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56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9 毫秒
31.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白色念珠菌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表现出致病性,容易引起念珠菌感染。近年来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腔癌关系密切,本文对口腔癌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白色念珠菌感染对口腔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口腔癌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风险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通过损伤口腔上皮、产生致癌物质、触发慢性炎症及辅助性T细胞17免疫反应等机制促进口腔癌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这些机制的研究仍比较表浅,缺乏充足的直接证据,未来仍需进行大量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白色念珠菌的促癌机制,为防治口腔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牙体牙髓治疗中常用的骨水泥材料Biodentine与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rate,MTA)在与血液接触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变色原因。方法制备直径5 mm、高3 mm的Biodentine和MTA圆盘,将每种材料的24个圆盘随机分配到去离子水组和脱纤维羊血组中,浸泡1 d和7 d后进行后续检测。进行各类检测的3个时间点为:圆盘固化脱模后即刻、浸泡1 d和7 d后。检测指标如下:在同样光照环境下对圆盘进行拍照,直观比较两种材料的颜色变化;采用比色仪检测两种材料的色度;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材料的表面形态;使用X射线能谱仪测量两种材料各元素含量。结果肉眼观察到与脱膜后即刻相比,在脱纤维羊血组浸泡1 d后仅MTA在明暗度上发生改变,脱纤维羊血组浸泡7 d后Biodentine与MTA颜色均加深变红,但MTA暗度明显增加。比色仪结果显示脱纤维羊血组MTA的7 d色差值ΔE(21.257±0.955)大于Biodentine的7 dΔE(5.833±0.501)(t=24.781,P<0.001);MTA材料自身变色随着与血液接触时间延长而加深,其7 dΔE与1 dΔE(6.233±0.88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56,P<0.001);而Biodentine材料自身变色随时间延长则无统计学意义[7 dΔE与1 dΔE(6.790±0.831)相比,t=1.707,P=0.16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用脱纤维羊血浸泡7 d后,MTA表面孔隙率大于Biodentine,且MTA的晶体边缘相较Biodentine也更为圆钝。X射线能谱仪检测显示:在脱纤维羊血组浸泡7 d后MTA中氧元素含量下降、铋元素含量上升;与此同时Biodentine因阻射能力低未被检测出锆元素,但其他元素含量稳定。结论Biodentine在与血液接触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优于MTA,这主要与Biodentine表面孔隙率小、阻射剂成分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33.
3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对口腔医疗机构管理和临床诊疗中的传染病防护提出了新课题。本文结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规范标准,参考部分省份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口腔门、急诊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对口腔门、急诊在疫情控制期控制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疫情发生时口腔医疗机构的应对和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正确的植入位点对于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有效十分重要,为提高植入的精准度,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外科导板、手术导航等来控制位点,引导种植体的植入。但是一方面由于这类数字化手段存在过程繁琐、费用较高等问题,大量的病例仍然是由自由手植入的;另一方面,在术前、术中、术后缺乏快速实用的实测位点的方法,不少病例只有术后锥形束CT检查时才发现位点不良,改正位点的代价不小。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类种植系统的全程植入位点的实测方法及其引导的精准植入技术。本技术由实测尺子引导,包括测量尺和术中定位尺两部分。术前使用测量尺测量术区三维空间,根据实测数据结合锥形束CT数据进行种植方案和数量引导设计,术中用实测尺子引导全程种植,兼顾实测核查。这种方法实现了植入手术从术前空间分析、术中精准植入引导及术后位点实测评价的全程可量化,可全程及时调整位点,提高了植入精度,是一项适宜推广的牙种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6.
37.
38.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在临床上以颅骨多见,较少发生于下颌骨。本文报道1例下颌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结合文献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因、临床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40.
随着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发展,其在医学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重视。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机器学习在口腔医学中应用场景广泛,尤其在颌面部囊肿及肿瘤的临床诊疗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机器学习在颌面部囊肿及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