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可持续的心律失常,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其基础治疗,而其中抗凝药物是各种治疗的基础和核心。国内关于AF的规范化药物治疗与国际指南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本文综述AF的规范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2.
中医药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并已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中药在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中药抗肿瘤的活性与机制有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调节肿瘤微环境,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药物耐药等。对目前抗肿瘤有明确疗效的中药有效成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总结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率及射频消融后长期随访的结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入选48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行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或获得性心脏病后发作房速的患者.双环折返性房速的定义为心房同时存在两个折返环,同时在折返的可能路径上进行多部位拖带均为隐匿性.结果 共观察到8例患者术中存在双环折返性房速,男4例,平均年龄(40.4±22.0)岁.第1次外科术后至房速发作时间为(79.0±65.2)个月,第1次房速发作至第1次消融的时间为(20.8±28.3)个月,所有患者房速均持续发作.所有患者的双环折返性房速均与三尖瓣峡部以及右心房游离壁切口相关.5例患者在消融三尖瓣峡部过程中,心动周期突然变化;1例患者消融三尖瓣峡部时,心动周期无变化,右心房游离壁多部位拖带为右心房游离壁折返性房速,间隔部位拖带证实此部位不在折返环内,可能提示右心房游离壁折返性房速为主导折返环,;1例患者消融过程中心动过速终止,同样行切口致下腔的线性消融;1例患者消融三尖瓣峡部时心动过速无明显变化,但冠状静脉窦的激动有细微变化,拖带标测提示三尖瓣峡部不在折返环内,右心房游离壁多部位拖带提示为围绕右心房切口瘢痕折返的心动过速,行外科切口下部至下腔静脉消融时,房速终止.平均随访(33.6±16.7)个月,3例复发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其中1例复发房速,另外2例复发房颤.结论 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双环折返性房速主要与三尖瓣峡部以及切口相关,三尖瓣峡部以及切口至下腔静脉线性消融常能够治疗这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蒙药萨木普勒诸尔布(萨木)和扎冲朱苏木(扎冲)合用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用多道生理记录仪与电磁流量计测定戊巴比妥钠导致麻醉猫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萨木和扎冲注射液合用可使LVSP,dp/dtmax,CO及MAP明显增加,LVEDP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萨白和扎冲注射液合用可增强麻醉猫衰竭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泵血功能,具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顾凯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5):I0003-I0004
Teva公司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关键词:Laquinimod;多发性硬化症美国神经学会第69届年会上公布的Teva制药公司多发性硬化治疗药laquinimod的Ⅱb期临床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公司计划继续开展其Ⅲ期临床试验。在306名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为期36周的Ⅱb期临床试验中,laquinimod高剂量组(0.6mg)患者的平均脑部损伤发生病例比安慰剂组显著减少(P=0.0048)。此外,laquinimod0.6mg组的大多数核磁共振检测指标(包括总T2损伤和新发生的损伤)与安慰剂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Laquinimod0.6mg组的年复发率低于安慰剂组,而未复发比例高于安慰剂组,但…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床边单纯超滤的护理。方法通过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做好舒适护理。结果 5例患者通过超滤治疗后,配合积极护理,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护理则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采取相应措施防治严重并发症是保证超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按地区、性别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等,并应用Joinpoint统计软件分析2002—2015年上海市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估算总体和分阶段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2015年上海市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1 610例,死亡病例38 445例。病理学诊断比例(percentage of morphologically verified cases,MV%)为78.42%,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percentage of death certifications only,DCO%)为0.21%,死亡发病比(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M/I)为0.55。上海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97.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8.82/10万,男性标化发病率低于女性,市区低于郊区。恶性肿瘤发病在4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全市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膀胱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59%。全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67.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95.99/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市区和郊区基本持平。死亡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胆囊癌、前列腺癌以及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8.07%。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市共有399 027例现患肿瘤病例,现患率为2.77%。市区现患率为3.07%,郊区为2.55%。乳腺癌是现患病例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15.33%。现患病例生存达5年的占50.90%。肺癌是上海市发病和死亡均位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Joinpoint趋势分析显示,2011年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均出现拐点。男性肺癌发病率在2002—2011年期间显著下降,APC为-1.34%(P<0.001),自2011年起显著上升,APC为3.30%(P<0.001);女性肺癌发病率在2002—2011年期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较为平稳,2011—2015年期间呈快速上升趋势,APC达15.25%(P<0.001)。与发病率变化不同,2002—2015年间上海市男性肺癌死亡率呈缓慢持续下降趋势,APC为-0.72%(P=0.03),女性无明显变化趋势。与2002年相比,2015年男性和女性肺癌诊断时期别为Ⅰ期的病例比例和腺癌比例均明显上升。男性肺癌诊断时期别Ⅰ期比例由2002年的3.96%上升到2015年的11.08%,女性由3.72%上升至23.57%。男性腺癌比例由2002年的15.81%上升到2015年的34.46%,女性由28.76%上升至66.08%。结论: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种。乳腺癌是现患病例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自2011年开始,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提示与低剂量螺旋CT广泛应用有一定关系,但需更多数据和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CDC)从 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登记的713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预后因素. 方法 用描述性统计和生存分析中的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原发灶部位主要分布在胃419例(58.8%)、小肠203例(28.5%)、大肠58例(8.1%),偶见于腹腔1例(0.14%).COX生存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期以及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是影响GIST预的相关因素. 结论 GIST预后的影响因素复杂,应结合实际作综合考虑.本研究提示老龄患者、晚期患者,以及未接受外科手术也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GIST患者还是应以早发现,并首选外科根治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9.
上海市胰腺癌流行现况、回顾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描述上海市胰腺癌的流行特征,分析发病率时间趋势,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比较。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的胰腺癌发病资料,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对上海市区1973年至2006年胰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至2006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胰腺癌8190例,总粗发病率为12.17/10万,标化发病率为6.22/10万。胰腺癌占上海市男性发病的第8位、女性的第7位,男女发病比为1.18:1。郊区男女性发病比明显高于市区。71.06%的病例集中在〉65岁年龄组,80~84岁组的发病率最高。诊断明确的病例中,最主要发生于胰头(75.54%),诊断时期别多为Ⅳ期(64.41%)。1973年至2006年,上海市区男性和女性的标化发病率分别上升62.20%和75.54%。结论:上海市的胰腺癌发病居世界中等水平;粗发病率的明显上升与人口老龄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65岁老年人的胰腺癌发病率已达到高发国家水平;标化发病率处于持续缓慢上升过程。而控制吸烟是目前已知预防胰腺癌唯一有效的人群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70.
俗话说:“小孩怕吓,老人怕跌。”跌倒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意外伤害,是导致老年人伤残、独立生活能力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因性的因素(如视力障碍、听力减弱、骨骼关节及肌肉系统退化、睡眠障碍、骨质疏松症等),以及外因性的因素(如环境采光不佳、公共设施缺乏无障碍设计、缺乏照顾等)。生活中,发生跌倒的原因往往是多重的,但只要平时多注意家居环境、保健措施、个人用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细节问题,大部分老年人跌倒事件都是可以预防或减轻伤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