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34例为观察组,老年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APN、BMD和Ⅰ型胶原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  相似文献   
722.
黄体酮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体酮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臀部肌肉注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结石排出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石排出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石排出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法能提高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结论:应用黄体酮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提高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  相似文献   
723.
锁定螺钉拆除困难的初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锁定螺钉拆除困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9例行LISS、LCP内固定拆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共拆除锁定螺钉59枚,其中5枚出现拆钉困难,均未造成新的骨折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结论螺钉拆除困难可能与置入内固定物时未严格按规范操作有关,建议骨干部螺钉在直视下取出。  相似文献   
724.
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抑郁症与间质性肺病(ILD)之间的因果关系,为ILD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利用大样本全基因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选择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为主,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为辅对数据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抑郁症与ILD之间的因果关系,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3种方法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共纳入3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估计抑郁症患者患ILD的风险(OR)是健康人群的1.21倍(95%CI:1.075~1.361,P=0.002)。加权中位数法同样支持抑郁症和ILD之间存在因果效应(95%CI:1.118~1.564,P=0.001)。逆方差加权法和MR-Egger回归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回归截距项和MR-PRESSO方法检验表明结果受基因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leave-one-out分析未发现非特异性SNP。结论 抑郁症与ILD之间可能存在正向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725.
父体慢性应激不仅可造成父体本身多脏器、多系统的损伤, 还可将危害传递至子代。而且, 父体慢性应激对子代的危害与生殖细胞重编程有关。当前观点认为, 生殖细胞命运的转变和发育潜能的维持源于表观遗传修饰。因此, 一旦应激因素在特定时期导致父体生殖细胞发生表观遗传修饰改变, 则可引起生殖细胞出现重编程, 进而将危害传递至子代甚至多代。但是, 父体慢性应激导致生殖细胞重编程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了父体慢性应激对父体本身及其子代多代的危害, 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探讨父体慢性应激影响生殖细胞重编程的发生机制, 以期为父源性疾病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6.
目的 比较三维立体(3D)培养与传统贴壁培养(2D)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差异,探索前者在促进骨形成相关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将hUC-MSCs分为2D组与3D组分别进行培养,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应用钙黄绿素-AM/PI活死细胞双染法检测3D组细胞的活性;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提取2D组与3D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分为2D外泌体(2D-Exo)组与3D外泌体(3D-Exo)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对外泌体进行表征。在体外应用2D-Exo及3D-Exo干预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并进行成骨诱导分化,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RT-qPCR鉴定2D-Exo、3D-Exo对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2D组比较,3D组细胞大小均等,聚拢成球形生长;钙黄绿素-AM/PI活死细胞双染可见3D培养的hUC-MSCs具有较高活性;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2D组比较,3D组上调基因富集于骨矿化、软骨发育、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骨细胞分化、血管生成、细胞增...  相似文献   
727.
目的 通过整合多组学公共数据,构建由circRNA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异性ceRNA网络并识别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首先,按|log2(Foldchange)|>1和adj-P<0.05的标准,对circRNA、miRNA、mRNA数据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差异circRNA(DEcircRNA)、miRNA(DEmiRNA)和mRNA(DEmRNA),使用秩集聚法整合确定最优的DEcircRNA。然后,利用miRanda、RNAhybrid算法确定DEcircRNA-DEmiRNA的调控对,使用miRTarbase数据库确定DEmiRNA-DEmRNA调控关系,由此构建由DEcircRNA介导的NSCLC特异性ceRNA网络并提取核心子网络;最后,对子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及生存分析,以阐明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结果 通过对circRNA、miRNA-seq、RNA-seq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构建circRNA-miRNA-mRNA网络并提取了核心子网络(含8个DEcircRNA、10个miRNA和38个mRNA),即NSCLC特异...  相似文献   
728.
目的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三代头孢菌素(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TGCs)是严重腹泻患者的首选治疗,监测医院与腹泻有关耐TGCs的腹泻病原菌的增长趋势和耐药特点,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的传染病医院2011~2020年腹泻患者大便标本进行培养,筛选致病菌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种或群,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耐TGCs的腹泻病原菌的特点。结果 10年间共分离出沙门菌、志贺菌、气单胞菌、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弧菌等腹泻病原菌2 111株,其中268株耐TGCs,占整个肠道致病菌的12.70%,产生率由2011年的2.71%上升至2020年的29.29%,以致泻大肠埃希菌(39.57%)和气单胞菌(21.55%)最高,对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29%~83%,对磷霉素的耐药率最低8.27%。耐TGCs常表现多重耐药,同时耐喹诺酮类、氯霉素、复方新诺明3类抗生素为主。结论 耐TGCs的腹泻病原菌上升迅速,耐药广泛,不同种属的耐药性不同,应加强...  相似文献   
729.
目的 比较PCT、IL-6、NLR和PLR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对比筛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更合理的感染学指标辅助诊断方案。方法 收集本院176例临床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血液及腹水标本,其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患者85例,未合并SBP患者91例。检测患者全血常规、血清和腹水PCT及IL-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血清及腹水PCT、IL-6、NLR和PLR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培养结果阳性和培养结果阴性的SBP患者标本中,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腹水培养出革兰阴性菌和培养出革兰阳性菌的患者的标本中,血清IL-6及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CT、腹水PCT、血清IL-6、腹水IL-6、NLR和PLR诊断SB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677、0.800、0.837、0.776、0.624,其中腹水IL-6诊断价值最大,约登指数最大时,其灵敏度为67.1%,特异性为86.8%。患者有效治疗前后腹水...  相似文献   
730.
血管老化是人体各器官、各系统衰老的重要病理基础,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血管老化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细胞衰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低度炎症、内皮功能障碍、端粒功能障碍、表观遗传改变等。中医药研究以中药单体和复方研究较多,主要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NLRP3/Caspase-1、MAPK/ERK1、TNF-α/NF-κB、PI3K/AKT等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衰老、抗氧化应激、抗炎等,从而延缓血管老化。系统梳理血管老化相关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延缓血管老化的药理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