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7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35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517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844篇
内科学   688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08篇
特种医学   376篇
外科学   528篇
综合类   235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58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1028篇
  9篇
中国医学   927篇
肿瘤学   37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克隆并分析新型基因CCP22,研究其结构及初探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RT—PCR。结果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分离到一种含有22个补体调控蛋白(complement control protein,CCP)序列元件的新基因,命名为CCP2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9q31.2-32,共15个外显子,基因编码序列全长4494bp,编码1497个氨基酸。将CCP2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于真核载体中,该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后获得的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证实CCP22属于分泌蛋白。将CCP22与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签融合后证实CCP22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外。Northern blot证实,内源性CCP22 mRNA转录本全长约6kb。RT-PCR检测表明,CCP22在正常乳腺细胞株中高表达,而在多种乳腺肿瘤细胞株中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CCP22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RGS1基因对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克隆RGS1基因、转染RAW264.7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基因芯片分析初步探讨RGS1基因的功能.结果:RGS1基因能够抑制NF-κB转录因子活性; RGS1基因明显增加RAW264.7细胞表面CD86分子的表达, 降低CD80表达; 在不同Toll样受体配体刺激后, CD40、 CD80和PD1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 RGS1基因使IL-6、IL-15的表达明显升高, IL-10、 IL-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RGS1基因可调节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影响Toll 样受体信号通路,表明RGS1可能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为获取有功能的IV型II类反式激活因子基因 (CIITA IV ) ,诱导肿瘤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从IFN γ刺激的THP 1细胞中以RT PCR获得CIITA IV ,将其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对所构建的pcDNA3 1 CIITA IV型表达载体进行反复测序后发现 ,所获得的CIITA IV基因存在结构变异 ,在 2 87位插入了 3个核苷酸TAG ,使 2 86 2 88位的AAG改变成为ATAGAG(2 86 2 90 ) ,并引起其他 8个座位核苷酸 (及推导的氨基酸残基 )发生改变。将表达载体转入原先不表达MHCII类分子的HeLa细胞中 ,检测到所获得的IV型CIITA变异体具有诱导人II类分子HLA DR表达的能力。空载体和CIITA IV基因导入的HeLa细胞中 ,DR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0 0 1 %和 37 6 4 %。该基因已从GenBank得到登录号 ,表明这是一个具有诱导HLA DR分子表达功能的IV型CIITA新基因。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4(hIL-4)对经TNF-α活化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IL-4与BAEC共孵育2h后,再与4μg/L的TNF-α共孵育6h或18h。应用细胞ELISA方法,检测BAEC表面的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hIL-4对BAEC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内用hIL-4预处理BAEC后,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BAEC上的E选择素与ICAM-1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用MTT比色法测定BAEC活性的实验表明,各实验组BAEC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hIL-4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的BAEC表达E选择素与ICAM-1;hIL-4对BAEC的正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新清宁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新清宁胶囊)和对照组(四环素片),并对服药30d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9.4%,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X2=47.75,P<0.01)。结论新清宁胶囊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构建人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原核表达质粒,使其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进行纯化。方法将全长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子pGEX-4T-1-PTEN,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PTEN融合蛋白的可诱导性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并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TEN,并将PTEN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并对蛋白进行了纯化,获得了GST-PTEN融合蛋白的纯品。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GST-PTEN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TEN蛋白的功能及其与其它功能性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构建携带鼠疫耶尔森菌F1-V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将F1-V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asd-pVAX1,进一步依次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X3730、X4550得到重组沙门菌X4550(asd-pVAX1/F1-V),提取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并做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F1-V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1×109CFU/只的剂量3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 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转染COS-7细胞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试验证明F1-V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得到了瞬时表达,ELISA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有特异性抗体IgG产生.结论 构建的重组沙门菌能运送DNA疫苗到体内并成功释放质粒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的黏膜免疫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EGCG对过氧化氢所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酚(EGCG)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胚胎18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2d后分为4组:①正常细胞对照组;②药物对照组(正常细胞内加EGCG);③氧化损伤组(正常细胞内加H2O2);④损伤后药物治疗组(氧化损伤30min后加入EGCG)。各组细胞再培养36h后,进行神经元形态观察、细胞活性MTT分析及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结果氧化损伤组神经元多崩解成碎片,突起不完整,细胞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而在损伤后药物治疗组,神经元胞体立体感较强,多数突起完整。细胞活性显著增高,而MDA含量则显著下降。结论EGCG可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保护H2O2氧化损害的神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农业科技论文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指出信息安全关键点,为防止因学术传播泄露国家(企业)机密和保护信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编辑工作实践,对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中的信息安全关键点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农业科技论文中的信息安全关键点,即全国性的农业基础数据、涉密的科研项目、生物育种技术、食品安全、动物疫情、植物病害、地理信息、气象信息等。针对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提高编辑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和涉密数据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审查机制、联合探索信息权限控制技术手段、对作者加强信息安全知识宣传、增加行业期刊间的沟通与交流。【结论】 编辑部应将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农业农村部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把控农业科技论文信息安全关键点,确保发表论文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有效的重点药品合理使用管控措施,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QRTCC模型,围绕目标、规则、培训、考核、文化5个要素,设置年度重点监控药品管控目标,设立处方点评专家组与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遴选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与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点评制度,对重点监控药品采取动态监测、考核、熔断目录与培训等一定的干预措施。结果:采用此模式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干预后医院重点监控药品收入、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使用费用、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强度、医师开具医嘱的不合理率均有所下降,改善效果明显(P<0.05),但中成药、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合理率改善效果不佳,仍需后续进一步研究。结论:基于ORTCC模式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措施成效显著,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强度与费用均显著下降,医嘱合理率得到较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减轻了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