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目的:研究4-1BBL胞膜外区融合蛋白(ex4-1BBL)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体外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表达纯化人4.1BBL胞膜外区融合蛋白,台盼蓝计数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CytoTox 96非放射性细胞毒试剂盒检测培养液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ELISA检测白介素-2(IL-2)水平.CytoTox 96检测其联合应用anti-CD3/anti-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及PBL对靶细胞K562/A0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4-1BBL胞膜外区融合蛋白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死亡,促进IL-2分泌;联合应用ex4-1BBL的淋巴细胞组的杀伤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ex4-1BBL可能成为增强淋巴细胞活性的重要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02.
356例脐血流异常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妇脐血流异常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并观察妊娠24~32w脐血流异常患者单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硫酸镁及配伍用优甲乐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脐血流异常者356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3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取空腹静脉血化验TSH,FT3,FT4,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亚甲减发生率的差异。再将脐血流异常合并亚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丹参硫酸镁等及配伍用优甲乐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丹参硫酸镁等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的差异性。结论亚甲减增加脐血流异常的发生率,配伍优甲乐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丹参硫酸镁等治疗。  相似文献   
103.
抗KDR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KDR3单克隆抗体,研究其阻断VEGF受体的作用。方法:将抗KDR3单克隆抗体腹水,采用ELISA酶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其效价,提取ECV304细胞膜蛋白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识别抗原的鉴定,并测定抗KDR3单克隆抗体的活性。结果: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KDR3的杂交瘤细胞株,所产生抗体可阻断VEG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的刺激增生作用。结论:抗KDR中和抗体IMC-ICI和抗KDR3单克隆抗体同样对ECV304细胞都表现出对外源性VEGF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对内源性VEGF也有明显抑制作用.抗KDR3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B淋巴细胞株Raji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ROS)的影响。 方法 利用MTT法测定Fab′片段抑制细胞生长 ,形态学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Fab′片段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用DCFH DA和双氢罗丹明 1 2 3(DHR )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变化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MTT法测定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电镜观察 ,可见“凋亡小体”出现 ,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条带 ,抗CD2 0抗体Fab′片段能增加Raji细胞内ROS水平 ,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结论 ROS水平升高在抗CD2 0抗体Fab′片段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785例,分为DR组(n=119)和非DR组(NDR组,n=666)。将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FT3/FT4从低到高进行五分位分组(Q1、Q2、Q3、Q4、Q5),比较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对DR患病率的影响。将样本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为A组(<7.0%)和B组(≥7.0%),比较2组间FT3、FT4、TSH水平以及FT3/FT4。结果 DR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明显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的空腹C肽、FT3水平、FT3/FT4、eGFR明显低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Q1组的DR患病率明显高于Q2-Q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FT3-Q2-Q5的DR患病率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胰岛素的广泛使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尿毒症病人不能承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昂贵费用,放弃治疗.如何减少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肠道透析是治疗肾功能不全的传统方法,包括口服透析和灌肠透析,效果虽不及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但费用低廉、操作方便、并发症少.若能合理应用,做好透析期间的综合护理,将发挥其在糖尿病尿毒症期的最大治疗作用,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7.
南通市1080例老年干部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蔡颖  陈辉  范冬梅 《口腔医学》2003,23(2):111-112
目的 了解南通市1080例老年干部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方法 对1 080例老年干部进行问诊及口腔检查。结果1 080例老年干部中缺牙者939例,患病率86.94%。缺牙修复者509例,修复率54.21%,其中不良修复体149例,占29.27%。结论 牙列缺损患病率高,患者修复率低,且义齿合格率也低。因而要及时修复缺牙,修复体要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对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杀伤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抗E-tag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用阿糖胞苷刺激K562和K562/A02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和K562/A02细胞B7-1、B7-2分子的表达,用CytoTox 96非放射性细胞毒试剂盒检测阿精胞苷对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杀伤K562/A02细胞的影响.结果 经阿糖胞苷刺激的K562和K562/A02细胞B7-1、B7-2分子的表达较未刺激的对照组明显升高.阿糖胞苷对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在效靶比0.39:1~25:1范围内,激活T细胞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为(16.44±1.20)%~(60.49 ± 2.90)%,其杀伤率与效靶比和抗体浓度呈依赖关系(P<0.05).结论 阿糖胞苷可明显提高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介导的人T淋巴细胞对高表达P-gp抗原的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构建和表达人4-1BBL胞外区/抗CD20双功能融合蛋白,并测定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PCR和ovelap PCR方法构建人4-1BBL胞外区/抗CD20双功能融合蛋白,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用150 g/L 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物;采用FACS法鉴定纯化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人4-1BBL胞外区/抗CD20双功能融合蛋白已构建成功,表达可溶性产物的产量达4 mg/L以上,具有与Raji细胞(CD20 )和A549(4-1BB )细胞结合的活性.结论:利用融合蛋白形式,首次成功地构建了人4-1BBL胞外区/抗CD20融合蛋白,并获得较高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与相应2个靶抗原结合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切点血糖(1hPG)筛查糖代谢异常的可能切点数值和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12例,行75 g OGTT试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糖代谢异常时OGTT 1hPG对应的最佳切点数值,以此切点的数值分两组人群比较两组间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H‐C),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水平。结果①研究中新诊断DM为36例(32.1%),糖调节受损(IGR)46例(41.1%),糖耐量正常(NGT)30例(26.8%)。②ROC曲线显示以OGTT 1hPG≥10.1 mmol/L作为诊断糖代谢异常的切点,敏感性89%,特异性90%。③以10.1为切点分组后,1hPG≥10.1 mmol/L组的UA、FPG、HOMA‐IR指数高于<10.1 mmol/L组( P <0.05),HOMA‐β指数低于<10.1组( P <0.05),两组BMI、空腹真胰岛素(FTI)、TG、CHO、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当OGTT 1hPG≥10.1 mmol/L ,已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1hPG可反应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