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ERCP诊断情况,以及ERCP相关性治疗,包括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D)、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ERCP支架植入术的应用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经ERCP检查,共成功发现病变显影54例(79.4%),其中壶腹癌(16/18)、乳头癌(10/12)、胆管下段癌(8/l0)、胆囊癌(5/5)、肝癌侵犯胆管(2/2)肝门部胆管癌(6/11)、胰腺癌(6/8).术后7d胆红素及AL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8例(14.8%),电解质紊乱9例(16.7%),并发消化道出血3例.49例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死亡12例(24.5%).结论 ERCP及其相关治疗手段能够减轻黄疸,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Jin WD  Chen XP  Yang SL  Xu ZQ  Zhang WG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3):1634-1636
目的探讨在体外常氧条件下,诱导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d(HIF-1α)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Tet—on基因调控系统构建能诱导表达HIF-1α的HepG2^Tet-on-HIF-1α“细胞系;常氧条件下,噻唑兰法检测HIF-1α对细胞增殖、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常氧条件下,强力霉素(1μg/m1)可诱导HepG2^Tet-on-HIF-1α“细胞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增殖实验中,Dox(+)组与Dox(一)组各时段吸光度A490nm值无差异(P〉0.05);黏附实验中,Dox(+)组的A490nm值明显高于Dox(-)组(P=0.008);Dox(+)组侵袭细胞数[(37.6114-8.424)个]明显高于Dox(-)组[(25.3334-8.117)个](P〈0.01)。结论Tet—on基因调控系统可上调HIF-1α mRNA的转录并增加其蛋白的表达;常氧条件下,HIF-1α不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但明显增加其黏附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D大鼠肝脏缺血45 min后再灌注不同时限肝脏和小肠组织中MIP-1α和HIF-1α的不同表达、病理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P-1α及HIF-1α在肝脏缺血45 min再灌注0、3、12、24、72 h时肝脏、小肠中的表达,HE组织染色及电镜观察大体及显微组织学变化.结果 随着再灌注时限的延长,肝脏及小肠组织损伤加重,再灌注后24 h最严重.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中MIP-1α和HIF-1α在肝脏及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两者在肝脏中的表达12 h达顶峰,随后MIP-1α再灌注72 h时基本恢复至再灌注初期水平,而HIF-1α降至正常水平.MIP-1α和HIF-1α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24 h达到峰值,再灌注72 h后降至再灌注初期水平.MIP-1α与HIF-1α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胃肠道组织的损伤;MIP-1α及HIF-1α均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肝脏及胃肠道损伤,HIF-1α可能是MIP-1α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小肠过氧化损伤及丹参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预处理组(SM组),分别在肝缺血30、45、60 min时取上段空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测;然后在肝缺血45 min条件下,动物亦随机分为4组(CO组、SO组、IR组、SM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0、3、12、24、72 h)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SM组在阻断第一肝门30 min前经尾静脉推注丹参注射液6 g/kg加生理盐水40 ml/kg,其余各组按40 ml/kg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入,SO组开腹后仅解剖肝门,不钳夹肝蒂.分别在再灌注0、3、12、24、72 h取上段空肠行病理学检查、丙二醛(MDA)含量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结果 空肠黏膜损伤评分随肝缺血时限延长而加重;在肝缺血45 min再灌注不同时限点SM组空肠黏膜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且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均低于IR组(P<0.05).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明显淤血性损伤,MDA含量、MPO活性升高,丹参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D,VEGF-D)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及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D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4%(42/50),显著高于未淋巴结转移组36%(11/30)(P〈0.01)。HER-2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76%(38/50),显著高于未淋巴结转移组33.3%(10/30)(P〈0.01)。VEGF-D和HER-2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VEGF-D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VEGF-D和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乳腺癌淋巴管的生成和增殖。  相似文献   
6.
腹压护理标识预警系统在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客观评估、及时甄别和追踪管理腹部创伤病人的临床信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供腹部创伤病人救治依据。方法实行多维培训方法,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206例腹部创伤病人采用自制设立的腹压标识预警(红、黄、绿)与护理对策系统。结果206例腹部创伤病人经应用腹压标识预警(红、黄、绿)与护理对策系统的连续动态监护,其中186例黄色标识者得到及时重症监控,在动态观察中有103例继续加重予以红色标识者得到了及时手术减压治疗,98例获得救治成功,有效利用了医护人力资源,为临床救治提供了有力时机,护士对腹部创伤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及护理救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腹压护理标识预警系统的护理管理为腹部创伤救治提供了可靠科学数据和抉择手术时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现状。方法:对湖北地区49家医院的1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34家(69.4%)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组织,随着组织的不断健全,将逐渐实现常态化管理;33家医院(67.4%)将静脉治疗列入专项质量控制,由护理部与静脉治疗组织、科室共同管理,静脉治疗质量控制标准定位尚在探索中,专业化管理手段有待完善。②87名被调查者(77.7%)参加过静脉治疗相关培训,静脉治疗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得到拓展,应尽快建立分层培训体系。③55名被调查者(49.1%)撰写过静脉治疗方面的护理论文,应加大专业领域研究力度,激发护士的科研意识。结论:湖北地区医院对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培训和研究高度重视,正向专业化、体系化、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体现了静脉治疗专业管理方式与内涵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警标识在腹部创伤术后病人腹腔引流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42例腹部创伤术后行腹腔引流的病人分成观察组72例(腹腔引流管288根)和对照组70例(腹腔引流管285根)。观察组实施管道预警标识和健康教育评估,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病例护理隐患及缺陷率、病人健康行为依从率和病人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对多管道识别准确率提高,护理隐患及缺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病人行为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标识可提高护士的视觉识别,有效缩短护理时间,降低腹腔引流病人管道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病人健康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李建群  张敏  胡帆  罗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1023-1023,1034
腹部外科病种多,患者病情复杂,留置腹腔引流管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由于每个患者术中置人引流管的种类、数量各不相同,护士易对留置管道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延误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为此,自2005年起,我科尝试实行腹腔引流管的标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了各种护理标识,避免因无标识而出现的护理差错,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肝静脉间侧支循环的标本观察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观察30例人肝静脉间的侧支循环,分析肝静脉受阻后其血流方向、梯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预备30例用肝素灌洗保存的尸肝,用墨汁、泛影葡胺等造影剂逆行灌注各肝静脉,观察造影剂在肝内的分布情况并测定其组织含量.结果各肝静脉间肝实质内和肝表面被广泛染色和造影剂充盈,各肝静脉区泛影葡胺组织含量大至相同(P>0.5),仅左、右肝静脉间泛影葡胺组织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对于正常肝脏,肝静脉阻塞或结扎时肝静脉内血液可通畅地流向相邻的肝静脉;但当肝脏有明显硬化、纤维化时,相邻两支肝静脉同时受阻或结扎,则远侧肝组织血液循环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