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CSE刺激组、ERS抑制剂组和阴性对照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给予不同浓度的 CSE 刺激24 h,Real time-PCR 法检测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趋化因子8(CXC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E-selectin mRNA 的表达水平;用 ERS 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ate,4-PBA)干预,ELISA法检测各组 HUVECs 的 CXCL-8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趋化实验检测各组培养上清对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 CSE 增强 GRP78及CXCL-8、ICAM-1、E-selectin mRNA的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ERS 抑制剂4-PBA减少CXCL-8的分泌(q=8.370,P<0.05),并减弱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q=4.808,P<0.05)。结论 CSE诱导 HUVECs ERS,并上调 CXCL-8、ICAM-1、E-selectin的基因转录;4-PBA 减弱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可能与减少CXCL-8分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结核分枝杆菌-PCR(TB-PCR)、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观察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另选取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胸水中的TB-PCR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胸膜活栓阳性率为81.3%,胸水TB-PCR检测阳性率为66.3%,胸水ADA检测阳性率为88.8%,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综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97.5%)显著高于单独应用(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TB-PCR、ADA的检测均是结核性胸膜炎检测的有效手段,三者综合应用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注射用多索茶碱止咳、吸入糖皮质激素平喘、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20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血必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30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3组均治疗7 d。观察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必净组和痰热清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76.0%、82.0%,血必净组和痰热清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下降,而白细胞介素-10(IL-10)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痰热清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均能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但血必净注射液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更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脱氧核糖核酸(DNA)/角蛋白(cytokeratin,CK)双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肺癌的价值.对58例癌症患者和22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细胞进行DNA/CK双参数,DNA单参数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以非整倍体阳性为标准,诊断肺癌的阳性率DNA/CK双参数,DNA单参数分别为91.4%,75.9%;而细胞病理学的阳性率则为70%.DNA/CK双参数检测法与另两种检测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肺泡灌洗液细胞DNA/CK双参数法是诊断肺癌的更为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78-1680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论治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55例,应用中医分期辨证论治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入选病例白昼及夜间的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病疗效:显效20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结论:中医分期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液)和恶性胸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04年3月—2005年5月住院的87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胸液45例,恶性胸液42例,应用酶速率法检测胸液中腺苷酸脱氨酶(ADA)的活性,应用ELISA法检测IFN-γ、癌胚抗原(CEA)和VEGF的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上述指标及VEGF/IFN-γ比值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结核性胸液组ADA和IFN-γ含量高于恶性胸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胸液组CEA、VEGF含量和VEGF/IFN-γ比值高于结核性胸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对结核性胸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DA;VEGF/IFN-γ比值对恶性胸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EA和VEGF。结论IFN-γ和VEGF/IFN-γ比值可以作为临床上鉴别结核性胸液和恶性胸液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拟研究长链高丝氨酸内酯降解基因pvdQ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形态抑制作用中的功能。方法通过乙酸锂转化法构建CAI-4HWP1-LacZ菌株,使用X-gal平板显色法检测3-oxo-C12-HSL对白假丝酵母菌形态转换的影响;观察与铜绿假单胞菌pvdQ高表达株、野生株PAO1共同培养时,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变化,了解pvdQ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形态抑制作用中的功能。结果 400μg 3-oxo-C12-HSL即可完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转换。铜绿假单胞菌pvdQ高表达株和野生株PAO1均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形成。pvdQ高表达株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抑制作用较野生株PAO1减弱。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分泌信号分子3-oxo-C12-HSL,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形态转换。随着pvdQ表达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抑制作用减弱,即pvdQ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形态抑制作用中起负性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vdQ基因对3-oxo-C12-HSL的水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并拔除气管插管的COPD合并严重2型呼吸衰竭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HHFNC组和NPPV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12、24 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HHFNC组治疗24 h时的血液pH值、治疗2 h与12 h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治疗2 h与12 h时的氧合指数(PaO2/FiO2)均高于NPPV组,而治疗12 h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各时间点(2、12、24 h)的呼吸频率及治疗12 h与24 h时的心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HFNC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不耐受发生率、胃肠胀气发生率和误吸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对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短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优于NPPV。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哮喘相关基因mCLCA3在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的梯度变化及其与趋化因子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3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n=6):D(致敏而未激发),E(激发1 d),F(激发3 d),G(激发5 d),H(激发7 d).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中mCLCA3表达.采用肺组织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炎性评分、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来评价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RT-PCR法检测肺组织IL-4和IFN-γ的mRNA.ELISA检测炎症局部不同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表明激发后小鼠mCLCA3表达显著增加,且mCLCA3的增加具有激发时间依赖性.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炎性评分及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表明激发后小鼠炎症细胞浸润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加.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多,肺组织中IL-4和IFN-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H组IL-4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 结果显示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小鼠BALF CCL17、CCL22均有增加趋势,其中G、H组CCL17,H组CCL22较其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CLCA3与BALF中CCL17(r=0.584,P<0.01)、CCL22(r=0.461,P<0.05)及E、F、G组CCL5(r=0.586,P<0.05)均呈正相关;mCLCA3与BALF中总炎症细胞(r=0.393,P<0.05)、嗜酸性粒细胞(r=0.529,P<0.01)正相关.结论 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中增加的mCLCA3表达可能通过参与调节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的分泌而介导炎症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在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肺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启动子(SPA)-小鼠钙激活氯通道3(mCLCA3)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分析其在气道上皮细胞系的靶向表达。方法: PCR法从 PGL-SPA 和 pCR-Blunt II-TOPO载体中克隆全长2 948 bp的SPA- mCLCA3 基因序列并将其亚克隆入pDC315-EGFP 载体,构建pDC315-SPA-mCLCA3靶向表达载体。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转染气道上皮细胞系(H441细胞)和非气道上皮细胞系(HEK293细胞)。每种细胞分pDC315-EGFP组(EGFP阳性,mCLCA3阴性)和 pDC315-SPA-mCLCA3组(mCLCA3阳性),分析 mCLCA3 在不同上皮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含有气道上皮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SPA的mCLCA3 重组质粒。靶向表达分析表明mCLCA3 mRNA在高表达SPA的H441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其在HEK293细胞的表达(P<0.05);免疫细胞化学表明H441细胞pDC315-SPA-mCLCA3组中mCLCA3蛋白表达阳性而pDC315-EGFP组表达阴性,HEK293细胞两种质粒转染组mCLCA3蛋白均阴性。结论: 成功构建气道上皮细胞靶向表达 mCLCA3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5-SPA-mCLCA3, 为后续构建腺病毒靶向载体Ad -SPA-mCLCA3及研究mCLCA3在气道上皮缺陷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