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64篇
  免费   7782篇
  国内免费   4897篇
耳鼻咽喉   909篇
儿科学   1497篇
妇产科学   372篇
基础医学   4606篇
口腔科学   1458篇
临床医学   10165篇
内科学   6750篇
皮肤病学   841篇
神经病学   1977篇
特种医学   3190篇
外科学   7457篇
综合类   22728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9854篇
眼科学   908篇
药学   9504篇
  135篇
中国医学   7684篇
肿瘤学   3382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906篇
  2022年   2382篇
  2021年   2976篇
  2020年   2606篇
  2019年   1349篇
  2018年   1666篇
  2017年   2144篇
  2016年   1612篇
  2015年   3006篇
  2014年   3976篇
  2013年   5231篇
  2012年   7518篇
  2011年   7916篇
  2010年   7428篇
  2009年   6562篇
  2008年   6765篇
  2007年   6541篇
  2006年   5975篇
  2005年   4764篇
  2004年   3228篇
  2003年   2560篇
  2002年   1868篇
  2001年   1757篇
  2000年   1412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学者论坛·在动物实验中解决临床难题···························,·······································································……顾玉东(3)基因〕:程  相似文献   
82.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体重)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正常,无严重躯体疾病,1周内未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的住院患者,共计65例,其中利培酮组32例,氯氮平组33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分别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测空腹血胰岛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结果:①治疗后体质量增加者氯氮平组24例(占72.7%),利培酮组19例(占59.4%);氯氮平组体质量平均增加2.5kg,利培酮组1.4kg;②氯氮平组体质量增加与进食量增加、胰岛素水平增加和PANSS评分减分率相关(P<0·05),体质量增加者餐后1h血糖升高;③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与年龄、病程显著相关(P<0·05),与基础BMI存在负相关倾向;④两组治疗后均出现糖耐量减低(IGT)和暂时诊断糖尿病(DM)。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均能导致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增加更易对糖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报告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6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方法男性58例,女性9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岁.合并二尖瓣病变同期手术3例,3支血管病变39例,2支血管病变28例.采取体外循环下手术(on-pump-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ff-pump-CABG)两种方式,各有其适应指征.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治愈出院,随诊1~18个月,心绞痛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安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4.
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从中医两个方面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肠胃清胶囊对慢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有明显疗效,对胃黏膜镜下病变及组织学变化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肠胃清胶囊对偏热偏实型慢性胃炎具有明显疗效。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5.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86.
犬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检测犬MC1R基因中两个序列T105A和R306Ter的基因多态性,为遗传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实验用犬奠定基础。方法 以224只犬为实验材料,对犬MC1R基因T105A片段和R306Ter片段分别进行PCR-RFLP和PCR—SSCP分析,并且分别对具有RFLP和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差异位点。结果 经对犬MClR基因的PCR-RFLP分析,发现犬MC1R基因的T105A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三种基因型:AA、AB和BB。通过对具有RFL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1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由G到A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05位氨基酸发生由精氨酸向苏氨酸的改变,此外在第207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还发现由A到G的单碱基突变,并产生了一个Hhα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同时,经过犬MC1R基因的PCR—SSCP分析,发现犬MC1R基因的R306Ter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三种基因型:CC、CD、DD.通过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30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一个由CGA到TGA的终止突变,而使翻译终止。结论 利用PCR—RFLP和PCR—SSCP分析技术证实犬MC1R基因具有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听源性惊厥的神经回路。方法:P77PMC大鼠以标准化听刺激(120dB,持续60s)诱发Ⅴ级听源性惊厥,分别在惊厥后0.5、1、2、4、24h断头、取脑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惊厥后脑内Fos样免疫染色强度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和区域特点。多数核团在惊厥后0.5~1h开始出现Fos表达,2~4h达高峰,24h明显回落,不同核团其时程也存在差异,Fos表达最先出现在下丘平面尾侧听通道核团、中央灰质、前庭神经核,继而出现在下丘、脑桥网状结构、皮层下结构、边缘系统、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脑干听通道核团及脑桥网状结构、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Fos样免疫染色最强。结论: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可引起脑内Fos区域性、快速、一过性表达升高。脑干听通道、脑桥网状结构、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可能是其惊厥神经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的7-甲异炔诺酮(OrgOD14,利维爱)对绝经症状控制的比较。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①A组30例,每日口服7-甲异炔诺酮2.5mg。②B组30例,隔日口服7-甲异炔诺酮2.5mg,共6个月。观察服药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变化及血雌二醇、促卵泡激素水平的改变。结果:两组服药后绝经症状明显改善,Kupperman评分明显降低(P<0.01),雌二醇水平显著上升(P<0.01),促卵泡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7-甲异炔诺酮可有效地控制绝经症状,每日口服2.5mg并不比隔日口服2.5mg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除控制失眠外),故推荐隔日口服2.5mg7-甲异炔诺酮。  相似文献   
89.
38例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6.3%(29/38).神经精神症状缓解率73.7%(28/38),肺部症状缓解率60.5%(23/38).1年生存率31.5%(12/38),2 a生存率10.5%(4/38).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多体位、短间隔及加压追踪法在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或内科治愈或钡餐明确诊断(憩室)的X线表现。年龄12岁81岁,男19例,女15例。采用多体位、短间隔加压追踪法的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结果:空肠近段神经鞘瘤并溃疡出血1例,先天性巨小肠1例,小肠粘连连带压迫空肠近段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回盲部腺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阑尾切除术后回肠末段肠粘连并不完性肠梗阻1例,美克尔憩室炎并周围溃疡伴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空回肠多发憩室4例,空肠炎9例,回肠炎5例,空回肠炎3例,肠激惹综合征3例。结论:多体位、短间隔加压追踪法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检出率较高,在小肠疾患的检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