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砂粒体型脑膜瘤(PM)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相关疾病的鉴别。方法分析1例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文献复习。结果 PM因生长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在影像资料完善的情况下,其易与骨瘤造成误诊。结论钙化是PM的主要成分,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仍需继续探讨,目前病理特征是诊断PM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屈颈MRI对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男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21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远端肌萎缩。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21岁男性8例。2组均行常规及屈颈颈椎MR平扫,矢状、轴面SE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结果常规颈椎扫描:5例患者下段颈髓变细;屈颈位MR扫描:下颈段颈6以下脊髓前屈、变扁平,矢状径4~6mm,硬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后间隙明显增宽,可见多发条状、迂曲流空信号影及软组织信号。对照组:常规扫描,下颈段脊髓(颈6~胸2)可见颈膨大,屈颈位脊髓略变细(6~7mm),硬膜囊后壁无前移,硬膜后间隙未见扩张血管影。结论屈颈MRI有助于显示下颈段脊髓及硬膜囊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可准确诊断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  相似文献   
3.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825年Ribe首次报道了脑静脉血栓形成(CVT)。CVT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们应该熟悉CVT患病的高危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好CVT的预防。然而我们对其诊断及治疗尚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将CVT诊治及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处理的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的猫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蛋白(NTP)的表达,探讨bFGF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家猫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采用左侧眼眶入路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前和再灌注24h、48h和7d,采用Philip的猫脑缺血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的脑组织MAP-2及NTP蛋白表达,进行免疫阳性细胞计数。结果:缺血再灌注48h后,治疗组动物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MAP-2及NTP蛋白阳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加。结论:bFGF通过诱导MAP-2及NTP蛋白的表达,减轻了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神经元损伤和促进了神经纤维生长,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影像资料的程序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春霞  李芳 《河北医药》2003,25(4):296-296
对于一个大型的教学医院来说 ,管理好影像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影像资料包括病人检查申请单、CT片、MR片、DSA片、X线片胃肠造影片和检查报告单等。做到只要病人进入影像科 ,那他的所有影像资料在科内做到程序化管理 ,保证各个环节不出错 ,每到一处都有人负责 ,避免丢失 ,为医院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程序化管理办法 ,其流程图如下 :以上所有各个环节一扣套一扣 ,有了问题可以直接查出责任人 ,这样做也可以防止差错的发生。丢失的影像学资料往往是有诊断价值及研究价值的少见病和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氧乐果急性中毒猫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变化。方法将健康家猫腹部皮下4点等量注射40%的氧乐果乳油0.3mL/kg,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对照组和染毒后3、6、24h和3、7d猫脑顶叶、基底节、海马等部位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结果染毒后各时点,猫脑顶叶、基底节、海马出现GFAP染色加深,阳性细胞数量增加,突起增多、不规则。顶叶和基底节在染毒后3d时上述反应达高峰;7d时染色程度较3d时减退。结论猫星形细胞在氧乐果染毒后出现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pancreatogenic segmental portal hypertension,PSP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16排螺旋CT对42例PSPH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脾静脉及侧枝血管情况.结果 孤立性脾静脉阻塞30例,其侧支血管食管静脉(9.5%)、胃冠状静脉(76.19%)、胃短静脉(85.71%)、胃网膜静脉(95.24%)、胃结肠干(23.81%)曲张;非孤立性脾静脉栓塞12例,其中伴肠系膜上静脉阻塞8例,其属支胃结肠干(19.05%)、结肠右上静脉(16.67%)、结肠中静脉(14.29%)、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19.05%)有不同程度曲张.伴门静脉海绵样变5例.结论 MSCT对PSPH的脾静脉阻塞及其胃周迂曲扩张的侧枝静脉显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在骨骼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DR)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人体等效体模进行头颅、脊柱、骨盆、四肢等部位的DR检查,其中头颅、脊柱、骨盆等厚部位应用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系统为AEC组,四肢、关节等不使用AEC的薄部位检查为非AEC组。选择无附加滤过、0.1 mm、0.2 mm、0.3 mm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进行曝光。比较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检查的表面入射剂量值、图像质量评分值以及管电流量值。 结果非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表面入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无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1 mm、0.2 mm、0.3 mm铜附加滤过时,0.1 mm铜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的图像质量评分值、管电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和管电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无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管电流量小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的图像质量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铜附加滤过可以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骨骼系统DR的检查剂量,实现骨骼系统DR的低剂量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血管造影影像建立颅内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三维DSA影像,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及ICEM CFD软件建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使用ANSYS CFX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出颅内动脉瘤内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求解出血流速度、流线、壁面切应力及壁面压力等参数的数值与分布。结论利用三维DSA数据可以建立颅内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SD大鼠大脑皮层、外囊和尾壳核的扩散峰度参数间的差异性,比较平均扩散峰度(MK)与平均弥散率(MD)对组织变化的敏感性.方法 4组不同年龄的雄性SD大鼠,行颅脑常规MRI(冠状位T1WI和T2WI)及扩散峰度成像检查,测量两侧大脑皮层、两侧外囊、两侧尾壳核的MK值和MD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大脑皮层、外囊、尾壳核的左右侧别间各统计指标的差异;采用One-Way ANO VA比较各部位间各统计指标差异及同一部位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MK值、MD值对组织微观结构改变的敏感性.结果 两侧大脑皮层、两侧外囊、两侧尾壳核的MK值、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大脑皮层、两侧外囊、两侧尾壳核的MK值、MD值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3个月、6个月、10个月和13个月MK值在不同部位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个年龄组MD值不同部位间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MK值较MD值对组织的微观结构改变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