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8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908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423篇
  2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经鼻滴入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表达Muc5ac黏蛋白的影响,探讨IL-12与哮喘黏液分泌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哮喘组、IL-12组及抗IL-12组的肺组织Muc5ac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ABPAS染色对小鼠支气管壁杯状细胞数量进行观察.结果 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均主要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的胞浆呈棕黄色.相比于哮喘组,IL-12组黏蛋白Muc5ac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抗IL-12组黏蛋白Muc5ac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IL-12对哮喘小鼠支气管黏液的分泌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2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Gensini积分、复杂病变(长病变、分叉病变、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利用SAS 8.02软件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增加、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增加呈正相关,女性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长病变,BMI超标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三支病变。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高龄、体质量指数增加、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性别与长病变的发生率密切相关,体质量指数与三支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福奎  贾继东 《肝脏》2007,12(3):210-21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年女性,男性病例仅占10%,病理上表现为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伴汇管区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发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新生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对大鼠心肌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受体(TR)各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鼠从怀孕15d开始每天经胃灌注1%丙硫氧嘧啶2.5ml,复制甲减仔鼠动物模型,分别于各时间点称体质量后处死仔鼠,取心脏。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血清FT3、FT4水平,FQ—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TR各亚型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减大鼠心肌TRα1 mRNA表达量在出生后0、21、45d分别下调90%、15%、36%(tod=8.33,t21d=2.58,t45d=3.25,P〈0.05),表达峰值于生后2周延迟出现。甲减大鼠心肌TRα2 mRNA表达量在出生后0、14、21、45d分别上调22%、72%、82%、36%(t0d=3.89,t14d=11.88,t21d=13.90,t45d=6.19,P〈0.05),表达峰值于生后2周延迟出现。甲减大鼠心肌TRβ1 mRNA表达量在出生后0、14、21、45d分别下调75%、62%、68%、60%(t0d=38.96,t14d=5.22,t21d=17.23,t45d=5.43,P〈0.05),表达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结论新生早期甲减大鼠心肌上TR 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减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出口原料药,有多种生产工艺。文章通过对CS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介绍与解析,期望促进CS生产工艺的改进,使生产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结合实际的工业生产状况,对其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文章综述了CS的生产工艺现状,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对酶技术、膜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从本质上理解CS的生产工艺,深入研究每种方法和技术的原理及使用条件,有利于CS生产工艺的改进及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66.
为了明确脑微出血的神经影像学表现对临床诊治的帮助,本文通过对脑微出血病变的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临床影像学对脑微出血的诊断要点,及其对脑微出血诊断和治疗的帮助,继而总结不同表现所提出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对此种症状不典型的疾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建立简便高效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的纯化方法。方法:(1)离体培养新生24 h内SD乳鼠海马神经元,每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2)MTT法检测培养不同时间段神经元的活力变化,并绘制生长曲线;(3)纯化培养9 d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β-微管蛋白Ⅲ(β-tublinⅢ)的表达率。结果:(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刚分离种植时可见神经细胞为圆形,24 h大多数细胞贴壁,3 d细胞突起增大、增粗,培养5~7 d神经元胞体丰满,突起交织成的网络更密集,培养14~16 d后,神经元开始退化;(2)生长曲线结果发现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经历了4个时期,即生长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生长停滞期;(3)经β-tublinⅢ鉴定海马神经元纯度为(93.0%±2.5%)。结论:本实验方法步骤简便,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为研究与海马神经元相关的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靶向性抗肺癌新药ZP-1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为ZP-1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ZP-1分别溶解于0.9%(质量浓度,下同)注射用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5%(质量浓度,下同)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上溶液中ZP-1的质量分数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和光照条件下的质量分数变化。结果 ZP-1溶于0.9%注射用生理盐水中,分别于15、25、30℃条件下放置24 h,质量分数分别为99.22%、100.15%、98.96%,稳定性良好;ZP-1在无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不好,放置24 h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为62.40%、68.61%。结论靶向性抗肺癌新药ZP-1在0.9%注射用生理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的家庭录像法在早产儿神经发育随访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对家长进行早期筛查随访重要性教育和取得合格家庭GMs录像的相关培训,在家中摄录GMs,通过网络传至GMsQQ群进行评估随访,对家庭录像从录像质量、次数及评估者间信度进行分析,了解家庭录像法评估的可行性,调查未参加家庭GMs录像的原因。结果 GMs家庭录像质量能接近临床标准化录像水平,且能序列录像,评估者间信度较好。结论 GMs评估家庭录像法具有可行性,可作为标准化GMs评估的补充方法,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miR-141-3p、miR-29a-3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67例HICH患者(HICH组),根据斯堪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0~15分,42例)、中型组(16~30分,67例)和重型组(31~45分,58例),根据出院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分,87例),预后不良组(≤4分,80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组间血清miR-141-3p、miR-29a-3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141-3p、miR-29a-3p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41-3p、miR-29a-3p预测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HICH组血清miR-141-3p、miR-29a-3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型组血清miR-141-3p、miR-29a-3p水平低于中型组和轻型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P均<0.01);中型组血清miR-141-3p、miR-29a-3p水平低于轻型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轻型组(P均<0.01).HICH组血清miR-141-3p、miR-29a-3p水平与TNF-α、IL-1β、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1).高水平miR-141-3p(OR=0.656,95%CI:0.500~0.862,P<0.01)、miR-29a-3p(OR=0.733,95%CI:0.581~0.926,P<0.01)是HICH预后的保护因素.miR-141-3p、miR-29a-3p预测HICH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675、0.688,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98,高于单独指标预测(Z分别为4.950、5.325,P均<0.05).结论 HICH患者血清miR-141-3p、miR-29a-3p水平均降低,且与神经损伤程度加重以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