9/94耳,占9.57%。术后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60/94耳,占63.83%,术后听力在实用听力水平者(听力损失不超过45dB)75/94耳,占79.78%。结论 术前干耳2个月以上,良好的咽鼓管功能是耳膜修补术的重要条件。有边缘的中小穿孔,内植法较好;对于大穿孔,外耳道带蒂皮圈夹层法是一种可取的方法。术后细心检查换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7.
重度创伤急救原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ISS评分≥16分)的急救原则。方法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①外科主治以上医师(Attending)首诊并全权、全程指挥抢救原则;②患者入院后立即成立急救小组(Teamwork)救治原则;③抢救、检查、诊断同时进行,使抢救时间最短的并联(Parallel)原则。分析比较应用"ATP三原则"前、后各2年救治重度创伤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ATP三原则"前2年(2002-01-01~2003-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388例,ISS评分(25.9±6.4)分,死亡152例,死亡率39.2%,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02.8±16.7)min、(140.3±20.6)min。应用"ATP三原则"后2年(2004-01-01~2005-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438例,ISS评分(28.6±7.8)分,死亡87例,死亡率19.9%,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69.5±11.5)min、(89.6±9.3)min。两组治疗前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死亡率、抢救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TP三原则"后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创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7月入院并治愈的11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是否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将所有患者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6~30个月)。EST组38例,其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0/38);非EST组74例,14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14/74),复发率为18.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29例,2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29),复发率为6.9%;未作胆囊切除45例。12例胰腺炎复发(12/45),复发率为26.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复发距患者出院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对2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50.
祝成亮  李艳  刘兴晖  叶芳丽 《海南医学》2014,(18):2708-2709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体内外对白细胞介素32(IL-32)表达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uh7.5.1细胞中IL-3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32的血清含量。结果 HCV感染的Huh7.5.1细胞IL-3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高,HCV患者IL-32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 HCV能够在体内外促进IL-32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