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63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7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59篇
  3篇
中国医学   250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探讨miR-26b-3p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6b-3p与TRA2B的表达水平;通过向神经胶质瘤细胞细胞系中转染miR-26b-3p mimic和inhibitor干扰内源miR-26b-3p的表达,同时检测其靶基因TRA2B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及划痕实验对癌细胞迁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miR-26b-3p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TRA2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32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神经胶质瘤组织中,TRA2B的表达水平与miR-26b-3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10;P<0.05);SHG-44细胞体外转染实验结果发现,降低细胞内源miR-26b-3p的表达时,TRA2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转移能力会被抑制;而上调细胞内源miR-26b-3p的表达时,TRA2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的增殖活性与转移能力会显著提高,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6b-3p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靶向调控TRA2B的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转移能力,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白细胞介素(IL)-33/基质裂解素2(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生理盐水)、DR模型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灌胃生理盐水)和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分别灌胃75 mg·kg^(-1)、150 mg·kg^(-1)、300 mg·kg^(-1)黄芩苷),所有大鼠均以右眼为实验眼。FFA检查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R模型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右眼眼底新生血管增多,荧光素渗漏明显;与DR模型组相比,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右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荧光素渗漏减少;随着黄芩苷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均为P<0.05)。结论黄芩苷能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减轻DR大鼠体内炎症水平,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β-拉帕醌体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 MTT)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β-拉帕醌对SGC-7901与AGS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β-拉帕醌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β-拉帕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Western b1ot法检测β-拉帕醌处理胃癌细胞前后其增殖、迁移、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1ia1-mesenchyma1 transition,EMT)及凋亡分子标志物的变化。结果β-拉帕醌可显著抑制SGC-7901和AGS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下调增殖与周期相关Skp2和DEK蛋白的表达( P均<0.05);经β-拉帕醌处理后,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且显著下调MMP-2/9和Ezrin蛋白以及EMT间质标志物的表达,上调EMT上皮标志物表达水平;另外,β-拉帕醌增加胃癌细胞的凋亡,下调BCL-2/Bax比值以及上调活化型Caspase-3/8/9的表达。结论β-拉帕醌对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可通过MMPs和EMT途径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征。方法:选择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和体检健康老年男性各20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查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男性(P<0.01),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等特征变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老年男性(均P<0.01)。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形态和内部结构改变的超声诊断特征明显,早期检查可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
研究藁本内酯对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率;Fluo-3/AM荧光染色法检测钙离子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果显示,谷氨酸具有细胞毒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 mmol·L-1;不同浓度藁本内酯(1、5、15μmol·L-1)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谷氨酸单独给药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3.39%;藁本内酯给药组(1、5、15μmol·L-1)使细胞的凋亡率分别减少到9.06%、6.48%和3.82%。并且藁本内酯可以显著减少谷氨酸所致的钙离子内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藁本内酯可能通过减少线粒体Cyt C的释放,抑制Caspase-3活性,同时升高Bcl-2/Bax比值来保护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藁本内酯对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及阻断Cyt 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5种布鲁氏菌核酸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和检出能力,为临床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和布鲁氏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经病原学检测确定为布鲁氏菌阳性的血液样本38份,健康人的血液样本24份,潘氏变形杆菌、溶藻弧菌、河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DNA各1份,使用5种试剂盒(编号A-E)分别进行核酸检测,比较5种试剂盒临床样本检测的一致性;选择1份阳性样本核酸用无RNA酶水梯度稀释得到5个浓度(浓度1:4453.13 fg/μL,浓度2:1113.28 fg/μL,浓度3:278.32 fg/μL,浓度4:69.58 fg/μL,浓度5:17.40 fg/μL),每个浓度使用5种试剂盒(编号A-E)分别进行3次检测,比较5种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及批内重复性。结果5种试剂盒检测67份DNA样品的符合率稍有不同,试剂盒ABDE的符合率均为100%,试剂盒C的符合率为98.51%。批内重复性显示5种试剂盒在浓度1、浓度2、浓度3水平重复检测DNA的Ct值变异系数均<5%;在浓度1与浓度4梯度区间,试剂盒的阳性检出能力比较显示试剂盒A、B、D较高,为11/12,试剂盒C和E较低,为8/12。结论5种试剂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好,灵敏度和符合率稍有差别,特异度均为100%;重复性较好,检测性能良好。部分试剂盒对弱阳性样本的检出能力不强,该类样本可使用多种试剂盒复核,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可对布鲁氏菌准确定量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方法 使用以布鲁氏菌bscp31基因为靶标的引物和探针,摸索最佳的引物和探针工作浓度,确定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对疫情相关血液标本的检测效果。结果 ddPCR反应体系中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8 μmol/L和0.4 μmol/L;最佳扩增条件:95 ℃ 10 min;95 ℃ 30 s,60 ℃ 1 min,循环40次;98 ℃酶失活10 min。布鲁氏菌核酸DNA为0.96 ng/反应~3.68 fg/反应时,ddPCR检出靶标基因拷贝数为2.00×105拷贝/反应~1拷贝/反应,ddPCR测得值的对数值与DNA浓度的对数值有线性关系。在疫情相关血液标本DNA的检测中,ddPCR阳性率远高于培养法和试管凝集法;16份人血液标本中靶标基因浓度为5~65拷贝/mL血液(平均29拷贝/mL血液),5份羊血液标本中靶标基因浓度为25~245拷贝/mL血液(平均98拷贝/mL血液)。结论 ddPCR灵敏性高,可检测微量核酸DNA,适合临床血液标本的检测以及布病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8.
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室重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药物治疗是目前稳定斑块及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手段。近来研究显示,纳米载药在靶向治疗、增强药物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纳米载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治疗心肌梗死及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抑制剂叠氮钠对SH-SY5Y细胞的细胞膜电位及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用叠氮钠建立模拟Alzheimer病(AD)脑中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细胞模型的可能性。方法:不同浓度的叠氮钠损伤细胞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膜电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和Aβ的表达水平。结果:叠氮钠在浓度25-100mmol/L时,与细胞共孵育,可使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程度明显增高,并引起胞内Aβ表达显著增高,但对胞内APP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叠氮钠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可能是模拟AD患者及脑中与线粒体复合体Ⅳ损伤相关的病理改变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50.
谭辉  朴龙范 《循证护理》2021,(4):443-451
目的:系统评价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使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4月1日。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MD=-0.98,95%CI(-1.27,-0.70),P<0.00001]、餐后2 h血糖[MD=-1.10,95%CI(-1.47,-0.72),P<0.0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SMD=-0.97,95%CI(-1.30,-0.65),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可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