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4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609篇
内科学   439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156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652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693篇
  10篇
中国医学   720篇
肿瘤学   17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天津3所医学类院校和3所非医学类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40名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45.3%,其中,医学生(42.2%)与非医学生(49.5%)比较(χ2=5.009,P=0.025),两组之间痛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非医学专业、经期着凉、经期久坐不动与原发性痛经明显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在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经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应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月经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防治酒精致多脏器损伤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次灌胃给予56%红星二锅头白酒(15 mL·kg-1)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将12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0.026 g·kg-1)、葛花-枳椇子(配伍)高、中、低剂量组(29.2、14.6、7.3 g·kg-1)、葛花组(19.5 g·kg-1)、枳椇子组(19.5 g·kg-1)共8个组,每组15只,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10 mL·kg-1预给相应药物3 d,从第4天开始,给药1 h后按15 mL·kg-1灌胃二锅头白酒,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去离子水,记录小鼠醉酒和醒酒时间,连续给药给酒3 d,末次给药1 h后摘眼球处死;气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P<0.01),IκBα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葛花组醉酒时间延长(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醒酒时间缩短(P<0.05),配伍高剂量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胃黏膜中ADH活性升高(P<0.05),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肉眼损伤评分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1),各给药组血清中IL-6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血清中TNF-α表达降低(P<0.05),各给药组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配伍低剂量组与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1),葛花、枳椇子组醒酒时间延长(P<0.01),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升高(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枳椇子组肉眼损伤积分增加(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1),葛花组与枳椇子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配伍中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5),葛花组醒酒时间延长(P<0.05),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5);与配伍低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5)。结论 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能起到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黏膜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且配伍高剂量组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miR-216a-5p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介导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D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HMGB1抑制剂组,收集腹腔积液及腹膜组织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HE和免疫组织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HMGB1、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信预测发现,miR-216a-5p可能与HMGB1结合,参与其诱导的PDAP的发生,并构建感染+miR-216a-5p mimics组小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6a-5p和HMGB1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染色检测HMGB1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增多,炎性浸润明显,IL-1α、IL-6、TNF-α,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HMGB1抑制剂(甘草素)干预后,小鼠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下降,炎性浸润改善,IL-1α、IL-6、TNF-α,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感染组小鼠NF-κB表达高于对照组,I-κB表达低于对照组;HMGB1抑制剂干预后NF-κB表达降低,I-κB表达升高(均P<0.05)。Real-time PCR结果证实,与对照组相比,miR-216a-5p的含量在感染组中显著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提示,miR-216a-5p可直接作用于HMGB1的3’UTR区;与感染组相比,感染+miR-216a-5p mimics组小鼠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结论 HMGB1在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PDAP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HMGB1可改善小鼠炎症反应,miR-216a-5p可通过靶向HMGB1参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PD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韩璐  霍振响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8):1032-492
【目的】 通过对金属加工杂志社搭建的全媒体平台(以下简称“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特色和建设思维的研究,为科技类期刊的全媒体平台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对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资料收集、思考和分析。【结果】 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的特色在于它不仅是不断延展的开放式平台,也是优质内容的一站式平台,更是用户导向的服务平台,亦是杂志社主导的共建性平台。【结论】 虽然金属加工杂志社的“大而全型”全媒体平台只是科技类期刊全媒体平台的一种类型,但其平台建设中的差异化思维、用户思维和融合思维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其他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一氧化氮对谷氨酸单钠脑损害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谷氨酸单钠 (MSG)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血浆、脑内NO含量的变化。方法 给断乳分窝小鼠MSG灌胃 ,每天 2次 ,连续 30d ,31d早灌胃后对小鼠进行迷宫行为训练 ,2 4h后对其进行迷宫记忆检测 ,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脑内的NO含量。结果 MSG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影响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其血浆、脑中NO含量均升高并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可加重MSG对小鼠学习与记忆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均匀制得的微晶的粒径大小约为2~4um,均匀微晶的结晶性好,纯度高。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条件,制备的均匀的微晶平均粒径大小为2.09um,实验结果达到预测结果要求。结论:用微乳液反应法能获得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科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掌骨骨折患者126例,其中男102例,女24例;年龄9~73(33.2±14.3)岁。治疗期间定期复查X线,根据X线情况选择继续或调整外固定,X线示骨痂生长,骨折端稳定后拆除外固定继续功能锻炼,采用TAM评分标准对手的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中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折再移位而选择手术治疗,其余120例经该方法治疗掌骨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3±1.8)周。随访时间2~12(4.4±2.2)个月。随访结束时采用TAM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手功能进行评价:优105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7例骨折出现短缩畸形,3例出现成角畸形。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自制夹板外固定治疗掌骨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自制夹板取材方便且费用低廉,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对35例单节段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单纯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2±17)岁;L4,5节段27例,L5S1节段6例,L3,4节段2例;左侧20例,右侧13例。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术后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手术出血量10~30 ml,平均20 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年,平均1.2年。35例患者腰痛及下肢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29例,良5例,可1例。结论:应用微创操作理念,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创伤小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确定从丹参多酚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个紫草酸同分异构体(异紫草酸)的结构。方法 利用质谱、核磁共振、化学转化以及ECD等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该化合物鉴定为[(2S,3S)-4-(2-羧基乙烯基)-2-(3,4-二羟基苯基)-2,3-2H-7-羟基-3-苯骈呋喃羧酸-3-[(1R)-1-羧基-2-(3,4-二羟基)乙基]酯](异紫草酸)。结论 总结了紫草酸同分异构体核磁数据的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异紫草酸的平面结构并首次确定了异紫草酸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60.
王孟缘  霍然  于孟涵  徐伟  邱智东  邱野 《中草药》2023,54(16):5214-5224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甘草泻心汤(Gancao Xiexin Decoction,GXD)基准样品的HPLC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GXD基准样品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15批GXD基准样品,建立特征图谱并选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明确特征峰并对其进行归属。测定指标性成分甘草苷、甘草酸、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的含量,计算指标成分转移率,分析指标成分在饮片-基准样品中量值传递的规律。结果 15批GXD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共指认22个共有峰,甘草5个、黄芩5个、甘草和黄芩共有3个、黄连6个、黄芩和黄连共有2个、干姜1个;各指标成分从药材-饮片平均转移率分别为98.69%、98.13%、96.94%、94.59%、91.76%、88.08%、94.16%;饮片-基准样品平均转移率为49.08%、42.24%、28.34%、26.72%、29.32%、33.62%、47.93%。结论 特征图谱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相结合,对GXD药材-饮片-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经典名方GXD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