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TOPⅡα的表达及其与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TOPⅡα的表达,比较有脉管侵犯者和无脉管侵犯者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46例(76.7%)患者有脉管侵犯,其中在侵犯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侵犯者的TOPⅡα、Ki-67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Ki-67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男性、年龄≥65岁、肿瘤最大径<5 cm、组织学G2-G3级、浸润深度T3及TNM分期Ⅰ-Ⅱ期;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TOPⅡα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年龄≥65岁、肿瘤最大径≥5 cm及组织学G2-G3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Ki-67 和TOPⅡα 两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15)。结论:有脉管侵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Ki-67、TOPⅡα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提示二者在脉管侵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7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 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 6、12和24 h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TUNEL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各时间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24 h时血必净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6~24 h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或P<0.01);6~24 h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24 h时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尼莫地平组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其抗凋亡效应与抑制Cyt C蛋白表达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丁咯地尔预处理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2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丁咯地尔40 mg·kg-1·d-1,共14 d,然后制作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手术后6 h、12 h、24 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灌注肠道超声造影在结直肠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可疑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96例,每例患者分别接受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和肠道内窥镜检查。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和肠道内窥镜检查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 结果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观察结肠和直肠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发现恶性占位性病变81例,其中结肠癌39例,直肠癌42例;良性占位性病变30例,其中直肠息肉11例,结肠息肉19例。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探查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位置、数目和>10 mm的病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与肠道内窥镜检查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与肠道内窥镜检查在判断病变位置和数目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值=0.97,0.98)。两者在判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大小方面的一致性因病变大小而不同:对于<5 mm、5~10 mm、>10 mm的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探查,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K值分别为0.82,0.89,0.98,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也显示在探查微小的(<5 mm)黏膜病变时,肠道内窥镜检查略优于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在探查经手术证实的周围组织浸润病变时,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明显优于肠道内窥镜检查。 结论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有效探查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与肠道内窥镜检查互补性强,其可作为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近年来中国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 由国家病理质控中心管理组牵头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859家单位病理科进行了包括人员配置、硬件设施、科室工作量、新技术使用情况在内的综合调查。本文旨在对中国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做一总结, 以期为中国病理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发展创新以及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中国病理科的应对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 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 d后制作坐骨神经嵌压伤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后6h、12h、24 h、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7只)、尼莫地平组(27只)、甲钴胺低剂量组(27只)、甲钴胺高剂量组(27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24h用TUNEL法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组、甲钴胺低、高剂量组6、12、24h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6、12、24h细胞色素C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尼莫地平组、甲钴胺低、高剂量组6、12、24h细胞色素C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甲钴胺高剂量组6、12h细胞色素C表达较甲钴胺低剂量组明显降低(0.466±0.046 vs 0.617±0.033,P<0.01;0.163±0.081 vs 0.552±0.132,P<0.05)。结论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有关,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在结直肠癌(CRC)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LAMP1表达与CRC重要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大数据层面检索LAMP1在CRC的表达情况和预后特性。分别在10例CRC肿瘤组织和包含60例CRC样本的组织芯片中进行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法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影响CRC预后的因素。结果 大数据显示LAMP1蛋白主要定位于溶酶体,在CRC细胞系上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同时在CRC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高表达LAMP1的CRC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LAMP1患者。临床10例qPCR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CRC中LAMP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P<0.05)。在队列60例分析中,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示,LAMP1表达(P=0.030)、肿瘤分化(P=0.041)、CEA水平(P=0.028)及远处转移(P=0.002)与CRC病例的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分化(P=0.006)及远处转移(P=0.041)是其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示,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