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肿瘤学   10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亚洲放射肿瘤联盟(FARO)成立于2014年,是由亚洲国家参与的国际性、专业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现共有14个成员国,原有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共12个国家,本次会议通过缅甸及蒙古国成为新成员。FARO旨在加强亚洲地区放射肿瘤学组织的合作交流,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1次会议,同时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加强研究合作、制订亚洲共识。  相似文献   
92.
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临床Ⅱ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尽管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指南推荐临床Ⅱ期鼻咽癌使用同步放化疗策略,但该证据多基于二维放射技术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调强放疗技术条件下是否需要联合化疗仍值得探讨。本文综述了临床Ⅱ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现状,多个研究表明同期、辅助、诱导化疗均未能提高疗效,但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临床Ⅱ期鼻咽癌存在异质性,部分研究发现高危患者可从化疗中获益。如何区分临床Ⅱ期鼻咽癌中的高危患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转移淋巴结特征以及EB病毒DNA、炎性标记物等因素对筛选高危患者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结合多种肿瘤特征的预测模型似乎能更好发现高危人群,指导高危Ⅱ期鼻咽癌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T3、T4期)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LNM)规律,为喉癌放疗颈部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喉癌患者,所有患者至少行双颈Ⅱ-Ⅳ区淋巴结清扫,计算颈部各区LNM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NM相关因素。结果 共272例患者纳入研究,全组患者LNM率为57.1%(156/272)。根据原发病变部位分3个组:A组(72例),原发灶局限于一侧;B组(86例),原发灶主体偏于一侧但侵犯过中线;C组(114例),原发灶为巨大或中央型病变。各组不同颈部分区LNM率:A组同侧颈部Ⅱ区36.3%、Ⅲ区26.4%、Ⅳ区6.9%,对侧分别为13.9%、8.3%、1.4%;B组:同侧颈部Ⅱ区41.9%、Ⅲ区29.1%、Ⅳ区11.6%,对侧分别为18.6%、14.0%、1.2%;C组:左侧Ⅱ区24.6%、Ⅲ区 23.7%、Ⅳ区2.6%,右侧分别为21.9%、26.3%、6.1%。局限单侧(A组)与中线受侵(B、C组)双侧LNM率相近(15.3%、25.0%,P=0.093)。同侧Ⅲ区是否转移和临床淋巴结分期与对侧颈是否LNM相关(OR=2.929,95%CI为1.041~8.245,P=0.042)和OR=0.082,95%CI为0.018~0.373,P=0.001)。同侧Ⅱ区、Ⅲ区转移是同侧Ⅳ区转移的危险因素(P=0.043、0.009)。结论 双侧颈部Ⅱ、Ⅲ区是高危LNM区,Ⅳ、Ⅴ区转移较少见;同侧Ⅱ、Ⅲ区转移是同侧Ⅳ区及对侧颈LNM的相关因素,cN0期患者少见对侧颈LNM。  相似文献   
94.
目的:总结我院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个体化处理经验.方法:自2001年11月到2010年7月我院已开展鼻咽癌调强放疗技术9年,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制定了鼻咽癌靶区勾画规范,本文描述在靶区勾画中的经验和技巧.结果:通过开展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9年来的实践,我们制定了比较完善合理的鼻咽癌靶区勾画方法,并在一些细节和...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使用肿瘤表面刮片技术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结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头颈放疗科就诊的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39例,采用肿瘤表面刮片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技术分析测定HPV感染。结果:13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口咽癌及下咽癌22例,鼻咽癌107例,口腔癌2例,喉癌2例,其他恶性肿瘤6例。139例头颈部肿瘤组织中HPV感染共14例,感染率为10.1%。口咽及下咽癌、鼻咽癌患者HPV感染分别为5例(22.7%)、8例(7.5%)。HPV感染者中HPV-16型感染占44%。结论:头颈部肿瘤使用肿瘤表面刮片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技术进行HPV检测有可行性,HPV感染可能是咽部肿瘤特别是口咽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HPV感染与鼻咽癌致病原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原发鼻咽涎腺型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63—2006年本院收治的 54例原发鼻咽涎腺型癌患者资料,其中腺样囊性癌 36例、黏液表皮样癌 11例、腺癌 7例,单纯手术 2例、单纯放疗 30例、综合治疗 22例(手术加放疗 15例,放疗加手术 7例)。8例接受化疗(术后辅助化疗 1例,同期放化疗 1例,复发后化疗 6例)。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89%。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1%,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4%、5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2%、70%。治疗失败 35例,其中 26例局部区域失败(1例鼻咽复发加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鼻咽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转移 13例(4例出现多脏器转移),其中肺转移 10例、肝转移 3例、骨转移 2例、脑转移 1例、皮下转移 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亚型与总生存率相关(χ2=15.29,P=0.000),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无远转生存率相关(χ2=9.08,P=0.003)。结论 鼻咽涎腺型癌是一种局部侵袭性强、病程发展相对较慢的疾病,治疗上推荐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7.
评价实体瘤疗效的指导原则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肿瘤病灶的一个径线测定代替通常用的两个径线测定的疗效评价方法,将肿瘤分为靶病灶和非靶病灶,综合评价这两部分病灶,有助于对治疗的总效应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8.
脑转移瘤的治疗及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转移是晚期肿瘤治疗常见的失败部位。对于原发病灶已控制。不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的单发脑转移。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全脑照射已成为标准治疗模式。2—3个脑转移病灶者也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全脑照射。多于3个的多发脑转移应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给予全脑照射或支持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一般状况评分,原发病变是否控制,是否合并颅外其他脏器转移。年龄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对预后评价和治疗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hypoxia induced by bevacizumab on the antitumor effect in combining with irradiation in CNI-H441 xenografts in mice. Methods Bevacizumab of 5 mg/kg mouse for groups of control, bevacizumab alone, irradiation alone, earlier combination (EC), and later combination (LC) were initially injected peritoneally. Single irradiation of 14 Gy (122Sc γ-ray) was given at the 4th hour for the group of irradiation alone, 24th hour for EC group, and 72nd hour for LC group after the initial injection. Tumor hypoxia, micro vessels den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umor vasculature,pathological responses, apoptosis, and tumor growth delay curve were evaluated after using bevacizumab and/or irradiation. Results Although it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at the 24 hr after using bevacizumab (3. 1 × 106: 6.1 × 106 ;t = - 1.73 ,P > 0. 05), the HIF-1α rapidly increased to 3 - 4 times and 2 - 3 times of the control at day 3 (7.4 × 106: 20. 4 × 106; t = 2. 36, P < 0. 05) and lasted until day 10,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s of tumor function vessels count. The count of residual micro vessel density count in L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s of EC and irradiation at day 3 after irradiation (9. 33: 3. 17;t =- 2. 43, P < 0. 05). The apoptotic count of tumor cells was lower in LC group than that in EC group (23.33: 43.83; t= 2.54, P< 0.05, at day 3 after radiation). Tumor growth delay time of LC group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EC groups (10. 5 days vs. 23. 0 days , t = 2. 67 , P < 0. 05) . Conclusions Hypoxia level induced by bevacizumab decreases the antitumor effect in later combination of bevacizumab and irradiaion. It shows a time window tha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combination of bevacizumab and irradiation will be benefit or diverse.  相似文献   
100.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于2012年9月14-16日在北京昌平区九华山庄举行。 此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李晔雄教授主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承办。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国际和国内知名专家及各大肿瘤医院院长,其中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詹启敏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郭小毛院长和天津肿瘤医院王平院长等。中华放射肿瘤治疗学老前辈:上海复大大学肿瘤医院刘泰福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万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等。中华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全体委员参加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