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5篇
  免费   1177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708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1440篇
内科学   1025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科学   1018篇
综合类   317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191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1307篇
  17篇
中国医学   1453篇
肿瘤学   55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1081篇
  2011年   1193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17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上调与人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8 0例肝癌组织中COX-2,VEGF,bFGF,Ang-2和CD 3 4的表达情况;用W eidner分析法计算CD 3 4标记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OX-2,VEGF,bFGF和Ang-2在HCC中表达率分别为7 5.0%,6 2.5 0%,6 0.0%和6 1.2 5%。VEGF,bFGF和Ang-2在COX-2强阳性组的免疫染色积分分别是5.9 8±1.1 6,4.5 7±0.2 6和5.8 7±0.1 2;而在COX-2中弱阳性组的积分分别是3.3 0±0.2 2,2.6 1±0.1 6和2.6 3±0.1 3;VEGF,bFGF和Ang-2在COX-2强阳性组的表达率分别是1 0 0.0%(9 5/9 5),9 4.2 9%(3 3/3 5)和9 7.1 4%(3 4/3 5),而在中弱阳性组分别是6 0.0%(1 5/2 5),6 0.0%(1 5/2 5)和6 0.0%(1 5/2 5)。两组的新生血管生成差异有显著性(P<0.0 1);COX-2与VEGF,bFGF和Ang-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分别为0.8 5 7,0.706,0.9 0 1;P分别<0.0 1)。MVD在COX-2强阳性组和中弱阳性组分别为7 3.1 8±1 2.4 3和33.42±7.52(P<0.0 1),COX-2与MVD呈正相关(r=0.8 1 2,P<0.0 1)。结论COX-2高表达与HCC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胶质瘤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胶质瘤模型大鼠(荷瘤大鼠)胶质瘤的影响。方法:观察BMSCs培养上清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的影响。观察脑内移植BMSCs对胶质瘤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阳性率、脑内胶质瘤微血管计数的影响及荷瘤鼠生存期的改变。结果:BMSCs培养上清液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BMSCs可抑制肿瘤边缘及卫星灶的肿瘤增殖,对肿瘤内部的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移植BMSCs后肿瘤边缘及卫星灶的微血管计数未见明显改变。移植BMSCs后的荷瘤大鼠脑内胶质瘤水肿有所减轻。结论:BMSCs移植可轻度抑制荷瘤鼠脑内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19例中药雷公藤服用者精子、精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C_4(LDHC_4)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服药后以单位数量精子表示的LDHC_4活性在精子、精浆中均有明显升高(双侧非参数秩和检验,分别为P<0.01和P<0.02);通过酶活性与精子计数的相关分析,显示服药后精浆LDHC_4活性(mU/ml)与精子计数的正相关性(r=0.2279)较服药前(r=0.5505)弱,可能与精液中精子以外的其他LDHC_4来源贡献增大有关,诸如生精细胞的分解增多等。本文认为服药后精子LDHC_4活性上升,精液中非成熟精子比例增高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尿hCG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康红  李月 《西部医学》2005,17(6):643-644
目的通过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试纸条评价,建立该方法的检测尿hCG的室内质控.方法利用hCG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评价试纸条的敏感性、重复性、稳定性、检测范围,检测温度及时间对试纸条检测尿hCG结果的影响等.结果GICA的检测范围25-100万mlU/ml,最低检出限达25mIU/ml,大于200万mIU/ml时存在后带现象.试纸条反应5分钟后呈色均一,最佳检测温度为4-30℃.结论灵敏度检测可作为GICA室内质控的主要指标,它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5.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动态血压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 70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 1 0 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4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而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5 8%消失 (P <0 .0 1 )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组 85 %出现晨峰 ,而单纯高血压病组 5 5 %出现晨峰 (P <0 .0 1 )。结论 :血压的昼夜变化和晨峰与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密切相关。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晨峰明显增加 ,昼夜节律消失明显  相似文献   
56.
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在术后患者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重、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4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低氮低热卡)和对照组(标准热氮卡)各32例。术后第2~7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监测术前和术后第2、4、8天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CRP)、转氨酶(ALT、AST)的变化,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测体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糖均明显升高,术后第4、8天血糖和CRP研究组仍升高,但较对照组减少(P<0.05),术后第8天研究组的血糖、CRP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下降缓慢,两组间转氨酶(ALT、AST)和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相关并发症较研究组高(P<0.05)。结论胃肠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有利于患者血糖和创伤应激反应的恢复,可能会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立  陈卫波  翁德民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32-134,17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奈替米星及注射液的含量。方法以μ-Diamonsil—C18为分析柱,流动相为1.5%的磷酸二氢钾-乙睛,流速为1.0ml/min,检测渡长为205nm。含量测定用峰面积外标法。结果硫酸奈替米星在0.1—1.6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4%(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均能很好地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为开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测定的仪器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8.
创伤性休克后血浆黏附分子的变化及不同复苏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兔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 ) 1的动态变化及不同复苏液的影响。方法  72只创伤性休克模型兔分为 6组 ,林格氏液组按失血量 2倍输入乳酸林格氏液 ,其他各组按 6ml/kg分别输入右旋糖酐 40、70 6代血浆、7.5 %氯化钠和 2 0 %白蛋白。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D11b、sICAM 1表达值。结果 各实验组休克 1hCD11b及sICAM 1表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并于12h达最高值 (林格氏液组 85 .6± 12 .1,60 9.3± 10 1.3 ;高渗盐组 77.5± 10 .3 ,5 18.5± 87.2 ;白蛋白组 78.2± 10 .7,5 2 2 .4± 88.3 ;P <0 .0 1)。高渗盐和白蛋白组 2 4、48hCD11b和sICAM 1分别为5 9 .2± 6.9,5 4.6± 5 .9;3 60 .1± 68.4,2 74.4± 40 .1;5 8.9± 6.4,5 5 .0± 5 .8;3 5 2 .6± 65 .3 ,2 70 .2±3 8.2 ,较林格氏液组 (72 .3± 10 .1,65 .8± 8.3 ;5 0 2 .6± 84.5 ,3 42 .4± 63 .1)降低 (P <0 .0 5 ) ;高渗盐和白蛋白组 (8.3 % )复苏 48h动物死亡率较林格氏液组 (4 1.7% )低 (P <0 .0 5 )。结论 创伤性休克时PMNCD11b和sICAM 1表达增加 ;采用 7.5 %氯化钠或 2 0 %白蛋白复苏时表达值及死亡率较乳酸林格氏液低。  相似文献   
59.
人脂肪干细胞结合微载体在生物反应器中向软骨细胞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应用微载体技术快速扩增并向软骨分化人脂肪干细胞。[方法]将人脂肪干细胞结合Cytodex3微载体在旋转的生物反应器(RCSS)内进行动态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微载体表面的脂肪干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对收获的脂肪干细胞进行Safran in-O、tolu id ine b lue染色等组织化学染色及Ⅱ型胶原的免疫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脂肪干细胞于24 h内贴附于Cytodex3微载体表面,细胞形态为短梭形,随时间的延长,贴附于微载体的细胞逐渐增多,到培养后期,细胞密度可达最初接种的19倍左右,在微载体上收获的细胞进行番红花O、阿利新蓝染色呈阳性,Ⅱ型胶原染色阳性,均强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可简便快速地在体外扩增脂肪干细胞,并成功实现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了提高葛根黄豆苷元溶解度,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葛根黄豆苷元衍生物,并筛选了葛根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黄豆苷元(DZ18)。方法本实验采用半合成的方法,以葛根黄豆苷元为母体,在7位、4’位导入基团生成黄豆苷元双置换体。结果新合成的化合物DZ18溶解度较葛根黄豆苷元有提高。结论DZ18溶解度有提高,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