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心血管病变是引起慢性肾脏病(CKD)死亡的首位原因。B-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评价心衰及反映心脏功能较好指标。我们检测了61例CKD3-5期患者血清BNP、Hcy,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与总结2004~2021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单中心肾活检病理分布特点与病理谱变迁。方法: 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2004年1月~2021年11月行经皮肾活检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理资料,按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14~20岁,B组:21~40岁,C组:41~60岁,D组:>60岁;按肾活检时间分为2004~2009年组、2010~2015年组和2016~2021年组,分析近18年来我院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特点及变迁。结果:(1)共纳入1536例肾活检病例,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1369例(89.1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D)123例(8.01%),病理类型叠加20例(1.30%),肾小管间质疾病23例(1.50%),遗传性肾病(Alport综合征)1例。(2)在PGD中,IgA肾病(IgAN) 499例,为数最多,占36.45%,男性多于女性;其次是膜性肾病(MN),483例,占35.28%,男性多于女性;第三是肾小球微小病变(MCD),占14.48%,女性略多于男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LN)最多,占29.27%,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次是糖尿病肾病(DN),占22.76%,男女比例相当;第三是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占20.33%。(3)在PGD中,IgAN以 B组最多,占51.24%;MN以C组最多,占47.86%;MCD以A组最多,占23.38%。在SGD中,LN以 A、B组居多,分别占50%、44.9%;DN以 C组最多,占39.58%;高血压肾损害B组较多;HSPGN 中A组最多、D组最少;ANCA相关肾炎(AAGN)则D组最多,占42.86%。(4)在2004~2009年、2010~2015年和2016~2021年3个时间段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比例逐年减少,MN的比例逐年增加,从13.6%(2004~2009年)增加至43.5%(2016~2021年)。结论:PGD仍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尽管MN近5年有明显增加趋势,但IgAN仍是最常见的PGD,男、女发病相当,以21~40岁居多;MN以41~60岁男性高发;LN仍是最常见的SGD,中青年女性居多,其次为DN;近年来AAGN行肾活检的比例大幅度升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成人白破二联疫苗的免疫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成人型白破二联疫苗接种于20~49岁健康成人人群,观察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注射用水的对照组179例无不良反应,接种剂量0.25mL(1LF/例)半量组140例,接种部位局部疼痛6例(4.3%),未发现局部红肿和发热。接种剂量0.5mL(2LF/例)全量组128例,接种部位局部疼痛14例(10.9%),伴注射部位4cm×3cm红肿和37.8℃低热1例。结论:成人型白破二联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近来,许多结核性脑炎的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给患者的诊断带来困难.现将少见的粟粒样结核性脑炎1 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热、头痛及视物成双10日入院.  相似文献   
45.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19岁 ,喷金工 ,作业工龄 2年 ,接触含铅粉尘 ,工作环境差 ,2 0m2 内 2台机器操作 ,无任何通风措施 ,每日工作 8~ 12h ,无假日。因渐进出现头晕、头痛、嗜睡、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等症状半年后来求诊。门诊测尿铅 0 0 77μmol/L,尿卟啉 (+ ) ,以铅吸收收入院。入院查体 :眼睑、舌尖、双手细微震颤。心肺及其他未见异常 ,既往无药敏史。住院后用依地酸钙钠 1 0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3d ,间隔4d为 1个疗程。前 4个疗程患者用药后无明显不适 ,4个疗程后测尿铅值分别为 :0 0 …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激素治疗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上颌骨骨密度 (BMD) 的影响。方法 将 40 只大鼠随机分为 4 组, 空白对照组、 激素组、 阿霉素肾病组、 阿霉素+激素组。阿霉素肾病组及阿霉素+激素组采用间隔 1 周 2 次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 4 mg/kg 建立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 空白对照组和激素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 mg/kg。建模后激素组及阿霉素+激素组给予甲泼尼龙 30 mg/ (kg·d) 灌胃, 空白对照组及阿霉素肾病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 1 次, 连续 10 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测定骨钙素 (BGP)、 Ⅰ型原胶原 N-端前肽 (PINP)、 β- Ⅰ型胶原交联 C 末端肽 (CTX) 水平; 并行上颌骨 micro-CT 三维扫描检测骨小梁厚度 (Tb.Th)、 骨小梁间隙 (Tb.Sp)、骨小梁数目 (Tb.N)、 骨体积分数 (BVF)、 BMD。结果 与其余 3 组相比, 阿霉素+激素组 BGP、 PINP 降低, CTX 升高(P<0.05)。经 micro-CT 三维扫描分析, 阿霉素+激素组上颌骨发生明显骨质疏松现象, 包括骨显微结构的改变, BMD 降低、 BVF 降低、 Tb.Th 减少以及 Tb.Sp 增宽 (P<0.05)。但各组 Tb.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霉素肾病大鼠本身存在骨代谢异常, 大剂量激素治疗可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 使其骨代谢水平下降, 影响骨小梁结构。  相似文献   
47.
内蒙古牧区蒙古族、汉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汉族高血压病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高发因素。方法使用单纯抽样方法对1018名牧区蒙古族,995名牧区汉族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测量及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蒙古族20.33%、汉族12.96%,与1991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明显,上升幅度分别为80.39%和56.52%,并且蒙古族患高血压病的相对危险性和患病率各年龄组均高于汉族。蒙汉族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均不高。结论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牧区为高血压病的高发区,两个民族高血压患病率近年均有增长,尤以蒙古族明显。吸烟、饮酒、嗜盐、家族史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基层蒙汉族人群的健康教育及高血压病的一二级预防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浓度及血栓调节蛋白G127A的基因多态性,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例对照组的血清血栓调节蛋白浓度进行测定,通过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行血栓调节蛋白G127A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血栓调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两组研究对象中均未检测到血栓调节蛋白G127A基因突变(P>0.05).结论 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变化可能反映其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血栓调节蛋白的G127A位点突变比较少见,该突变可能不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2007年南通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2007年南通市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的相关指标。结果:全市全年共收集AEFI个案488例,AEFI反应分类以一般反应最多,共363例个案,占总个案例数的74.39%;异常反应有114例(23.36%);偶合症10例(2.05%);待定1例(0.20%)。涉及疫苗20种,其中报告最多的是乙脑灭活疫苗,共191例,占总报告例数的39.14%。结论:监测结果表明,全市的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但要继续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报告人员在AEFI诊断、分类及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确保AEFI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并对比观察组不同病灶直径及不同神经损伤程度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同时对血清Hcy、hs-CRP、D-D水平与病灶直径、神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展开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亚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亚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D-D水平与病灶直径、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hs-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