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中国人群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名患者的双侧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354颗、上颌第二恒磨牙360颗)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分型以及双侧对称情况。结果: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主要为三根(99.44%和84.44%)。上颌第二磨牙的单根和双根较多见(15.28%),其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在根尖区有融合趋势。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主要为3根四根管(78.97%)。上颌第二磨牙的三根管和四根管发现率接近(分别为47.37%和51.64%)。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Ⅳ型(57.79%)、Ⅱ型(19.83%)和Ⅰ型(15.58%)。上颌第二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Ⅰ型(48.14%)、Ⅳ型(30.43%)和Ⅱ型(17.39%)。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远颊根和腭根主要为单根单根管,存在少量和罕见的变异。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分型左右对称。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系统变异普遍存在,MB2根管为其主要的变异形式。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变异类型多,单根牙和双根牙的根管走向复杂多变。CBCT可以为识别根管形态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的锥形束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备上颌后部锥形束CT扫描数据的患者资料,应用CT配套软件观察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并测量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距离。结果:共收集40例,男26名,女14名,平均年龄35.5岁(19~55岁)。12例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在同一水平;16例牙根根尖水平高于上颌窦底水平,平均距离为(3.62±0.52)mm;12例牙根根尖水平低于上颌窦底水平,平均距离(3.16±0.42)mm。在距离上颌窦底最近的牙根方面,上颌第一磨牙腭根最为多见(20/40)。结论:锥形束CT在判断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密切,其中,与第一磨牙腭根关系最为密切,临床治疗中应预防上颌窦穿孔或上颌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治疗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磨牙304颗(上颌第一磨牙159颗,上颌第二磨牙145颗),开髓后记录髓室底根管口数目及位置,对术前X线片怀疑为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的患牙,先在肉眼下探杳疏通根管,再根据牙科锥形束CT结果 在根管显微镜下在...  相似文献   

4.
根管预备清理的目的是消除根管内感染,从而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充分了解根管解剖结构是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前提,遗漏根管或遗漏额外的牙根可能导致预后不佳甚至治疗失败[1]. 上颌磨牙常见解剖结构为独立3根,近颊根有1或2个根管,远颊根和腭根通常各有1个根管.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存在额外根管或牙根[2],这使得治疗过程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X线根尖片和锥体束CT在上颌磨牙腭根折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临床检查25例可疑为腭根横折,9例腭根纵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拍摄X线根尖片及锥形束CT,分别根据X线片诊断标准和CBCT诊断标准对影像学检查结果做独立判断,并与拔除患牙或翻瓣术中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BCT在腭根纵裂中诊断敏感率为87.5%,X根尖片诊断敏感率12.5%。 CBCT在腭根横折中诊断敏感度为91.7%,X线片诊断敏感率为63.6%, CBCT敏感度均高于X线片(P<0.01)。结论上颌磨牙腭根折裂的临床诊断中,CBCT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根尖片,且CBCT能准确判断折裂位置、方向及角度,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的分类,为根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163例患者的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的CBCT影像资料。根据患牙牙周及根尖周骨吸收的形态和范围,髓室底和根管侧壁剩余牙本质的厚度,结合患者全口其他牙情况,将根分叉病变分为牙周来源、根尖周来源、穿孔性因素及混合来源;并对根尖周来源根分叉病变患牙的根管充填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患牙中,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最多,占41.5%,其次是混合来源,占26.2%,穿孔性因素占18.3%,牙周来源占14.0%。68例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CBCT图像显示48.5%的患牙根充良好,44.1%的患牙根充不全,7.4%的患牙超填。43例混合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同时存在牙周来源和根尖周来源的患牙最多,占72.1%。结论 CBCT可对根分叉病变进行细致的评价并进行分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锥形束CT,观测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解剖关系,并进行分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操作风险评估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从宿迁口腔医院影像科数据库中筛选出60位成年人,120侧上颌磨牙区锥形束CT影像,对其进行重建,测量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距离,并按照Shahbazian M分类法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距离上颌窦底壁的距离最小。分类中出现最多的为Ⅰ型(41.67%),最易引起上颌窦炎的Ⅳ型约占总数的19.85%,且上颌第一磨牙的远颊侧根出现Ⅳ型最多(29.17%)。结论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关系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临床上,涉及该区域的治疗,需个性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成功率且减少医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玲  顾永春 《口腔医学》2014,(12):907-910
目的揭示苏州地区汉族人群上颌第一、二恒磨牙各型牙根变异的发生状况。方法调取苏州口腔医院放射科接受锥形束CT扫描的汉族患者的CT图像资料,患者共257人。观察上颌恒磨牙牙根变异的牙齿发生率、个体发生率及双侧分布状况。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左、右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融合根的牙齿发生率3.1%(15/484)。上颌第二恒磨牙3根的牙齿发生率为69.7%(285/409),双侧共同发生率为60.3%(117/194),男、女组间以及双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变异以2个颊侧根融合最常见(11.7%),其次为融合性单根(10.5%),近颊根与腭根融合的发生率为4.9%。牙根变异在左、右同名牙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ho=0.607(P<0.01)。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较少发生牙根变异;上颌第二恒磨牙融合根在苏州地区汉族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掌握其分布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评估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不同的解剖位置关系对正畸减数矫治时第一磨牙近中整体移动及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44例减数前磨牙完成正畸矫治的成年患者,根据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的接触关系分为两组:各牙根均未与窦底接触(isolate from maxillary sinus, I...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因种植手术前评估,正畸治疗前评估,复杂疑难根管治疗等原因拍摄的CBCT 710例,根据样本纳入标准得到404例双侧CBCT图像,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牙根弯曲方向和根分叉的位置。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以单根牙和多根牙多见,三根牙最少见,单根牙发生率为65.1%,双根牙发生率为34.7%,三根牙发生率为0.2%,有2例左侧颊根分为两根,为三根牙。单根牙和双根牙在男女性别间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根管类型中14.7%有1个根管为Ⅰ(1-1)型,85.1%为复杂的两根管类型(Ⅱ型到Ⅶ型及2-1-2-1型),只有0.2%有三根管为Ⅷ型。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弯曲的发生率为38.1%。根据弯曲方向分为5种类型,颊侧弯曲22.7%,舌侧弯曲17.3%,近中弯曲11.6%,远中弯曲42.1%,S形弯曲6.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分叉的发生率为34.9%,根据分叉的部位分为根冠1/3、根中1/3、根尖1/3分叉,发生率为31.6%,44.7%,23.8%。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单根牙,而且多为单根牙双根管,单根牙的根管形态多样,牙根多向远中弯曲,牙根分叉位于牙根中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X线结合锥束CT应用于根管再治疗中寻找上颌磨牙遗漏根管的临床效果,探讨上颌磨牙最容易遗漏根管的类型。方法:123例X线怀疑有根管遗漏需行根管再治疗的上颌磨牙,拍摄CBCT,记录上颌磨牙最容易遗漏的根管类型。按照随机化分组的原则分为2组,第1组61例,第2组62例。第1组根据X线检查结果,手术显微镜下探寻遗漏根管。第2组根据X线及CBCT检查结果,判断根管遗漏的数目及位置,手术显微镜下探寻遗漏根管。分别记录第1组和第2组上颌磨牙遗漏根管的检出率,比较其有无差异。结果:第1组61例患牙中53例通过CBCT确诊为遗漏根管,其中43例显微镜下寻找到遗漏根管,第2组62例患牙中51例通过CBCT确诊为遗漏根管,其中48例显微镜下寻找到遗漏根管。第2组对于遗漏根管的发现率(48/51)高于第1组(43/53),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最容易遗漏根管均为MB2。结论:X线结合锥束CT,有助于帮助发现遗漏根管,提高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例需上颌窦内提升行人工牙种植的患者,术前CBCT检查制定手术计划,术后CBCT检查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效果及上颌窦黏膜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骨高度为6.5 mm,上颌窦内未见囊肿等病变,3例存在冠状位骨间隔,提升后种植体尖端骨质情况可清晰显示,其中1例患者内提升后上颌窦底穿孔。结论 CBCT在种植术前评估及术后检查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清晰显示出上颌窦内部结构及术后种植体根尖区骨质情况,对于上颌窦穿孔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下颌磨牙牙根及根管的锥形束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观察分析老年人下颌磨牙的牙根、根管数目和形态。方法:选择能够配合检查,并在扫描过程中头部保持静止状况的老年人,对其牙齿进行锥形束CT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选择不同方向的断层观察记录下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结果:锤形束CT检查老年人166例,下颌磨牙共532颗。下颌磨牙近中根均为单根,远中双根仅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而C形根则仅发生于第二磨牙。近中根以两根管为主在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占有95.26%和50.38%;远中根以一根管为主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占有64.60%和56.97%,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22.48%。结论:下颌磨牙牙根和根管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和第二磨牙的C形根及C形根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中国人群上颌前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200名患者的双侧上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各358颗)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分型以及双侧对称情况。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主要为单根(65.92%)和双根(33.80%)。上颌第二前磨牙主要为单根(93.85%)。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系统主要为双根管(84.36%)。上颌第二前磨牙的根管系统单、双根管比例接近(分别为52.79%和46.08%)。上颌第一前磨牙主要根管分型为:Ⅳ型(48.32%)、Ⅱ型(24.30%)和Ⅰ型(12.56%)。上颌第二前磨牙主要根管分型为:Ⅰ型(51.68%)、Ⅱ型(21.51%)和Ⅳ型(14.25%)。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的根管分型左右对称(对称率分别为74.57%和81.29%)。上颌前磨牙根管系统的主要变异为:管间交通支、颊根C形根管和多根管(树形根管或神经根样根管)。结论: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的根管系统主要为单根管和双根管。术前了解根管形态的变异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测量青少年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PMFMs)牙根外形解剖数据,为牙周炎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撑和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75颗三根型PMFMs的锥形束CT影像学资料,记录牙齿发生情况、牙根长度、根柱长度、釉牙骨质界(CEJ)根方2 mm水平的根柱凹陷程度、根分叉穹窿顶点根方2 mm水平处的根分叉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利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为临床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720例成人患者(18~67岁)的锥形束CT扫描图像,按年龄分为5组:18~28岁、29~38岁、39~48岁、49~58岁及>58岁组,分析上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数、根管类型、两根管口间距离、根管弯曲度、根尖到上颌窦底距离、左右同名牙的对称性等及与年龄的关系。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管(89.72%),根管类型以Ⅳ型最常见(57.78%)。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发生率(53.06%)略高于双根管(46.94%),根管类型以I型(53.06%)为主。左右同名牙牙根及根管数目多为对称分布。上颌前磨牙单根、双根管检出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两根管口间距离与根管类型关系密切。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颊舌向弯曲的根管检出率分别为32.53%和21.50%,存在S形复杂弯曲根管。16.69%的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窦为关系密切型(d≤0.05 mm)。结论:上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左右同名牙呈对称性。根管形态、结构和类型存在增龄性变化,根管弯曲情况复杂,牙根与上颌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19.
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分叉病变的骨质破坏是牙周病中较为常见损害,其中Ⅱ度根分叉病变是临床最常见的磨牙根分叉病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解剖特点,决定了根分叉病变在治疗上的复杂性。现将磨牙Ⅱ度根分叉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可从三维方向展现根尖周病变大小及形态,能够提供常规根尖片无法提供的信息,对于评估预后,根管治疗后根尖周病变的准确诊断及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有着重要意义。但CBCT存在放射剂量较大,费用高,是否常规应用于疗效评价还存在争议。本文将就CBCT在根管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优劣势、评价具体方法、评价效果及应用展望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应用CBCT进行疗效评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