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8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605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568篇
口腔科学   297篇
临床医学   2004篇
内科学   1013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神经病学   402篇
特种医学   5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33篇
综合类   4272篇
预防医学   1680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1723篇
  9篇
中国医学   1571篇
肿瘤学   55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813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在建立和使用内瘘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肿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手肿胀是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支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回流,出现肿胀手,早期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重新制作内瘘。  相似文献   
42.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的动态变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我院产科出生的928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情况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的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儿科蓝光治疗。结果928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156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74%,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①目的 探讨现代玻璃体手术对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对108例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病人,于伤后2~4周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24例,联合晶体切割84例,联合视网膜手术76例)。③结果 术后经随访2周~18个月,48例达功能治愈,36例达解剖治愈,总治愈率达77.7%。24例继发青光眼者眼压控制在1.37~2.24kPa。④结论 适时地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可很大程度地改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病人的预后,对有效防治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自1995年5月~2001年5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伤伴合并伤患者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5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用钛合金指骨(或掌骨)螺钉行环形“鼓式”内固定术。结果 5例随访11~24个月,均在术后10~12周骨折完全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鼓式”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比较实用、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伊贝沙坦治疗组(I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所有大鼠均给以普通饲料喂养,I组大鼠每天以伊贝沙坦15mg·kg-1·d-1灌胃,C组和D组大鼠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测体重及血糖,处死大鼠后取骨,应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骨组织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12周末,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光镜下均出现骨质疏松表现,I组骨质疏松程度比D组轻.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MTVT在D组及I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MTPS在D组及I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I组与D组大鼠骨组织相比,MTPT显著增加及MTPS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与C组大鼠比较,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又较D组显著增加(P<0.01).骨组织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ANK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则明显高于D组(P<0.01).而RANKL mRNA在I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伊贝沙坦可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降低的OPG mRNA表达水平得以部分恢复,上调OPG/RANKL比值,这可能与伊贝沙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8.
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稳定骨折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岁。结果:120例中111例优良,或通过Ⅱ、Ⅲ期手术,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因感染、骨折复位不良,骨折不愈合;8例Ⅱ期截肢。结论:对于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以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术中良好的骨折复位、简单的内固定合并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有利于日后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胃癌手术中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喷涂手术野联合口服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64例确诊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行D2胃癌根治术,术中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喷涂手术刨面进行术中淋巴化疗,术后口服希罗达化疗,服用3周停1周为1个疗程,共做6个疗程;对照组:32例进展期胃癌同样行D2胃癌根治术,术后口服希罗达化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0%和3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应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能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藏医蒸浴疗法配口服藏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五味甘露加拉日等药物药包放入蒸汽盆中,蒸汽加热,上盖蒸浴床板蒸浴每日两次,7天一疗程。结果:治疗坐骨神经痛102例,痊愈55例,好转4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结论:五味甘露加拉日等药物药包蒸浴是藏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传统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