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于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检测2组患者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以及肩关节活动情况,采用上肢功能评定(DASH)量表评估2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情况,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周径差未显示差异(P=0.836),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康复组周径差小于对照组周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后伸、内收、前屈、外展活动角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2组患者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较干预前DASH评分均显著降低,康复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DASH评分低于干预后3个月,康复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康复组在FACT-B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各个维度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2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有利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SCT淋巴管成像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P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行胸腹部MSCT联合扫描,并行内镜检查,将MSCT图像和手术病理及内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6例患者MSCT淋巴管成像均能清晰显示病变肠管及肠管以外病变,肠管扩张14例,肠壁增厚13例,胸腔积液5例,腹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3例,肠系膜水肿12例,肠系膜结节6例,腹腔淋巴管瘤2例;肠淋巴干反流7例,腰淋巴干反流13例,胸膜及肺内淋巴反流3例,心包纵隔淋巴反流3例,纵隔肺淋巴反流4例,T8以下水平胸导管梗阻1例,胸导管出口梗阻14例.结论 MSCT淋巴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PIL肠管本身及肠管以外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脂肪干细胞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ADSCs)体内减轻炎性反应治疗淋巴水肿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为淋巴水肿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探索新的思路。方法 提取小鼠皮下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张至3~5代。建立淋巴水肿鼠尾模型,手术阻断鼠尾深、浅淋巴回流,造模当天,于皮下注射ADSCs或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ADSCs组共20只小鼠,PBS对照组共30只小鼠。术后3周,分别用HE染色、Whole mount-BODIPY染色、Masson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鼠尾皮下组织/脂肪厚度、纤维化程度、淋巴管形态,干预后8周,FITC-Dextran检测淋巴回流。结果 ADSCs组淋巴水肿缓解,鼠尾体积在术后4周内较对照组减小;皮下脂肪厚度降低约40%;皮下组织的纤维化缓解,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比例下降约20%;高倍镜视野下的淋巴管数量未发生变化,但是横截面积减小约60%;FITC-Dextran检测淋巴回流发现,ADSCs组荧光染料通过手术切口明显多于PBS对照组。结论 ADSCs局部注射后,可缓解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手术过程中由于正常的淋巴管结构被破坏,导致淋巴引流的通路中断,加上放疗因素,导致淋巴管再生障碍,从而引起的患侧上肢淋巴液回流受阻,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淤积导致患侧上肢肿胀。淋巴水肿的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综合消肿疗法,包括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皮肤护理和功能锻炼。抗阻训练是功能锻炼的一种类型,主要通过提高肌肉力量,发挥“肌肉泵”的功能,促进淋巴液回流,是淋巴水肿综合消肿疗法的四大基石之一。抗阻训练中的参数包括强度、频率、训练量等指标,不同训练方案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效果不同,例如抗阻训练强度和肌肉力量增长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在训练的强度方面,目前已经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开展了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抗阻训练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不同抗阻训练强度对肌肉力量增长和淋巴水肿的不同作用效果,为抗阻训练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5例合并心包区反流,其中4例通过扩张的支气管纵隔干反流.8例接受胸导管出口梗阻解除术,术后病情好转.结论 DLG和MSCT可显示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胸导管及属支异常,并能显示心包腔与淋巴系统的异常交通,后者可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PLCT)在不同分型的特发性乳糜尿中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特发性乳糜尿的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行PLCT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阅片,包括:(1)泌尿系统及腹膜后异常对比剂分布;(2)腹盆部其他部位异常对比剂分布;(3)反流;(4)胸部及颈部异常对比剂分布;(5)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脂肪抽吸术的失血量情况, 总结相关经验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共214例单侧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行脂肪抽吸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女209例, 男5例, 平均抽脂量(2 934.58±1 114.83 ml), 平均失血量(986.04±425.16)ml, 输血患者117例, 其中输注自体血90例, 输注异体血15例, 输注自体血+异体血12例, 患者淋巴水肿的分期、手术时间、抽脂量与失血量呈正相关, 是影响术中失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脂肪抽吸术的抽脂量较大、失血量较多, 是导致术后贫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淋巴管成像(CTL)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和/或小肠内镜证实的PIL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行直接淋巴管造影后腹盆部、胸部及颈部MSCT检查。CTL中肠系膜、肠壁、腹膜后和/或腹腔其他脏器有对比剂异常分布者为阳性组,以上部位均无对比剂异常分布为阴性组,对两组间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L统计指标包括:肠腔瘘、腹腔瘘、对侧腰干反流、骶前反流、腰大肌周围反流、胸部对比剂异常分布、颈部对比剂异常分布、小肠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浆膜腔积液等。结果 阳性组中肠腔瘘、腹腔瘘、对侧腰干反流、骶前反流、腰大肌周围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45、0.045、0.047、0.000、0.002),而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发生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23、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中对比剂在肠系膜、肠壁、腹膜后及腹腔脏器的异常分布是PIL的重要表现,提示腹部淋巴管的异常分布、范围及严重程度,为PIL...  相似文献   
9.
王婷婷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98-2699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少见病[1],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淋巴管回流障碍造成的小肠黏膜渗漏或淋巴瘘产生的水肿、腹泻、低蛋白血症以及外周淋巴细胞减少等一组症侯群.目前国际、国内报道较少,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9例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其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92例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与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出现水肿的时间为术后0~149个月;无诱因水肿占64.13%;其中9例患者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中,除精神健康外,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结论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护士应当给予关注并结合发病及治疗情况提供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