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5篇
  免费   2462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耳鼻咽喉   236篇
儿科学   444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1654篇
口腔科学   484篇
临床医学   3237篇
内科学   2227篇
皮肤病学   363篇
神经病学   400篇
特种医学   821篇
外科学   1901篇
综合类   750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042篇
眼科学   321篇
药学   3362篇
  34篇
中国医学   2323篇
肿瘤学   951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954篇
  2014年   1376篇
  2013年   1677篇
  2012年   2426篇
  2011年   2533篇
  2010年   2323篇
  2009年   2164篇
  2008年   2154篇
  2007年   2073篇
  2006年   1887篇
  2005年   1415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795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以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定量水平。分别检测125例乙型肝炎患者及68例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定量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呈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提示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的凝血变化,对预后的判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疲劳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或随访证实的疲劳性骨折的X线和MRI影像资料.结果 46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骨折线,而MRI不仅能显示疲劳性骨折的骨折线,而且能显示骨折周围骨髓腔、软组织的水肿和出血,骨膜反应等变化.骨折线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TSE-T2WI和GE-STIR为诊断骨挫伤的最有价值的序列.17例骨膜反应中,12例T2WI表现为包绕骨皮质的环形等或略高信号,5例为低信号.结论 四肢关节专用MRI对疲劳性骨折能作出早期诊断,对临床鉴别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左归丸治疗卵巢早衰作用进行拆方研究,明确该方配伍的科学性。方法以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为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左归丸拆方为不同组方,观察各组方对模型小鼠卵巢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的效果。结果方中熟地、炒山药、川牛膝均是影响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选择左归丸治疗卵巢早衰的最优配方为熟地:炒山药:川牛膝(18:9:9)。结论优选后的配比与传统中药方解较为一致.配比可行。为本方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剂量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考察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与常用局麻药的相容性,评定其在临床常用局麻药物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3种常用局麻药分别与2种液体(生理盐水及乳酸林格氏液)按临床使用浓度配伍,在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LC-MS/MS法、光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不溶性微粒和药物浓度。结果DEHP含量低于LC-MS/MS测定方法定量下限(0.072gg·mL^-1),更低于考核标准静脉晶体溶液输注成年人(70kg)DEHP剂量上界估算值(0.005mg·kg^-1·d^-1);48h内各实验药物在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中药物含量相对0h均〉96.0%,受试输注泵与各种药物在48h内未见明显吸附;输注泵中溶液稳定,0h每1mL粒子直径≥10μm粒子数(n=30)(35.13±14.4)粒;每1mL粒子直径≥25μm粒子数(n=30)(0.61±0.49)粒,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结论研究表明本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应用于3种常用局麻药物较为稳定,其DEHP溶出、不溶性微粒及药物吸附性等方面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Mon)对东莨菪碱(Scop)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胆碱能神经的影响。方法: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溶媒(Veh)+Veh]、阴性对照组(Scop+Veh)、阳性对照组[Scop+多奈哌齐(Done)2.0mg/kg]、低剂量孟鲁司特组(Scop+Mon 1.0mg/kg)、高剂量孟鲁司特组(Scop+Mon2.0mg/kg)。灌胃给药,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小鼠给药前30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0mg·kg^-1·d^-1),连续给药14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测定学习记忆功能,并测定脑海马及皮层乙酰胆碱(ACh)水平及乙酰胆碱酯酶(TChE)的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孟鲁司特(1.0、2.0mg·kg^-1·d^-1)能显著缩短Morris水迷宫隐藏平台训练的潜伏期,增加动物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对目标象限的搜索时间及原平台所在位置的穿越次数,增加Y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孟鲁司特还能显著降低小鼠海马及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乙酰胆碱含量。结论:孟鲁司特通过抑制东莨菪碱所致的痴呆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乙酰胆碱含量,继而改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调查和研究南昌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间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CRAB)非重复株。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分析,确定其基因型。结果:84株CRAB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有9种耐药率〉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44.0%),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三维试验在83株菌(98.8%)中检出AmpC酶,协同试验未检出产金属酶菌株。所有菌株均携带blaOXA-23、blaOXA-51及blaADC基因,1株携带blaOXA-58基因,未检测到blaOXA-24及金属酶基因(blaIMP、blaVIM-2、blaNDM-1及blaSIM-1);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调控基因adeS和adeR的检出率分别为98.8%(83/84)、81.0%(68/84)和67.9%(57/84);所有菌株均检出外膜蛋白carO基因;69株(82.1%)检测出I类整合酶基因(intI1),全部菌株携带插入序列ISAba1。结论:南昌地区CRAB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非常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AmpC酶、外排泵AdeABC、I类整合子和插入序列ISAba1,可能与CRAB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对272例FDA医疗器械产品一级召回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探讨严重医疗器械风险事件的发生规律,为上市后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1—2012年FDA官网发布的最严重的医疗器械产品一级召回事件,对其中不涉及假劣、伪造等非法原因的272个事件案例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构成比排前10位的产品种类占到90%的事件数量;能量型危害是主要危害形式,占79.4%;产品组件失效是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占76.1%。结论从产品的角度,严重医疗器械风险事件的产生主要与应用部分、组件可靠性及其功能、能量控制、可用性等主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9年7月开始实施新的设备问题术语集。通过阐述FDA设备问题术语集的实施概况及其术语集结构,基于美国MAUDE数据库论证了该设备问题术语集对医疗器械风险评价的实际意义,分析了FDA设备问题术语集对于我国监测实情的应用难度,并结合监测现状提出了借鉴FDA设备问题术语集的实施建议,以期对我国设备故障术语集的建立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重点监测的内涵与方法。方法通过对既往医疗器械重点监测工作实践的总结,提出医疗器械重点监测与常规监测的主要区别、开展重点监测的实施方式与数据分析方法。结果与结论依托哨点开展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给予干预措施强化常规监测、基于文献调研和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是开展重点监测的3种主要方式;个例报告的评价和群体信息的评价是重点监测数据分析的两个环节;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值得在医疗器械重点监测中使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明确左旋多巴对PC12细胞生长及应激状态下存活的影响,探讨其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左旋多巴处理PC12细胞,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长率及加入过氧化氢后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磷酸化环单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及CD39蛋白表达。结果低浓度左旋多巴(20μmol·L-1)促进PC12细胞生长,且可抗氧化应激损伤,而蛋白激酶抑制剂减弱此保护作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39及pCREB表达升高。结论低浓度左旋多巴可通过上调CD39及pCREB表达发挥抗氧化应激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