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22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行为。有报道此病可能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后发展成恶性肿瘤,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目前对其恶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将近年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生发展的研究近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MPA)对人卵巢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l/cDDP细胞增殖和耐药逆转作用影响及机理.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MPA对CoCl/cDDP不同作用时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以及MPA与顺铂(DDP)合用与单独应用时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行细胞周期时相及凋亡分析.结果MPA明显抑制CoCl/c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MPA与DDP合用对CoCl/c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独应用时明显增强,且合用后G0/G1期、G2/M期细胞增加,而S期细胞减少凋亡率增高(P<0.01).结论MPA能明显抑制CoCl/cDDP细胞的生长,并能逆转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检测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与在位内膜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后行双氧水宫腔造影,结合手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比较宫腔造影病变性质与手术中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结果:①子宫腺肌病弥漫型造影阳性率较局限型高(P<0.01);②在位内膜与异位组织相连者造影阳性率较不连者高(P<0.01);③痛经腺肌病患者造影阳性率较无痛经患者高(P<0.01)。结论:可以用宫腔造影的方法了解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与子宫在位内膜的关系,为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磁流量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自主设计了一种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以满足临床急诊中毒洗胃需要,实现液体量的精密监测。该系统能持续监测洗胃进出液量,并对出现的异常数值及时报警,系统操作方便,监测指标灵敏可靠,能满足急诊抢救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研究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第5号亚基(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 polpeptide 5,CGB5)对卵巢癌细胞OVCAR-3成瘤率及成瘤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转染的方法 ,在卵巢癌细胞OVCAR-3中分别转入CGB5小干扰、过表达及无关序列。另外,未处理的OVCAR-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将高表达CGB5的绒癌细胞Be Wo作为阳性对照。用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转染后细胞的CGB5浓度。裸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OVCAR-3细胞组,CGB5小干扰组,CGB5过表达组,CGB5无关序列组,Be Wo细胞组),每组6只,将这5种不同的细胞株分别打入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5组模型的肿瘤成瘤率及成瘤速度,并用免疫组化测定肿瘤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CGB5过表达组和Be Wo细胞组裸鼠的皮下移植瘤成瘤率是100%(6/6),OVCAR-3正常细胞组和无关序列对照组细胞的裸鼠的皮下移植瘤成瘤率是83.3%(5/6),而CGB5小干扰组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成瘤率是33.3%(2/6)。(2)CGB5过表达组和CGB5表达高的Be Wo细胞组的肿瘤生长较快,而CGB5小干扰组的肿瘤生长最慢。结论:CGB5能增加卵巢癌OVCAR-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成瘤率及肿瘤的生长速度,这将有望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锡类散对肥皂液灌肠造成的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各20只,分别用肥皂液(A组)、肥皂液+锡类散(B组)灌肠。观测各组灌肠前后血钾水平变化以及粪便涂片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在腹腔麻醉下取直肠、结肠远心回、结肠近心回肠壁制作病理切片,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光镜观察肠黏膜充血、水肿情况。结果A组灌肠后血钾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直肠部位肠黏膜损伤最重,结肠远心回其次,结肠近心回最轻;A组直肠部位以及结肠远心回肠黏膜损伤程度较B组严重(均P<0.01)。A组可见肠黏膜细胞损伤较严重,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细胞连接增宽,见大量凋亡、坏死细胞。B组肠黏膜细胞亚显微结构基本无改变或轻度损伤,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结构未见异常,细胞连接紧密,固有层腺体结构正常。A组肠黏膜细胞脱落情况较B组严重。结论锡类散对碱性灌肠液造成的兔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针对来我院遗传咨询的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068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132例,检出率12.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发生率(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染色体多态性100例,包括次缢痕增长(1/9/16号染色体)47例占多态核型35.6%,D/G组染色体短臂增长42例占多态核型31.9%,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例占多态核型8.3%。Y染色体多态性32例占多态核型24.4%,其中Y染色体长臂qh+19例,Y染色体长臂qh-13例。结论:本文中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检出率提示染色体多态性可能与生育异常诸如: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死胎畸胎、少弱精、无精症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苏敏  陈晨  张玉泉  邹祎  邱亚萍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6,30(5):551-552,封三
目的:探讨在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讨论和模拟演练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进入产科实习的南通大学医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互动式案例讨论和模拟演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教学法。采取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生满意度高达93.3%,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仅76.7%。观察组的临床技能操作(90.6±3.4分)、病例综合分析能力(90.1±2.7分)、出科考试(88.3±3.8分)、导师评分(90.5±3.7分)的成绩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案例讨论和模拟演练教学法逐步提高了产科教学中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培养情况,统计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发生率、异常染色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49例,成功率65.93%。149例标本中发现异常核型47例,异常率31.54%。其中数目异常38例,占异常核型的80.85%,非整倍体30例,占数目异常的78.95%,整倍体8例,占数目异常的21.05%。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2.13%。嵌合体8例,占异常核型的17.02%。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引发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