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6篇
  免费   2310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398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351篇
口腔科学   405篇
临床医学   2949篇
内科学   2086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359篇
特种医学   949篇
外科学   2452篇
综合类   6387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51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2761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06篇
肿瘤学   89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769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195篇
  2013年   1496篇
  2012年   2197篇
  2011年   2223篇
  2010年   2022篇
  2009年   1924篇
  2008年   1887篇
  2007年   1901篇
  2006年   1623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52.
γ射线照射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对单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20人份,以27Gyy射线照射,标准条件下保存5天,间隔取样分别用RIA,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及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含量.结果:在保存3d,5d后,照射组及对照组中血小板表面P-Selectin含量、血浆中sP-Selectin及β-TG含量与保存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γ射线照射不会促进血小板的活化.  相似文献   
53.
ZDY101和SZ201对α-分泌性淀粉样前体蛋白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ZDY10 1和SZ2 0 1及二者不同配比联合应用对HEK2 93sw细胞生成α -分泌性淀粉样前体蛋白的影响。 方法用Westernblot法检测HEK2 93sw细胞生成的α -sAPP含量 ,观察ZDY10 1、SZ2 0 1及二者不同配比联合应用在 2 4~ 48h、48~ 72h时段内α -sAPP生成量的变化。 结果 2 4~ 48h时段的实验中 ,ZDY10 1和SZ2 0 1浓度分别为 1× 10 - 5mol L时 ,α -sAPP含量分别为 2 .0 6± 0 .73、2 .6 4± 1.2 1,明显高于DMSO对照组的 1.0 0(P <0 .0 1) ;48~ 72h时段的实验中 ,ZDY10 1和SZ2 0 1单独应用且浓度分别为 1× 10 5mol L时 ,α -sAPP含量也明显高于DMSO对照组的 1.0 0 (P <0 .0 1)。二者相加的效果高于ZDY 10 1、SZ2 0 1单独应用 (P <0 .0 5 )。如果二者联合应用 ,降低各自的浓度 ,总浓度仍为 1× 10 - 5mol L时 ,提高α -sAPP含量的效果不明显。 结论ZDY10 1、SZ2 0 1在一定浓度时 ,能增加α -sAPP的生成 ,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局部地区腹泻病人感染及携带大肠杆菌O15 7∶H7的情况 ,观察带菌时间及预后。[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发现病人 ,通过病人粪便mEC肉汤增菌 14h、胶体金免疫卡筛选、免疫磁珠法集菌、CHROMAGAR O15 7∶H7显色培养基分离、rfbO15 7、rfbO111、hlyA、stx1、stx2、eaeA引物PCR扩增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测定等方法 ,观察、研究感染病人的发病和预后。[结果 ]从 130 3份腹泻病人中共分离出的 38株O15 7∶H7菌株 ,检出率 2 9% ,PCRrfbO15 7扩增均为阳性。其中 2株具有stx2、hlyA和eaeA毒力基因 ,36株为O15 7∶H7不产毒株。[结论 ]我省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O15 7∶H7产毒株 ,病人发病后可于第 3~ 8d内检出病原体  相似文献   
55.
祖国传统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纤维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21世纪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广泛关注的问题。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I、Ⅱ两种类型。I型为高代谢型,主要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由雌激素缺乏,而使骨代谢呈负平衡,骨吸收相对增强引起;Ⅱ型是低骨转换型,主要为老年性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心肌和血管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的表达 ,并观察缬沙坦和螺内酯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 6周龄SD大鼠 2 4只 ,制备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模型 ,分为 4组 ,分别为手术组、假手术组、缬沙坦组、螺内酯组。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 3 0mg/kg·d-1、螺内酯 2 0mg/kg·d-1溶于饮水灌胃 ,1次 /d ,连续治疗 17周。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大鼠心肌和血管HGFmRNA水平。结果  17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心肌HGFmRNA/ β actinmRNA(1.17± 0 .0 8/ 0 .85± 0 .0 8)高于手术组 (0 .5 7± 0 .0 7) (P <0 .0 1) ,但低于假手术组 (1.3 5± 0 .0 9) (P均 <0 .0 1)。两治疗组肠系膜动脉HGFmRNA水平高于手术组 (P <0 .0 1) ,但低于假手术组 (P均 <0 .0 1)。结论 缬沙坦和螺内酯均能使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血管中的HGF升高 ,同时伴有心肌和血管重塑的改善 ,说明HGF在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靶器官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上游信号分子及核因子 κB(NF κB)在烧伤后炎症级联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检测在烧伤血浆作用下的PBMC内游离Ca2 及NF κB活化的变化 ,观察钙通道阻断药对NF κB活化及IL 6、NO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结果 :不同时相点的烧伤血浆可使体外PBMC内Ca2 明显增加 ,培养的PBMC核内NF κB的积聚明显增加 ,培养上清中NO和IL 6高表达。应用尼莫通 (Nimodipine)和丹曲林 (Dantrium)对NF κB的活化有调节作用 ,对IL 6和NO亦有下调作用。 结论 :烧伤血浆可使PBMC内信号分子浓度明显增高 ,NF κB过度活化 ,并易位进入细胞核内 ,NF κB介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和NO过度表达。两种钙通道阻断药有调控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作用 ,对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可能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小肠细胞Bax、Bcl 2及c 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肠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 健康SD大鼠 36只随机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S组 )、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 (IR +NS组 )、缺血再灌注 +参附注射液组 (IR +SF组 ) ,每组 12只。采用钳闭肠系膜前动脉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 2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每组选 2 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 (OD值 )。TUNEL法检测凋亡的小肠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IR +NS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 (P <0 .0 1) ,IR +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 +NS组 (P <0 .0 1) ,且低于S组 (P <0 .0 5 )。IR +NS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5 ) ,且IR +SF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1) ,但IR +NS组与IR +S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R +NS组c mycOD值明显高于S组 (P<0 .0 1) ,且明显高于IR +SF组 (P <0 .0 1)。IR +NS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组和IR +SF组 (P <0 .0 1) ,而IR +SF组高于S组 (P <0 .0 5 )。结论 参附注射液增加小肠组织Bcl 2蛋白的表达 ,降低Bax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抑制小肠细胞凋亡 ,保护缺血再灌注小肠。  相似文献   
59.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章勇  杨华 《疑难病杂志》2004,3(3):147-148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措施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方法 将 1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采用纳络酮、低分子肝素、高压氧治疗 ;B组采用胞二磷胆碱、醒脑注射液、高压氧治疗 ;C组采用胞二磷胆碱、醒脑注射液治疗。结果 A组昏迷时间与B、C组对比 ,B组与C组对比 ,明显缩短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本组 130例患者中 ,共发生迟发性脑病15例 ,发生率为 11.5 % ,迟发性脑病发生率A组与B、C组对比 ,B组与C组对比 ,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选择有效的药物 ,及早应用高压氧和充足的疗程是迟发性脑病临床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夏邦 《中国社区医学》2007,(2):106-109,181
明初佛教繁荣有序,中期的佛教急剧扩张,但多被认为是僵化低落的时期,明末佛教出现全面动荡与兴旺的局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明初王权确立了宗教控制形式,保持了佛教的繁荣,并将其组织功能置于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之下。明中期佛教的低落,归因于以儒学为合法性文化资源的机制造成了佛教人才的低弱。明末佛教的勃兴,则得益于儒家信仰衰退和原有的宗教控制形式失效,因此佛教的组织控制能力被极大释放,成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