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源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激动剂G10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作用。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志愿者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采用不同浓度的G10处理,qRT-PCR法检测PBMCs、细胞IFN-β、TNF-α、IL-28A、IL-29mRNA表达和人单核细胞(THP1) IFN-βmRNA表达。用不同浓度G10处理过的THP1上清液刺激HepAD38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HBV DNA表达水平。结果 G10处理的PBMCs IFN-β、TNF-α、IL-28A、IL-29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诱导IFN-β表达作用最强,可上调达678倍,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G10显著上调THP1细胞表达INF-βmRNA(P0.05),在G10 50μmol/L时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G10明显抑制HepAD38细胞HBV DNA,最高抑制率可达14.8%。而G10直接刺激HepAD38细胞却无类似效应。结论人源STING激动剂G10能够诱导PBMCs和THP1分泌IFN-β为主的细胞因子。该研究证实了激活STING通路能够诱导细胞因子表达发挥抗HBV作用,同时也证实开发人源小分子STING激动剂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2型糖尿病(T2DM)家族史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状态.[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36例,据有无糖尿病(DM)家族史分为DM家族史阳性组(FHD+组)82例和DM家族史阴性组(FHD组)54例,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测定血糖及空腹真胰岛素(FTI)水平,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比较两组的糖代谢异常情况.[结果]两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D+组OGTT 2h血糖(2hPG)、FT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FHD-组(P<0.05),两组间OGTT 0 h、1h、3h血糖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糖耐量(NGT)的检出率19.9%,糖调节受损(IGR)为42.6%,新诊断DM为37.5%.FHD+组NG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FHD-组(P<0.05),两组IGR及DM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HD+组发生IGR和DM的风险分别是FHD-组的3.329倍和2.580倍.[结论]有T2DM家族史的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存在糖代谢异常,应注重此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基因启动子-403G/A变异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肾病(DN)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6—10月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244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测定实验室检测指标。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DN0)组86例、微量清蛋白尿(DN1)组84例和临床清蛋白尿(DN2)组74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RANTES基因启动子-403G/A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T2DM并发DN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3组T2DM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1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高于DN0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DN0组;DN2组SBP、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DN0和DN1组,DN2组病程高于DN0组,DN2组总胆固醇(TC)、HDL-C水平高于DN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DN0组、DN1组及DN2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1,P=0.040)。组间比较应用R×C分割法,DN0与DN1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5,P=0.426)。将DN0与DN1组合并,与DN2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16)。DN0组、DN1组及DN2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3,P=0.022)。组间比较应用R×C分割法,DN0与DN1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将DN0与DN1组合并,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D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2,P=0.006)。以有无DN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NTES-403A(+)的基因型、病程、SBP与T2DM并发DN有回归关系。结论随着DN进展,血压、血脂控制更差,RANTES基因启动子-403G/A变异在DN不同阶段存在分布差异,与DN有关联,增加了T2DM发生DN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营养障碍风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8例年龄≥60岁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营养障碍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营养干预、呼吸支持及其他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呼吸衰竭)等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营养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中,有49例(41.53%)发生营养不良,其余69例(58.47%)未发生营养不良。营养障碍组无营养干预、年龄≥70周岁、NRS 2002评分≥3分及体温≥38.5℃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营养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指数低于无营养障碍组(t=16.876,P<0.05),其他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OR=26.539,95%CI:1.095~62.358)、体温偏高(OR=11.215,95%CI:3.613~23.158)、NRS 2002评分≥3分(OR=1.287,95%CI:1.098~10.986)、BMI指数<18.5(OR=5.481,95%CI:1.236~18.442)是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营养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营养干预是保护因素(OR=0.338,95%CI:0.223~0.789)。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营养障碍发生风险较高,年龄、营养干预、体温、NRS 2002评分、BMI指数是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发生营养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后颌下腺外分泌功能的改变。方法 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颌下腺肿瘤和瘤周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即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患者行肿瘤和颌下腺腺体全切除术,即常规颌下腺良性肿瘤手术。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及半年,分别检测2组患者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2组患者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基本相等;术后1周、2周、1个月及半年,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A组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及半年的顺序递增,术后半年唾液分泌量比术前稍有减少,而B组患者术后唾液分泌量约为术前一半。结论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充分保留了颌下腺的外分泌功能,保留的颌下腺组织外分泌功能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在颌下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接受肿瘤+瘤周部分颌下腺腺体切除术(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肿瘤+颌下腺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切口愈合及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舌下神经损伤情况,随访评价涎瘘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区凹陷度,进行两组的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I/甲愈合,涎瘘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颌下腺部分切除术保留了部分颌下腺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颌下腺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改善的倾向性。方法:19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8例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97例未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其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嗳气、上腹部疼痛和烧灼感6种症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按照治疗意向集原则分析,观察组上腹部疼痛和烧灼感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60.8%和65.7%,较对照组的33.3%和31.8%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和嗳气的有效率分别为34.8%,27.9%,41.1%和26.7%,与对照组的34.8%,23.9%,35.3%和2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具有倾向性,以上腹部疼痛、烧灼感症状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其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米氮平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腹痛、腹泻、腹胀及症状总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腹痛、腹泻、腹胀评分、症状总评分和HAMD、HAMA评分分别(9.23±1.03)、(11.04±0.95)、(4.62±0.57)、(24.17±1.08)、(20.28±1.72)、(17.92±1.76)分,治疗后分别为(1.92±0.53)、(0.74±0.38)、(0.58±0.23)、(3.06±1.19)、(3.75±0.35)、(4.01±0.28)分;对照组治疗前以上指标分别为(9.54±1.12)、(11.47±1.86)、(4.73±0.62)、(23.84±2.21)、(20.53±0.36)、(16.88±0.51)分,治疗后分别为(3.32±0.46)、(2.92±0.33)、(1.96±0.24)、(5.36±1.27)、(7.38±0.47)、(7.14±0.33)分;治疗组总有效率(83.87%)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可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躯体与精神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人,以12~15岁为青春前期(n=1698),16~18岁为青春期(n=2255),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总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2)13~18岁超重肥胖者血压高于体质量正常者(P<0.05).3)男、女性青春期舒张压(DBP)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青春期前(P<0.05),青春期女性收缩压(SBP)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4)高血压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SBP、DBP、FPG、TG及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稍低于对照组(P<0.05).5)高血压组超重肥胖、高TG、低HDL-C、MS及高血压家族史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高FPG、糖尿病家族史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SBP危险性是男性的2.10倍(95% CI为1.47~2.98);年龄每增加1岁,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2倍(95% CI为1.08~1.38);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高SBP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1.64倍(95% CI为1.17~2.30);BMI每增加1 kg/m2,S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4倍(95% CI为1.20~1.28),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19倍,(95% CI是1.15~1.23)(P<0.01).结论 青少年高血压与MS密切相关,家族史、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重视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腰围(WC)及腰臀比(WHR)在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例(男1947例,女2006例)。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3724例)和高血压组(229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高血压组BMI、WC、WHtR、WHR、SBP及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4个指标(BMI、WHtR、WC及WHR)均与SBP和DBP呈正相关,BMI与SBP和DBP的偏相关分析r’最大(r’分别为0.3228和0.2358)(P〈0.05)。4个指标预测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以BMI最大,分别为男性0.715(95%CI0.659~0.771)和女性0.702(95%CI0.646—0.757)。以SBP和DBP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腰围、WHtR和WHR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BMI均第一个被引入方程。结论BMI是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