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目的:了解重庆市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变化及决定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2014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报告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统计分析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变化。采用差别分解法计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前列腺癌发病的贡献率。结果:重庆市前列腺癌发病率、中标率与世标率分别由2006年的2.32/10万、2.21/10万、2.73/10万上升至2014年的10.33/10万、5.59/10万、6.95/10万,APC 分别为20.20%、13.31%、12.8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截缩率由2006年的8.14/10万上升至21.03/10万,累积危险度由2006年的0.21%上升至0.55%,APC 分别为13.20%、14.57%(P <0.05)。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受非人口因素与人口因素的协同作用,非人口因素的贡献率(59.87%)高于人口因素的贡献率(40.13%)。结论:重庆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发病率上升受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的协同影响。  相似文献   
52.
丁贤彬  焦艳  毛德强  陈莉玲  许杰  唐文革 《重庆医学》2021,50(1):133-137,141
目的 了解重庆市脑出血发病及死亡趋势变化,为开展脑出血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2-2018年重庆市脑出血(ICD-10:I61~I62)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结果 脑出血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2012年分别为70.87/10万、59.04/10万,2018年分别为78.15/10万、60.44/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以年均4.39%与3.67%的比例上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郊县居民脑出血发病率高于主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死亡率由2012年的58.78/10万上升至2018年的69.84/10万,年均增长率为3.77%,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P=0.007),脑出血标化死亡率2012年与2018年分别为47.31/10万与48.28/10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563).脑出血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郊县居民脑出血死亡率高于主城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城居民脑出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6.85%与7.4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郊县居民脑出血死亡率以年均1.90%上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20).结论 重庆市脑出血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脑出血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与郊县居民是脑出血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对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人群身体健康指标影响的效果,为探索健康干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招募重庆市16个区县共2 134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以为期100 d的健步走活动为干预,从中选取799名有100 d完整步行记录和活动前后健康数据的参与者作为调查对象,测量活动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脂率、体质指数、内脏脂肪指数6个指标。用SPSS 19.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结果 799名调查对象万步率达到100%和未达到100%的人数分别为279人(34.92%)和520人(65.08%),万步率达到90%及以上的人数为613人(76.72%)。活动后较活动前研究对象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脂率、体质指数、内脏脂肪指数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对研究对象的健康指标均有良好的影响,也为今后的职业人群健康干预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四~六年级小学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经济水平好、中、差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荣昌县和开县的四至六年级在校学生1 530名,进行慢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除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儿童时肥胖易导致成年后肥胖及引起各种慢性病提前发生2项知晓率在30.0%以上以外,其余各相关项知晓率均在15.0%以下,全部正答率为0;对易导致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因素及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或血压升高措施知晓率相对较高,单项知晓率均在30.0%以上,全部正答率分别为4.1%和4.8%.年级是慢病相关知识、易导致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因素和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或血压升高措施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城乡是慢病相关知识及导致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因素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小学生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亟待增加与学生年级相一致的慢病防控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5.
重庆市居民伤害发生及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伤害发生、就医及道路交通危险行为情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5098人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了解居民过去12个月居民伤害发生、就医情况和过去30d道路交通危险行为情况,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民伤害发生率为3.7%,伤害原因主要是跌落/坠落(34.8%)、刀伤/锐器伤(17.9%)和道路交通伤(15.8%)。伤害发生后33.7%需门诊或急诊处理,10.9%需住院治疗。驾乘过摩托车者中59.5%不佩戴头盔,机动车驾驶员中19.6%的对象驾驶时未佩戴安全带。4.4%的对象至少有过1次酒后驾驶经历,21.1%的对象至少有1次连续4h以上的疲劳驾驶经历,10.6%的对象无驾驶证。结论重庆市居民伤害发生率低,但伤害后需医疗救治处理的较多,道路交通危险行为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掌握三峡重庆库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种类及密度状况,为预防控制鼠、蚤传播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形动物密度监测和种类调查;采用鼠笼法捕活鼠麻醉后梳检体表寄生蚤查染蚤情况.结果 2009-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平均鼠密度为1.58%,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56%,室外为1.60%;捕获鼠形动物2315只,隶属于2目2科11种,四川短尾鼩、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类,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8.75% 、25.14%和19.27%.鼠体平均染蚤率为6.74%;总蚤指数为0.29;共检获鼠蚤5种,分别为缓慢细蚤(占79.16%)、印鼠客蚤(占1.08%)、不等单蚤(占2.54%)、偏远古蚤(占8.90%)和猫栉首蚤(占8.32%).结论 三峡重庆库区存在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储存宿主鼠种及鼠疫重要传播媒介印鼠客蚤;鼠形动物结构较为丰富,但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染蚤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M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重庆市9个区县开展的全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MS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MS诊断标准判断,MS影响因素采用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计5 394人,平均年龄(57.8±13.2)岁.MS粗患病率为18.04%,标化患病率为12.6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2,95%CI:1.01 ~1.25)、城市或农村居民(OR=1.79,95%CI:1.32~2.43)、过去12个月有有害饮酒史(OR=1.65,95%CI:1.21~2.23)、休闲性身体活动(OR=1.43,95%CI:1.01-2.03)、一周内总的身体活动水平(OR=1.19,95%CI:0.98-1.46)、食用油摄入过多(OR=1.54,95% CI:0.96~2.48)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MS患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危因素与重点人群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体外组织块培养药敏试验(tissue culture-end point staining-computer image analysis,TECIA)指导下脑胶质瘤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例根据TECIA检测结果进行化疗的疗效,与25例无药敏试验指导的化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在药敏试验敏感的22例患者中,化疗客观有效率为77.3%,疾病控制率为86.4%;25例无药敏试验的化疗患者中,客观有效率为44.0%,疾病控制率为52.0%.TECIA指导下化疗患者与无药敏指导化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CIA对于脑胶质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提高脑胶质瘤的化疗效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损失年数、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为76.5岁,在西部地区属于高寿命值地区,但低于其他直辖市及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处于死因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人群的死因顺位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病死率存在差异;去除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4.22、2.50、2.01、1.26、0.27岁,各类疾病对不同人群的寿命影响程度不同;对居民早死威胁最大的是恶性肿瘤,以肺癌为首,其次是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为主的损伤中毒类;自杀行为导致的早死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针对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肥胖的快速流行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不仅造成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下降等各种行为问题[3],还会增加成人期发生肥胖的危险,并且导致很多在成年期发生的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疾病在儿童期出现[4-5].大量的研究显示,儿童期的肥胖与高血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超重和肥胖儿童高血压的患病危险分别是正常体重的3.3和3.9倍[6].因此,预防儿童肥胖是减少肥胖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了解重庆市6~13岁儿童肥胖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开展相关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