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28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495篇
内科学   284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1191篇
预防医学   4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0篇
  18篇
中国医学   871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对于复杂创伤骨科教学工作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科学生6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60名学生加以分组,其中30名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案,将其作为对照组,剩余30名学生接受3D打印技术教学,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案之后的教学成绩。结果除专业兴趣程度外,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案之后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出科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创伤骨科教学工作中应用3D打印技术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显著提高学生动作操作能力,使学生良好的掌握复杂创伤骨科知识。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免疫功能和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提高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127例Ⅲ~Ⅳ期的NSCLC行化疗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3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98%;化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发生率为44.80%,其中Ⅰ~Ⅱ度占18.90%,Ⅲ~Ⅳ度占25.98%;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7.79%,其中Ⅰ~Ⅱ度占14.96%、Ⅲ~Ⅳ度占22.83%;治疗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减少、化疗疗程、肿瘤分期和CD4+/CD8+降低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下降是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加减肾附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寒凝证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每次7.5 mg,每日1次;观察组口服加减肾附丸,每次300 mL,每日2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简化McGill疼痛积分量表(SF-MPQ),Oswestry腰背及下肢功能障碍指数(ODI),中医证候评分;检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疼痛介质[内皮素-1(ET-1),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2,24个月的复发率。记录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及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41/50)(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3.9%(11/46)低于对照组的52.5%(21/40)(χ2=5.193,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3.9%(18/41),低于对照组的80.6%(29/3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F-MPQ,ODI,中医证候,全血黏度,IL-6,TNF-α,IL-1β,ET-1,PGE2,COX-2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1/50),低于对照组的52.0%(26/50)(χ2=6.264,P<0.05)。结论 加减肾附丸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寒凝证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4.
85.
86.
  目的  比较树脂型窝沟封闭剂、流动树脂、复合体、玻璃离子等材料结合不同粘结系统行窝沟封闭术后的边缘密闭性,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寻找简捷有效的防龋措施。  方法  离体牙随机分五组:全酸蚀技术 + 树脂型窝沟封闭剂组(A组,对照组)、自酸蚀粘结剂 + 树脂型窝沟封闭剂组(B组)、自酸蚀粘结剂 + 流动树脂组(C组)、自酸蚀粘结剂 + 复合体组(D组)及玻璃离子组(E组),体外行窝沟封闭并记录操作时间。行体外温度循环后进行扫描电镜及体视显微镜检测。  结果  (1)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渗漏;(2) B组及C组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3) D组及E组微渗漏高于对照组(P < 0.05);(4) D组在试件制备过程中无折断及松脱等现象。  结论  自酸蚀粘结系统结合树脂型窝沟封闭剂及流动树脂实施窝沟封闭术时操作简便、微渗漏较低;复合体抗压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87.
依据NiTi自膨式血管支架的工作机理及临床使用条件,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和时间)后的NiTi自膨式血管支架在形状恢复能力的变化及耐腐蚀性能。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支架Af温度、弹性变形适应性、径向支撑力、局部抗挤压和耐腐蚀等性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500℃,热处理时间为10 min的试验条件下得到的NiTi自膨式血管支架的形状恢复能力为最佳状态,耐腐蚀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预防气道感染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而对照组则未用,分别在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用无菌棉签采集麻醉机呼气端、吸气端表面标本行细菌学检测;在手术结束时收集钠石灰罐底部10g钠石灰行细菌学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和术后24h内气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前麻醉机呼气端、吸气端细菌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手术结束时,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钠石灰的细菌学培养阳性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5.26%、42.11%和15.79%,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气道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机气管插管全麻可增加患者气道感染的机会,通过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及时更换钠石灰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气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与内分泌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上确诊为PCOS的200例患者为试验组,以及同期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据AMH水平分为高AHM组(AMH≥10ng/mL,n=98)和低AMH组(AMH10ng/mL,n=102);将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高HOMA-IR组(HOMA-IR≥2.97,n=108)和低HOMA-IR组(HOMA-IR2.97,n=92)。测定各组卵泡刺激素(FSH)、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计算HOMA-IR,比较各组内分泌代谢指标差异,分析AMH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AMH、HOMA-IR、LH、T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高于试验组(P0.05)。高AMH组BMI、HOMA-IR均显著低于低AMH组(P0.05)。高HOMA-IR组与低HOMA-IR组间LH和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OMA-IR组AMH、INS、BMI水平均显著高于低HOMA-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AMH显著升高,且AMH与BMI、HOMA-IR负相关,与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 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分为5组。每组设置0~100%(间隔10%)前置ASIR-V扫描和常规扫描(即不联合迭代),共获得55组图像。分析各NI组图像CT值、噪声、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随ASIR-V比例的变化规律。各NI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CT值、噪声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在0~40%前置ASIR-V水平,NI为6、8、10组图像主观评分基本稳定,NI为12、14组图像主观评分呈略升高趋势;50%~100%前置ASIR-V,各组主观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NI为6、8、10组,超过70%前置ASIR-V图像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12、14组,超过60%前置ASIR-V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6、8、10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与40%前置ASIR-V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0.915、0.514),NI为12、14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略低于40%前置ASIR-V图像(P=0.041、0.036);各NI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60%前置ASIR-V图像((P=0.021、0.012、0.015、0.014、0.007))。各NI组中不同部位CT值、噪声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基本稳定状态(P均>0.05)。各NI组CTDIvol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40%、50%和60%前置ASIR-V比例条件下,CTDIvol较常规扫描组下降比率分别为49.82%、62.51%、71.63%。结论 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腹部前置ASIR-V比例推荐4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