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329篇
  免费   21792篇
  国内免费   15509篇
耳鼻咽喉   3213篇
儿科学   8754篇
妇产科学   5964篇
基础医学   42623篇
口腔科学   5281篇
临床医学   42725篇
内科学   61645篇
皮肤病学   2939篇
神经病学   28544篇
特种医学   172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8篇
外科学   50041篇
综合类   38159篇
现状与发展   55篇
一般理论   19篇
预防医学   30929篇
眼科学   9404篇
药学   31965篇
  190篇
中国医学   13204篇
肿瘤学   34576篇
  2024年   430篇
  2023年   3154篇
  2022年   5233篇
  2021年   11423篇
  2020年   8602篇
  2019年   7587篇
  2018年   29253篇
  2017年   23963篇
  2016年   25663篇
  2015年   11246篇
  2014年   13511篇
  2013年   11815篇
  2012年   23231篇
  2011年   39023篇
  2010年   29310篇
  2009年   19828篇
  2008年   30693篇
  2007年   32771篇
  2006年   12058篇
  2005年   13727篇
  2004年   10423篇
  2003年   10976篇
  2002年   7971篇
  2001年   5269篇
  2000年   5820篇
  1999年   5890篇
  1998年   3711篇
  1997年   3686篇
  1996年   2903篇
  1995年   2709篇
  1994年   2242篇
  1993年   1440篇
  1992年   1946篇
  1991年   1698篇
  1990年   1427篇
  1989年   1208篇
  1988年   1099篇
  1987年   912篇
  1986年   754篇
  1985年   570篇
  1984年   358篇
  1983年   272篇
  1982年   178篇
  1981年   148篇
  1980年   154篇
  1979年   152篇
  1975年   69篇
  1974年   85篇
  1938年   65篇
  1932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以含有次级孔的沸石的晶内扩散为研究对象,对来源于同一NaY母体的一组改性Y型沸石,进行了孔结构分析和正戊烷的扩散系数的测定。得到了具不同次级孔量的Y型沸石晶内扩散性能变化的规律。并采用随机游动方法对实际的Y型沸石晶内扩散进行模拟,得到了与实验测定一致的结果,从而可以对有次级孔的Y型沸石的晶内扩散做定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962.
木贼对大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结果表明,木贼高,低剂量组,安妥明组均有显著阻止高脂饲料升高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作用,表明木贼对大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其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963.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国产盐酸吗啡普通片及合资厂产硫酸吗啡控释片于蒸馏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片剂的溶释均符合中国药典95版标准,控释片在人工肠液中溶释参数T50、Td、m与在蒸馏水及人工胃液中的溶释参数差异具显著性(P<0.01),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过程明显缓慢。  相似文献   
964.
自1991年4月以来,通过对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病人接触者的粪便标本检测,山东省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自1992年开始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临床确诊脊灰病例。WHO提出,分离到野病毒作为唯一的确诊依据,在消灭脊灰后期很有必要。卫生部提出,在WHO推荐标准基础上结合专家组诊断意见,能保证临床符合病例具有较高特异性。山东省所有确诊脊灰病例均由专家组诊断,对专家组诊断的临床脊灰病例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综合分析是否有野病毒引起的可能。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3年达到1/10万的指标,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采集率达到80.2%,与医院的及时报告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受病例麻痹到就诊的时间间隔和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麻痹两周内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期望比例为93.5%,市、县两级医院能否及时报告和采便是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和质量的关键。报告AFP病例中经省专家组诊查剔除非AFP病例191例,占报告病例的31.2%。在强调监测敏感性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监测工作的特异性,以全面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65.
以S.minnesota R595菌为免疫原,通过细胞融合获得8株分泌抗核心糖脂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的两株代表性单抗2D6E7和3H4 2F7的血清学反应性以及在小鼠Hb/Mu腹腔感染模型中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菌体吸收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ⅡF)表明,单抗能与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GNB)产生交叉反应,并且光滑型GNB的煮沸菌体荧光染色呈阳性,活菌染色呈阴性。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3H4 2F7单抗能显著提高S.minnesota(野生菌株),鼠伤寒杆菌和E.Coli等光滑型GNB攻击的小鼠存活率(P<0.05),显示出抗核心糖脂单抗的良好交叉保护作用。若攻击前、后2h或攻击同时输入单抗3H4 2F7,对光滑型GNB的感染均有明显保护效果(P<0.05);2D6 E7单抗未表现有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966.
胃癌10和11组淋巴结转移及其清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胃癌脾门淋巴结(No.10)和脾动脉周围淋巴结(No.11)转移规律,进一步探讨No.10和11清扫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1991年-2000年132例行全胃切除,D2以上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回顾性研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其他淋巴结转移等对No.10和11转移的影响,比较全胃切除和全胃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胃癌具有较高的No.10或11淋巴结转移率(1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胃癌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大小弯淋巴结转移五项临床病理指标影响No.10和U转移率。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高于单纯全胃切除(11.2%),联合肢体尾切除增加肠下脓肿发生率,而脾切除并不增加全胃切除的危险性。结论:No.10和11在胃癌有较高的转移率和特定的转移规律,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清扫实属必要,联合左侧肢体尾加脾切除增加手术危险性,应严格掌握的适应证。而保留胰腺,切除脾血管和脾清扫No.10.和ll淋巴结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67.
脾脏肿块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脏肿块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脾脏肿块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分析脾脏肿块的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等多种超声表现。结果 :76例脾脏肿块中有 3例错构瘤 ,10例血管瘤 ,16例淋巴瘤 ,2例淋巴管瘤 ,4例血管肉瘤 ,11例脾转移瘤 ,16例脾囊肿 ,4例脾梗死 ,3例脾血肿 ,5例脾脓肿 ,2例付脾 ,其超声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区别脾脏肿块的囊、实性 ,借助彩色血流显像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968.
运用ABC-爱先蓝-PAS复合染色法,分别对大鼠肝,胃、肠中不同表型肥大细胞即结缔组织肥大细胞(CTMC)和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鉴别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肝汇管区MC呈棕褐色;胃粘膜上皮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内MC分别被染成蓝色和棕褐色;肠粘膜固有层MC呈蓝色.通过不同颜色反应从而确定其MC表型。本实验还通过对染色顺序。固定液选择等的多次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与其它检测方法的结果相一致,但试剂来源方便,操作简易。一般实验室即可进行。  相似文献   
969.
本文研究了155例鼻咽癌血清蛋白电泳α_2/β的比值变化。结果表明,正常组(α_2/β<1)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异常组(α_2/β≥1)。尽管两组在治疗结束时疗效相似(完全缓解率为66.1%和65.2%),但5年内复发率前者为30.6%.后者为80.0%。因此,我们认为血清蛋白电泳不同于临床分期或其他预后因素,对判断鼻咽癌病人的预后方面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70.
用多粘菌素B琼脂糖亲和层析法清除内毒素,结果表明:5ml多粘菌素B层析柱的总吸附内毒素能力为450 μg,用此法可完全清除体液或各种液体中的内毒素,对血清及腹水中的内毒素也有明显的吸附作用,而其他各种主要成分(除内毒素外)经过处理后无明显改变。去氧胆酸是一种强有力的去污剂,可使已饱和的柱子复活,复活率达85%左右。该方法有简便,可靠,吸附能力大,柱子的复活率高等优点。本方法的建立为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