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21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离子交换蛋白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非特异性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以荧光包被的乳胶株作为吞噬标记物,建立RPE细胞吞噬模型。使用不同浓度阴离子交换蛋白阻滞剂DIDS(1、10、100、200、300、500和1 000 μmol•L-1)预处理RPE细胞,37℃孵育6 h,利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RPE细胞对乳胶珠的吞噬指数。结果:经6 h孵育,未加DIDS的对照组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为(35.1±1.6)%,加入1 μmol•L-1 DIDS的RPE细胞吞噬指数为(34.1±2.1)%(P>0.05),加入10μmol•L-1 DIDS的RPE细胞吞噬指数为(28.7±1.9)%,10 μmol•L-1的DIDS显著地抑制了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作用(P<0.05),并且随着DIDS浓度的增加(100、200、300、500及1 000 μmol•L-1),RPE细胞吞噬指数逐渐降低[吞噬指数分别为(23.0±1.2)%、(17.0±1.5)%、(12.0±1.6)%、(7.0±2.2%)及(5.0±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抑制阴离子交换蛋白的活性将导致人RPE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的障碍,阴离子交换蛋白可能参与人RPE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过程。  相似文献   
2.
三种不同处理因素下托槽粘接强度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不同处理因素下托槽粘接强度的化。方法: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60颗双尖牙为实验样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对每一牙面粘接标准方丝弓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测定各组24 h后抗剪切强度及抗张强度,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接剂残留量进 行统计。结果:粘接托槽前使用抛光膏清洁牙面,能显著提高托槽粘接的抗剪切强度[非抛光组为(5.973±1.519)MP,两个抛光组分别为(9.017±3.278)和(7.862±2.437)MP,P<0 .05]。抛光膏清洁牙面后,使用光固化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粘接托槽,粘接的抗剪切强度有显著提高,与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抗张强度较京津釉质粘接剂显著降低(P<0.05)。ARI积分比较,抛光膏清洁牙面能显著提高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的粘接力(P<0.05),尤其在抗张强度组影响更显著(P<0.01)。抛光膏与光固化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配合使用,抗张强度组牙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的粘接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牙面抛光膏及光固化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可应用于正畸临床的托槽粘接。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对乳大鼠心肌细胞时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左心室肥厚是否与时钟机制有关。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的7d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ngⅡ和(或)替米沙坦(Tel)处理,然后提取总RNA ,用RT PCR检测评价心肌细胞时钟基因(Bmal1,mPer2 ,Dbp)的转录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心肌细胞相比,0 .1μmol·L- 1AngⅡ处理72h使心肌细胞时钟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上调;0 .1μmol·L- 1Tel能拮抗0 .1μmol·L- 1AngⅡ对心肌细胞时钟基因转录上调的作用。结论在正常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中,时钟基因以日周期节律方式振荡表达,AngⅡ诱导其表达增强,Tel从受体水平拮抗AngⅡ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普奈洛尔治疗婴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的临床效果,为血管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2例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普奈洛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1例,分别采用1.5和3.0 mg.kg-1?d-1普奈洛尔口服,每日3次,疗程6个月,动态观察血管瘤的体积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Achauer 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比较,普奈洛尔低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65%(其中Ⅰ级 6例,Ⅱ级 9例,Ⅲ级 11例,Ⅳ级5例),普奈洛尔高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Ⅰ级 2例,Ⅱ级4例,Ⅲ级 10例,Ⅳ级15例),普奈洛尔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血管瘤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奈洛尔3.0 mg?kg-1?d-1口服治疗婴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疗效明显增加,但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建议临床治疗婴儿血管瘤时,可提高普奈洛尔的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元细胞凋亡和相关调控蛋白Caspase-3表达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SD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和SCI组,钳夹法建立SCI模型,用结晶紫(CV)染色法、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CI后6h、12h、24h、3d和7d损伤中心到头端0~5.00mm空间范围内脊髓神经细胞存活、凋亡以及相关调控蛋白Caspase-3的表达状况。 结果 CV染色发现,SCI后6h~7d在0~0.50mm空间范围内均未发现存活的神经细胞,在1.00~3.50mm距离内,存活的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加,4.00mm处达峰值;TUNEL结果发现,SCI后6h~7d在1.05~4.55mm范围内,神经细胞出现凋亡,3d时在2.55mm处,细胞凋亡达高峰,7d时显著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SCI后6h~7d在1.10~4.60mm范围内,神经元细胞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3d在3.10mm处Caspase-3表达达到高峰,7d显著减少。 结论 SCI后,凋亡的神经细胞及其相关调控蛋白Caspase-3的表达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抑制sox19b基因的表达,探讨sox19b基因在斑马鱼胚胎眼睛发育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显微注射sox19b 吗啉寡聚核苷酸(MO)抑制sox19b 基因的表达,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型的变化;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及HE染色、RT-PCR和整封原位杂交等方法探讨敲除sox19b 后对斑马鱼胚胎眼睛发育的调控机制。 结果 敲除sox19b 基因后,斑马鱼胚胎眼睛发育受到影响,表现为眼睛变小或缺失,视网膜及晶状体结构发育异常(n =57/93);眼睛发育过程中重要调控基因 rx3、pax2a及 vsx2 等表达明显降低,进而影响眼睛的发育和形成。 结论 sox19b 基因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可以通过调节眼区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影响斑马鱼胚胎早期眼睛的发育和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是与痴呆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利用APP基因敲除小鼠探讨铝诱导的认知障碍损伤,及APP对中
毒性认知障碍损伤的作用。方法 3月龄同窝阴性小鼠分为野生对照组(WT)和铝处理组(WT+Al),APP敲除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APP-/- )和
模型处理组(APP-/- +Al),每组10只。铝处理组在粮食中加入相应剂量的乳酸铝,同窝阴性小鼠和APP-/-小鼠给予常规鼠粮作为对照,乳酸
铝处理8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神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和Caspase-3的活性变
化。结果 与WT相比,WT+Al小鼠在原平台区域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减少了28.1%和18.8%,而APP-/- +Al小鼠在原平台区域停留时间
和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减少了44.1%和51%。Western blotting显示,WT+Al小鼠和APP-/-+Al小鼠脑组织中p-GSK-3β分别减少了17.4%和46.4%。结论 APP基因敲除促进铝诱导的神经毒性和学习记忆损伤。APP基因敲除导致GSK-3β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活性增高。由于GSK-3β活性增加对痴呆症具有促进作用,推测APP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在痴呆症发生过程中发挥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大鼠阿霉素性心衰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衰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连续14d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3g/(kg·d)],正常对照组和心衰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心衰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分4次静脉注射阿霉素[10.4mg/(kg·2d)]复制心衰模型。给药全部结束后,检测大鼠心肌重构、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性等指标。结果 阿霉素导致心肌纤维化,肌原纤维溶解断裂,线粒体肿胀变性,应用黄芩多糖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血流动力学和TUNEL染色进一步证实黄芪多糖能缓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Bax的表达,同时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结论 黄芪多糖对阿霉素性心衰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和金属转运蛋白(FPN1)在原代培养巨噬细胞中的分布及脂多糖(LPS)对巨噬细胞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MTT显色、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LPS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及对DMT1和FPN1分布的影响。结果不带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IRE)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在细胞质中分布较少。带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IRE)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将吞噬小体中的铁向细胞质中转运。FPN1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均有表达,但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结论巨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以后,其中的亚铁血红素在细胞质中分解,FPN1可能介导了亚铁血红素分解释放出来的铁在巨噬细胞质中的转运过程。LPS在低浓度时有促进巨噬细胞生长的作用,LPS浓度为10-5μg/L时达到高峰,随着浓度的增加,又开始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浓度睾酮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出生后12日龄的ICR雌鼠体外培养卵泡为研究模型,将卵泡随机分为以下4个组,每组30个: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10-4mol/L睾酮处理组、10-5mol/L睾酮处理组和10-6mol/L睾酮处理组。将卵泡随机分为以下3个组,每组30个: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睾酮处理组(T组,T=10-5mol/L)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预处理后再加睾酮处理组(F+T组,F=10-5mol/L,T=10-5mol/L)。在60mm无菌细胞培养皿上进行微滴培养,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卵泡轮廓,颗粒细胞增生情况,卵母细胞形态以及有无卵母细胞逸出等,并记录卵泡存活和退化的情况。结果 10-4mol/L睾酮能抑制卵泡的生长,而10-5mol/L睾酮能够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卵泡的生长;同时,在卵泡生长前期,睾酮能刺激卵泡的发育,在后期则呈抑制作用,即卵泡发育停滞、退化或死亡。结论在初级和次级卵泡阶段,10-5mol/L睾酮能促进卵泡的发育,而在窦状卵泡阶段则抑制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