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9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870篇
内科学   499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33篇
综合类   1974篇
预防医学   918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745篇
中国医学   655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筛选和鉴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NAP)的有效抗原表位,为Hp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 以抗NAP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经3轮吸附-洗脱-扩增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随机挑选噬菌体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交叉反应试验及竞争抑制试验鉴定阳性克隆,测定阳性克隆所携带DNA序列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以制备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短肽液免疫小鼠,免疫血清与NAP经Western blot分析,以验证NAP的模拟表位.结果 经3轮免疫筛选后挑选到45个阳性克隆,经ELISA鉴定有1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5种表位,其中P17噬菌体展示肽FAHLATQ与NAP氨基酸序列(137~143)高度同源,位于NAP高抗原区域(118~140),免疫血清可识别NAP.结论 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成功筛选到了NAP的模拟表位,为基于NAP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Hb-McAb)。经实验证明,Hb—McAb局有特异性强,效价高、使用简便,安全等优点,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初筛指标。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研究了35例经临床确诊为老年人肾脏疾病病人的血液流变性变化,结果表明:老年人急性肾炎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低(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唯有血沉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人肾病综合症组处于高凝状态,老年人肾功能衰竭组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尿毒症期血小板粘附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说明肾衰时,老年人处于低凝状态。提示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对老年人肾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4.
PCR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扩增15个幽门螺杆菌分离株的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均显示一条298bp的区带,而12株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肠道杆菌都不能扩增出该片段。PCR可检出少至100个幽门螺杆菌细胞,并能检出胃粘膜活检标本中的此菌,全部实验可在5小时内完成。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评价在接种两剂已上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群中序贯加强免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设计,筛选入组360例已接种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3~4个月、6~8个月、11~13个月的18周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并接种1剂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研究用疫苗接种前、接种后14 d血样,用于体液免疫检测,收集研究用疫苗接种后1个月内的所有不良事件。 结果 本研究入组360例研究对象,按研究对象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间隔时间分3组(A组91~120 d,B组181~240 d,C组331~390 d),各组120例,无研究对象脱落。三组年龄均值分别为38.13、40.22和45.73岁,各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16,P<0.001),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C组和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 IgG GMC(几何平均浓度)免疫前分别为4.81、4.23、2.12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54,P<0.001),C组和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三组免疫后 IgG GMC 分别为106.69、124.05、80.04 A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28,P=0.133)。三组 IgG 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4.17%、87.50%、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1,P=0.214)。免疫前血清针对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不同组别的中和抗体滴度比较,三组原型株中和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为1∶2.18、1∶2.18、1∶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1,P=0.990);三组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GMT为1∶2.09、1∶2.17、1∶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8,P=0.686)。免疫后血清三组原型株中和抗体 GMT为1∶31.09、1∶34.90、1∶2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62,P=0.106);三组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GMT为1∶61.46、1∶77.44、1∶4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05,P=0.123)。序贯加强免疫后血清对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2.78%、83.33%。三组 SARS-CoV-2原型株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67%、87.50%、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0,P=0.026),其中C组低于A组和B组;三组 SARS-CoV-2 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50%、84.17%、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83,P=0.075)。发生不良事件人数为124人,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为34.44%。各组发生率分别为35.83%、40.83%和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64),所有研究对象出现的不良事件以接种部位不良事件为主,主要表现为疫苗接种部位疼痛(23.89%);全身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6.94%),未发生与疫苗接种有关的SAEs。结论 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序贯加强免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较长间隔期的免疫前IgG和免疫后原型株中和抗体阳转率较低,不同间隔期的免疫后IgG 、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中和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基础免疫后6~8个月为最佳的接种间隔。  相似文献   
106.
国内普遍认为病例组合指数(CMI)属于医疗服务能力维度,体现收治疾病的疑难复杂程度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技术难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CMI与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等服务效率维度指标联系更紧密,与DRG组数、入组病例数及总权重等服务能力维度指标联系相对较弱,故应归属医疗服务效率维度。CMI的直接应用主要是对平均住院费用的预测控制及对科室绩效的评价;CMI的间接应用主要是对管理指标的调整/校正。医院管理者应准确把握CMI内涵,恰当应用CMI对不同层级及不同类别住院费用进行预测、评价与控制,并对其他管理指标进行调整后再评价。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10个区抽取7 42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得分的因素。  结果  被试学生健康素养总得分为(107.39±22.31)分,其中体力活动(16.81±5.28)分、人际关系(20.69±4.10)分、压力管理(21.64±5.53)分、精神成长(14.93±3.96)分、健康意识(15.61±4.96)分和营养(17.71±4.6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非住校生与中学生健康素养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3.04,-7.72,-9.99,-3.85),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与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1.56,2.78)(P值均 < 0.05)。  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学校类型、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完成医保患者各种支付的精细化管理,让医院各专科合理诊疗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而达到平衡医保基金的支出。方法 通过计分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以医院医保管理评价为问题背景,详细描述了应用AHP解决综合排名问题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比较。结果 AHP使用综合处理的方法依据决策者的两两比较矩阵计算标准的优先级wi和决策方案的优先级rij,更接近医院医保管理实际情况。结论 采用AHP方法完成医院医保管理评价,让医院医保管理更加精细化,使得评价更公平,有效促进了医院对于各临床专科在医保方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本文就两样本生存研究所需样本量用广义渐近正态法设计出 15 30个方案 ,制成设计表供临床使用。方法 :利用C语言编制程序 ,按通用格式打印设计表。结果 :常用方案查表可得。这些与两样本生存率检验相匹配 ,具有还原性 ,摆脱了比例危险的假设 ,在常见临床条件下观测功效符合预定功效。结论 :这些设计表适用于两样本癌症临床研究的设计 ,尤其便于临床医师或有关研究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mad3基因在脊椎动物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对Smad3基因剔除小鼠进行保种和繁育研究.方法采用基因剔除杂合子小鼠进行保种,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对杂合子小鼠交配所产生的后代进行基因型鉴定,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用于表型分析,杂合子小鼠用于留种和繁殖生产.结果采用PCR方法对278只子代小鼠进行了基因型鉴定,83只为野生型,133只为杂合子,62只为纯合子.结论Smad3基因剔除突变能稳定遗传.采用杂合子小鼠保种,子代小鼠三种基因型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