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01篇
  免费   14588篇
  国内免费   9179篇
耳鼻咽喉   1449篇
儿科学   2461篇
妇产科学   771篇
基础医学   8885篇
口腔科学   2698篇
临床医学   18350篇
内科学   12838篇
皮肤病学   1612篇
神经病学   3498篇
特种医学   6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48篇
综合类   41761篇
现状与发展   42篇
预防医学   17672篇
眼科学   1707篇
药学   18310篇
  200篇
中国医学   14450篇
肿瘤学   6286篇
  2024年   446篇
  2023年   1705篇
  2022年   4378篇
  2021年   5561篇
  2020年   5068篇
  2019年   2690篇
  2018年   2878篇
  2017年   4102篇
  2016年   3042篇
  2015年   5596篇
  2014年   7384篇
  2013年   9371篇
  2012年   13645篇
  2011年   14687篇
  2010年   13512篇
  2009年   12258篇
  2008年   12505篇
  2007年   12049篇
  2006年   10650篇
  2005年   8234篇
  2004年   6001篇
  2003年   4891篇
  2002年   3770篇
  2001年   3569篇
  2000年   2674篇
  1999年   936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初步探讨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图像质量。方法对215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患者进行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步骤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用平扫图像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用增强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后处理方法。将图像质量分为3级,按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215例患者钙化积分值中位数为82.2(2.3~1827.9)。增强扫描平均心率为(80.6±15.3)(57~139)次/min,尽可能使冠状动脉良好显示的后处理方法有:(1)多个时相筛选法;(2)2个或多个时相补充法;(3)早搏去除法和心律不齐移位法。共评价3026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图像质量为1级者占97.5%(2951/3026),2级者占2.0%(62/3026),为3级者占0.5%(13/3026);图像质量为2级和3级的节段多由于呼吸伪影所致。215例患者共91例冠状动脉各节段均未见斑块或狭窄,共诊断〈50%冠状动脉狭窄节段112个,≥50%冠状动脉狭窄节段213个。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情况下可获得非常好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心率不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单时相或多时相重组可良好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  相似文献   
992.
胸腺类癌外科治疗的长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分类与预后的关系,以及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18例胸腺类癌的外科治疗和随诊结果。开胸探查活检2例,姑息性切除2例,完整切除14例,包括2例上腔静脉系统切除移植人工血管。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Cox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胸腺类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例行开胸探查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死亡;2例姑息性切除术后患者症状暂时缓解;完整切除患者除1例合并柯兴综合征术后2周死于败血症,其余13例术后完全恢复,随诊5个月至15年良好。全组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2.6%、60.5%和40.3%。经Cox单因素分析结果:纵隔淋巴结转移(P=0.047)、病理类型(P=0.000)、手术方式(P=0.000)和术后综合治疗(P=0.018)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胸腺类癌不同于胸腺瘤、胸腺癌,临床诊断困难;病理学分典型和不典型胸腺类癌,两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明显不同。不典型类癌恶性程度高,切除后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差。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可以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术后放疗、化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技巧及结果。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76例80个颅内动脉瘤。对23个宽颈动脉瘤采用瘤颈成形辅助技术栓塞治疗,其中球囊辅助成形术治疗动脉瘤4个,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治疗5个,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14个。6个巨大动脉瘤5个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个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栓塞程度:致密栓塞48个(64.9%。48/74),90%以上栓塞11个(14.9%,11/74),疏松(90%以下)栓塞15个(20.3%,15/74)。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5.3%,4/76),2例死亡。结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等优点。采用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支架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和减少脑梗死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复合珊瑚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犬BMSCs。将第二代细胞复合珊瑚后修复犬自体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缺损(n=6);以单纯珊瑚植入缺损处为对照(n=6),术后12、32周分别通过影像学,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检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成骨诱导的BMSCs在珊瑚支架上生长良好。X线片显示12周时实验组骨痂较多,对照组材料明显吸收;32周时CT、X线片和大体观察显示术后实验组骨愈合良好,对照组为骨不连;骨密度检测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示实验组有较多成熟骨呈骨性愈合,对照组为纤维性愈合;生物力学测试实验组与正常下颌骨力学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成骨诱导BMSCs复合珊瑚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的方法。方法:同时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法(速率法)和手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51例精液常规分析参数均正常的男性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计算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以及正常参考值范围,并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例α葡糖苷酶活性不同的精浆样本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2.63%和9.13%,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0.67%和13.49%,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02.28~555.08U/L。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和手工法检测的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92,P<0.01)。结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法简便、省时,节省试剂,结果稳定可靠。建议在男科实验室推广使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4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AIP患者的CT资料。CT检查包括平扫、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在CT图像上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质地、强化程度、胰管、胰腺边缘、胰周及腹膜后各间隙等情况并分析AIP的CT表现特征。结果3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1例为胰头的局限性肿大;病变区域胰腺实质在动脉期强化减弱但出现明显的延时强化;2例在胰腺病变区周围环绕包膜样结构;2例伴胆总管胰头段狭窄,1例ERCP显示胰管不规则狭窄;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CT复查显示胰腺情况明显好转。结论AI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97.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Ⅱ、Ⅲ型胫骨Pilon骨折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析与糖尿病有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在我院住院诊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诊断以我国现行临床诊断标准做出,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家族史、血糖、血脂、服药情况等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患糖尿病的人数为19例,占18.1%。糖尿病发病与其年龄、病程、服药情况、高脂血症明显相关(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的收治中,其年龄、病程、服药、高脂血症等因素应视为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核医学显像在诊断不明性质颈痛中的价值.方法 70例不明性质颈痛患者,X线、CT或MRI结果提示骨质破坏或占位性病变,无法确定病变性质,拟手术治疗入院.为明确诊断,行99m 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显像后1周内行手术或病灶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结果.10例骨显像多发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了符合线路18F-脱氧葡萄糖(FDG)肿瘤代谢显像.结果 骨显像阳性62例.33例颈部单发病灶,其中原发恶性肿瘤4例,转移瘤6例,良性病变23例.29例为多发病灶,其中转移瘤24例.25例患者骨显像后改变了治疗方案.10例转移瘤患者中的7例18F-FDG肿瘤代谢显像找到了原发病灶.结论 全身骨显像应作为诊断不明性质颈痛的重要辅助手段.18F-FDG肿瘤代谢显像与全身骨显像联合应用对于不明性质颈痛的明确诊断,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三种内固定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likememoryconnector,SMC)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并与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veplate,DCP)和带锁髓内针(lockedintramedullarynail,LIN)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1997年8月~2001年8月入院的新鲜上肢长骨干骨折148例,分别采用SMC(49例)与DCP(50例)、LIN(49例)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1周,定期拍片并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SM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LIN组与DCP组(P<0.05),三组伤口感染率无差异。SMC组骨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显著短于DCP组和LIN组(P<0.05),而术后功能优良率高于DCP组和LIN组。在SMC固定下,骨折愈合直接由解剖型或类解剖型的骨样骨板状直接替代连接,固定段无应力遮挡和骨质疏松。结论SMC是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优于DCP和LIN。SMC的几何构形和力学特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在本器固定下,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尚未被认知的骨折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