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74篇
  免费   6562篇
  国内免费   5212篇
耳鼻咽喉   678篇
儿科学   787篇
妇产科学   660篇
基础医学   8026篇
口腔科学   1191篇
临床医学   9014篇
内科学   9713篇
皮肤病学   645篇
神经病学   3611篇
特种医学   27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7242篇
综合类   12682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889篇
眼科学   1943篇
药学   7604篇
  60篇
中国医学   3904篇
肿瘤学   5899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1012篇
  2022年   1858篇
  2021年   3560篇
  2020年   2671篇
  2019年   2259篇
  2018年   2414篇
  2017年   2178篇
  2016年   2066篇
  2015年   3277篇
  2014年   4017篇
  2013年   3508篇
  2012年   5505篇
  2011年   6018篇
  2010年   3974篇
  2009年   3013篇
  2008年   3734篇
  2007年   3872篇
  2006年   3780篇
  2005年   3756篇
  2004年   2415篇
  2003年   2293篇
  2002年   1887篇
  2001年   1521篇
  2000年   1676篇
  1999年   1665篇
  1998年   1088篇
  1997年   1022篇
  1996年   765篇
  1995年   708篇
  1994年   680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475篇
  1991年   426篇
  1990年   370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233篇
  1987年   221篇
  1986年   170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出现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共报告95333例确诊病例(其中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85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中国将面临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这为防治我国儿童的疾病疫情提出了新的挑战[1]。在这次疫情中,与成人病例相比,儿童病例相对较少、症状轻、预后较好。目前国内病例数据显示,18岁以下儿童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高校入学新生的体检结果,为制定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某高校入学新生体检(内科、外科、五官科、实验室检查),对血压、肝功与血脂、体质指数、视力、脊柱侧弯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男生357人,女生641人。高血压患病率1.80%(男2.24%、女1.56%),血脂升高率14.83%(男15.97%、女14.20%),转氨酶升高率4.81%(男8.12%、女2.96%),超重率17.64%(男24.93%、女13.97%),肥胖率7.62%(男12.32%、女4.99%),视力不良率79.36%(男73.67%、女82.53%),脊柱侧弯率1.60%(男1.12%、女1.87%)。不同性别的体质量组构成、血压分型构成、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量组的收缩压升高率、血脂升高率、转氨酶升高率、脊柱侧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组的收缩压升高率、血脂升高率高于其他组;肥胖组的转氨酶升高率高于其他组;轻体质量组的脊柱侧弯率高于其他组。结论 大学新生的视力不良率和非正常体质量率较高,高血压、血脂异常、肝功异常、脊柱侧弯检出率较低,女生的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做好学生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 (MDMA, “ecstasy”) is an abused psychostimulant that produces strong monoaminergic stimulation and whole‐body hyperthermia. MDMA‐induced thermogenesis involves activation of uncoupling proteins (UCPs), primarily a type specific to skeletal muscle (UCP‐3) and absent from the brain, although other UCP types are expressed in the brain (e.g. thalamus) and might contribute to thermogenesis. Since neuroimaging of brain temperature could provide insights into MDMA action, we measure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ystemically administered MDMA‐induced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dynamics in rat cortex and subcortex using a novel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Biosensor Imaging of Redundant Deviation in Shifts (BIRDS), with an exogenous temperature‐sensitive probe (thulium ion and macrocyclic chelate 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methyl‐1,4,7,10‐tetraacetate (DOTMA4?)). The MDMA‐induced temperature rise was greater in the cortex than in the subcortex (1.6 ± 0.4 °C versus 1.3 ± 0.4 °C) and occurred more rapidly (2.0 ± 0.2 °C/h versus 1.5 ± 0.2 °C/h). MDMA‐induced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dynamics in the cortex and body were correlated, although the body temperature exceeded the cortex temperature before and after MDMA. Temperature, neuronal activity, and blood flow (CBF)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cortex and subcortex (i.e. thalamus)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differences of MDMA‐induced warming across brain regions. MDMA‐induced warming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s in neuronal activity and blood flow in the cortex, suggesting that the normal neurovascular response to increased neural activity was maintained. In contrast to the cortex, a biphasic relationship was seen in the subcortex (i.e. thalamus), with a decline in CBF as temperature and neural activity rose, transitioning to a rise in CBF for temperature above 37 °C, suggesting that MDMA affected CBF and neurovascular coupling differently in subcortical regions. Considering that MDMA effects on CBF and heat dissipation (as well as potential heat generation) may vary regionally, neuroprotection may require different cooling strategie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7 d及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收集可能与患者术后早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的因素,采用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对相关因素与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7 d,21例(33.9%)患者面神经功能正常,41例(66.1%)患者出现面神经功能损伤;术后6个月,49例(79.0%)患者面神经功能为正常,13例(21.0%)患者面神经功能损伤。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越大、肿瘤与面神经黏连越紧密,患者术后7 d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P=0.002、0.002);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3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与面神经的黏连程度、肿瘤最大直径为患者术后7 d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14);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肿瘤最大直径为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0.030)。 结论肿瘤与面神经的黏连越紧密、肿瘤最大直径越大,患者术后7 d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肿瘤最大直径越大,术后6个月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估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常规检测基础上联合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9年2~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住院的169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完善其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差异,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升高的比例及其差异。计算应用替诺福韦酯(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169例HIV感染者中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5例(3.0%),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者17例(10.1%),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P = 0.007)。血肌酐升高者10例(5.9%),血清胱抑素C升高者20例(11.8%),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P = 0.042)。在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9例(3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与≥ 200个/μl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94(0.83,1.05)mg/L、0.85(0.77,0.9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02、P = 0.003)。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9、2.2和1.4。 结论HIV感染者中,单纯以尿常规为依据评估有无蛋白尿,以血肌酐水平为依据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会低估肾功能损伤的患病率。在常规检测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基础上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提高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均为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Fang  Shengyu  Li  Yiming  Wang  Yinyan  Zhang  Zhong  Jiang  Tao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2020,147(2):317-326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 Glioblastoma (GBM)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lethal primary brain tumor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Targeting tumor metabolism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targeted therapeutic...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