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低位硬膜外镇痛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探讨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的最佳药物浓度。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7例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A、B、C、D、E)和一个对照组(F),3h后硬膜外腔用药。前5组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A:0.1%;B:0.15%;C:0.2%;D:0.25%;E:0.3%),F组使用0.9%生理盐水。注药前后20分钟分别观察、记录以下项目: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阻滞区运动神经反射;3. 下肢指令运动。结果 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均有程度不同的术后镇痛作用。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A、B、C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E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选择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既可以有效地发挥术后镇痛作用,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肾脏中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10mg/kg术前30min腹腔注射+假手术)、B组(盐水0.2mL术前30min腹腔注射+假手术)、C组(氯胺酮10mg/kg术前30min腹腔注射+肠缺血再灌注)、D组(盐水0.2mL术前30min腹腔注射+肠缺血再灌注)、E组(锌原卟啉Ⅸ5mg/kg、氯胺酮10mg/kg术前30min腹腔注射+肠缺血再灌注)、F组(锌原卟啉Ⅸ5mg/kg、盐水0.2mL术前30min腹腔注射+肠缺血再灌注)。小肠缺血再灌注造模组大鼠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血管夹,于再灌注6h后取材,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测定。肾组织HO-1的表达和定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取外周静脉血测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结果与B组比较,各损伤造模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显著下降,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显著升高,HO-1表达上调(P〈0.05或P〈0.01);C组与D组比较,血尿素氮、血清肌酐、MDA含量均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上升,HO-1表达上调(P〈0.05);与D组比较,E组、F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MDA、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与C组比较,血尿素氮、血清肌酐、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显著下降,HO-1表达下调(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能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后造成的肾脏损伤,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上调HO-1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记录镇痛等级、生命体征、并发症.结果:镇痛效果Ⅰ组有效率为60%,Ⅱ组为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命体征,Ⅰ组患者BP、HR术中较术前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Ⅱ组BP、HR较Ⅰ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锁关节脱位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5.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舒适化医疗已被视为一种基本需求,创建“无痛医院”是所有医患人员的心声。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强烈的疼痛以及人工假体的植入、使用止血带造成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都将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患者的康复。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已把氯胺酮引入术后镇痛应用。那么,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行术后镇痛对这类病人是否会产生某些积极影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9,(2)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对丙泊酚麻醉后高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丙泊酚(6 m L/kg)麻醉建立认知功能障碍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麻醉前3 d开始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2 m L/kg)、治疗组(麻醉后开始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2 m L/kg),每组2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3 d。观察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检测血清IL-1β、IL-10水平。结果银杏叶注射液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降低IL-1β、IL-10水平。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改善丙泊酚麻醉后高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RCT资料库(CCRCT)、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Wanfang)数据库, 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7月, 搜集所有关于TEAS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研究, 由2名研究人员背靠背筛选文献, 提取数据及对纳入研究使用Cochrane Risk of Bi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 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 共计1 1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EA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MD=-10.06, 95%CI(-14.44, -5.67), P<0.000 0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MD=-17.24, 95%CI(-18.98, -15.51), P<0.000 01]、术后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MD=-6.69, 95%CI(-10.72, -2.65), 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心肌组织NF-κB p65及COX-2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K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 p65的活性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显著减少I/R老年大鼠血清中CK-KB、AST、LDH的溢出量。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SF组中NF-κB p65、COX-2显著下降(P〈0.05)。结论:NF-κB 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 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可抑制NF-κB 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手术中呼吸维持的最主要、最安全的方式。气管插管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可发生在插管时、插管后、拔管时和拔管后,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和拔管后咽喉疼痛、声嘶、咳嗽等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可以引发喉头水肿、排痰困难、肺不张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术后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在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应用,特别是中药、中药制剂、针刺、穴位敷贴,在防治呼吸道并发症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甘草喷雾剂在不同时间点给药,对大鼠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病理学变化、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大鼠90只,随机分组。第一组:模型对照组C组;第二组A组(诱导前30 min给药组):A1组(甘草喷雾剂低剂量)、A2组(甘草喷雾剂中剂量)、A3组(甘草喷雾剂高剂量)、A4组(利多卡因组);第三组B组(诱导前10 min给药组):B1组(甘草喷雾剂低剂量)、B2组(甘草喷雾剂中剂量)、B3组(甘草喷雾剂高剂量)、B4组(利多卡因)。采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动物模型。分别于插管前(t0)、插管后(t1)、插管后30 min(t2)、拔管后(t3)和拔管后30 min(t4)测定血糖、皮质醇水平;插管60 min后,拔出气管导管,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各组咽喉黏膜及其黏膜下层,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股动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检测TNF-α、IL-1及IL-10水平。结果:t0时,各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4时,A、B组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TNF-α、IL-1及IL-10含量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A3组、A4组与A1组比较,B2组、B3组、B4组与B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B1组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A3组与A4组比较,B2组、B3组与B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3组、B2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各剂量组黏膜上皮表面炎性渗出较生理盐水组减轻,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A组与B组甘草各对应剂量组差别不大。结论:甘草喷雾剂对大鼠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有利于防治气管插管呼吸道并发症,与全麻诱导前10 min给药相比,诱导前30 min给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