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期肝硬化肝脏MR灌注成像的灌注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获得的肝灌注系数(HPI),评价其在反映肝移植前晚期肝硬化患者肝脏血供特点中的价值。方法:使用1.5T MR扫描仪对100例正常肝脏组和57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移植前的受体肝脏进行快速团注对比剂(Gd-DTPA)后的斜冠状断面单层2D SPGR序列的MR灌注成像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肝硬化组门静脉和肝实质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TIC)特点及峰值时间。根据腹腔干水平腹主动脉和门静脉主干的TIC为参照设置时间参数,计算受检者肝脏实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正增强系数(PEI)。设定肝灌注系数(HPI)=动脉期PEI/(动脉期PEI 门脉期PEI)×100%。对两组受检者HPI进行统计分析,根据HPI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curve,ROCcurve)选择诊断肝硬化的HPI参考标准。结果:对照组及肝硬化组门静脉曲线峰值时间分别为(38.66±4.14)s和(55.51±5.31)s,P<0.01;肝实质TIC峰值时间分别为(56.24±4.47)s和(81.39±7.02)s,P<0.01;对照组及肝硬化组肝实质的HPI分别为(18.9±3.5)%和(26.4±5.5)%,P<0.01;应用HPI>21.6%为诊断肝硬化的标准,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77%,阴性预测值为91%,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分析肝内血供,此技术可用于评估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前肝脏内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2.
VEGF对脑转移瘤的影响及其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VE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其对脑转移瘤的作用及相关影像学联系做一简要综述。1 VE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1~ 3]1.1 VEGF概述 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源性生长因子 ,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组织细胞以及各种肿瘤细胞分泌 ,能特异性的与血管内皮细胞受体结合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并能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 ,对机体、肿瘤的血管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编码VEGF基因长约 14kb ,由 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交替组成 ,经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碘佛醇在兔VX2肾癌超声血流显像中的作用。方法24只实验兔建立肾VX2肿瘤模型,随机分3批,每批8只,分别于种植后第7、14、21天,静脉注射碘佛醇,观察注射前后肿瘤彩色血流信号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碘佛醇后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较注射前增多、增强。其中第7天,肿瘤的CDFl分级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第14天和第21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注射碘佛醇后连续观察20min,血流信号增强仍保持在高峰状态。结论碘佛醇对兔VX2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起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的检测、意义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肠壁纤维化是克罗恩病(CD)的常见表现,血清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等)的检测和肠镜检查同属于重要的检查项目,我们对32例处于临床和肠镜缓解的CD患者,进行血清纤维化标志的检测发现上述3项指标有一项、二项甚或三项增高,同时作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见到其小肠或结直肠有肠壁增厚伴(或不伴)相应的肠系膜血管增粗增多,这些表现有诊断和治疗导向意义,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D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WI检查(b值=0和b值=800 s/mm2),将磁共振DW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DWI诊断肾盂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并记录病灶的DWI信号特点,对每个病灶选择3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D:小ROI、大ROI及最小ADC值.比较不同性别间、不同部位肾盂癌间、肾盂癌与正常肾实质间、3组ROI间、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间的ADC值的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i-67在肾盂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i-67表达与ADC值的关系.结果 当b值=800 s/mm2时,利用DWI诊断肾盂癌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91.4%、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90.9%、阴性预测值91.4%.ADC值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肾盂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盂癌与正常肾实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RO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G1~G2级)肾盂癌的ADC值较高级别(G3级)高,局限于肾盂(Ta~T2期)的ADC值较有局部侵犯(L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Ki-67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有关,ADC值与Ki-67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88,P<0.01).结论 ROI的大小对于尿路上皮癌的鉴别意义可能不大;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DWI有利于术前评估肾盂癌的组织学分级及分期.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方法 对68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大小、有无阑尾结石、阑尾周围及盲肠末端的改变作了观察、分析。结果 68例中61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例假阴性,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89.7%。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主要有阑尾增粗(76.5%),阑尾结石(29.4%),阑尾周围炎性改变(66.2%),阑尾脓肿(13.2%),蜂窝织炎(10.3%),盲肠末端肠壁增厚(7.4%)和局部淋巴结肿大(5.9%)。结论 急性阑尾炎可出现多种CT表现,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提高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消融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以冷冻消融为代表的消融疗法治疗前列腺癌效果较好,但如何提高远期疗效、降低局部复发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消融治疗可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进一步消除消融后残留、复发及远处转移病灶。本文对消融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LAVA序列对肺部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GE 3.0T HD MR对怀疑胸部病变行MRI检查的患者59例,行横断位T1WI(FSE,TR/TE 833ms/13.4ms)和T2WI(抑脂SSFSE,TR/TE2000ms/98.7ms)常规扫描,继之采用冠状位LAVA序列(TR/TE2.3/1.1msec,flip angle 120,FOV=35×35cm层厚1.4mm)行肺动脉期、肺静脉期、主动脉期扫描。ADW4.3工作站上以MIP方法进行重建,得到肺血管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胸部放射科医生对肺动脉各分支、肺静脉属支、支气管动脉显示程度以及肺动脉和肺实质的信噪比分析。结果:肺动脉3级分支显示率98%,4级分支显示率为90%,5级分支显示率为51%。肺静脉3级属支显示率98%,4级属支显示率为91%,5级属支显示率为58%。左右支气管动脉纵隔内段的显示率分别为78%和86%。结论:在3.0TMR LAVA技术可清楚显示肺部各级血管走行,并能提供高质量的肺血管形态细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_2图成像技术在检测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左膝关节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束后即刻处死,取股骨髁软骨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阿利辛兰染色(AB)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乙、丙、丁各组每只兔左膝关节内注射0.2ml(10U)木瓜蛋白酶。乙、丙、丁各组于注射木瓜蛋白酶前及注射后分别于24h、48h、72h先行相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T_2图成像,取感兴趣点,测定关节软骨T_2弛豫时间值并取平均值,对每组数据进行t检验。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左膝股骨髁部软骨行大体观察、HE、AB染色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h、48h,蛋白多糖含量与甲组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48和0.045,P<0.05),注射后72h,统计学没有差异(P=0.455,P>0.05)。T_2图像软骨色阶由注射前的黄红色转为注射后的红色,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h、48h、72h的T_2弛豫率分别升高了30.14ms,20.92ms和16.17ms。经t检验后,注射后24h与注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4,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T_2图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定量检测T_2弛豫时间值反映软骨退变早期软骨内的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30岁.无诱因下腰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就诊,MRI检查:L1水平椎管内脊髓左侧旁见大小约2 cm×2 cm×1.5 cm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脊髓及同侧蛛网膜下腔受压并向右侧移位.肿块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性强化,肿瘤向左侧椎间孔方向生长,L1椎体后缘骨质轻度破坏、吸收.MRI诊断:L1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