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开窗法摘除髓核术并对疗效做出评价。结果获得随访61例,随访时间1~4年,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93.2%。结论小切口椎间盘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弧形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典型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丙刚  傅永慧  付勤  王广斌 《中国骨伤》2009,22(10):744-746
目的:通过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5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2年。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34例,良55例,中7例,优良率为92.71%,平均改善率为54.53%。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较小,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是目前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对手术微创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从常规切口全椎板减压、半侧椎板减压、半环形椎板减压,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发展到微创腰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有限手术治疗老年多阶段腰椎间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48例、年龄55-81岁,病程10个月。20年,采用椎间单侧椎板开窗减压及髓核摘除术36例,椎间双侧椎板开窗减斥及髓核摘除术5例,双椎间单侧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7例。结果 参照otani评定标准,优31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5.4%。结论 有限手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时间短,安全可靠,临床町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扩大开窗,咬除该间隙上椎板下方约2/3,下椎板上方约1/3,凿除上下关节突内侧1/3,向下扩大下一节段神经根管,向上扩大同一节段神经根管,常规摘除髓核组织。结果 本组观察3月至五年,随诊率90%,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23例,良63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94.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从而改变椎间孔的形态,增加神经根卡压的危险性,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可避免神经根管狭窄而造成的神经根卡压症状,从而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4-01诊治的2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42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136例。结果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出血量多和时间短,并发症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Macnab标准优良率2组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但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转传统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应用MED技术治疗300例(342个间隙)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9例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疗效评定:优148例,良130例,中18例,差4例,优良率为92.7%.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9例:3例术中出血多者果断中转而治愈;5例脑脊液漏者经治疗治愈;1例神经根损伤开放探查,为部分马尾损伤,经治疗残留部分感觉减退但无足下垂.结论 硬脊膜损伤、术中出血、神经根损伤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转传统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常见原因;术者丰富的微创经验、合适的病例选择可减少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根据临床病史、突出类型、节段以及是否有合并症,56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选择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等术式治疗。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优良率的高低进行疗效比较,依次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MED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评价ME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124例接受MED,男72例,女52例,平均年龄37.6岁(26~63岁),病变节段:L4,566例,L5S158例。同期137例经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男66例,女71例,平均年龄44.5岁(25~71岁),病变节段:L4,564例,L5S173例。MED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MED组平均随访14.5个月,单节段手术时间(85±15)min,失血(50±10)ml,术后卧床(50±8)h。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5.5个月,手术时间(60±15)min,失血(80±20)ml,术后卧床(150±24)h。MED组手术后切口疼痛轻,镇痛治疗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随访结果:优94例,良25例,可5例。开放手术组症状改善情况与MED组相似。结论: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比较,MED表现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但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M. Deysine  G. Deysine  W. Reed 《Hernia》2002,6(2):64-67
Abstract Abstract. Groin pain may be produced by a true hernia, trauma to the groin structures or peripheral nerve, or root compression at various levels. Approximately 4,000 patients underwent inguinal herniorrhaphy (group A). An additional 134 patients complaining of groin pain and exhibiting no evidence of primary or recurrent hernia fell into two categories: 30 patients who had a previous herniorrhaphy (group B) and 104 patients without previous surgery (group C). Group B patients underwent a diagnostic nerve block which, when positive, suggested ilioinguinal nerve compromise at the wound. Those who failed conservative measures underwent nerve division. Group C patients were advised to decrease recre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activities; if that failed, they underwent lumbosacral spine imaging. There were no neuralgias in group A. Eight group B patients responded to conservative measures; the 22 others required ilioinguinal nerve division which relieved their pain. In group C, 42 patients responded to physical activity restriction plus NSAIDs; the remaining 62 underwent imaging which revealed lumbosacral bone pathology producing root compression and were referred to orthopedists. Lumbosacral spine pathology should be suspected in patients who complain of groin pain in the absence of hernia or previous herniorrhaphy. Recognition of this syndrome may avoid negative exploratory herniorrhaphies.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2.
李玢  许文根  潘兵  卢一生 《骨科》2012,3(4):181-18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89例确诊为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开放后路椎间融合术,包括后正中开放入路,扩大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椎弓根螺钉植入,椎间撑开切除椎间盘,刮除终板软骨层,植入经修剪的颗粒骨、大块关节突骨块、椎板骨块,或椎间Cage融合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压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详尽检查除外绝对手术禁忌,其中约65%曾请相关科室会诊指导围手术期处理。平均手术时间为100min,平均失血量350mL。所有病例均经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基本恢复,无间隙性跛行,下腰痛较术前明显缓解,患者满意率91%。椎间高度术前3.4~7.8mm,平均高度5.1mm,术后3个月椎间高度9.6~12.4mm,平均11.2mm。在12个月随访时平均高度为9.0~12.1mm,平均为10.8mm。12个月椎间融合率91.0%。主要并发症为:10例患者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4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均缓解,无一例出现严重感染或危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结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充分减压,恢复并维持椎间隙高度,重建腰椎稳定性,并具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早期经后路切开复位完成下位颈椎稳定手术的方法,以解决合并关节突绞锁、骨折的颈椎骨折、脱位复位的问题。方法 14例合并关节突绞锁、骨折的颈椎骨折、脱位病人,其中6例前后路手术一次完成,后路手术切开复位,前路椎闻植骨,钛合金自锁钢板(CSIJ)内固定;其余8例先行后路切开复位、棘突间钢丝内固定,择期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4例脱位颈椎全部达到解剖复位,使脊髓受压迫状态解除,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提高l~2级。结论 合并关节突绞锁、骨折的颈椎骨折、脱位早期切开复位是可行的,对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挽救脊髓残留的神经功能,促进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开展腰椎间盘手术40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8例为半椎板减压单侧固定组,B组372例为全椎板减压双侧固定组,均行钉棒内固定椎体间植骨Cage融合术,术后62例发生并发症。结果 3例行单侧内固定术后健侧出现剧烈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均经过再次手术探查后症状缓解;17例行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植骨Cage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双下肢麻木症状存在约1年,经过保守及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大部分缓解;15例L4~5椎间盘突出症,给予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出现双下肢症状缓解不明显,且术后1年伴有发凉、麻木等症状;25例全椎板减压双侧固定术后出现单纯脑脊液漏,2例出现术后感染,其中1例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Oswestry评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Cage融合内固定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有时这些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在治疗上首先应明确诊断,慎重选择内固定,术中注意椎管减压的程度和范围,同时掌握正确的椎间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张式椎间融合器(expanding cage,EC)在腰椎融合术中应用的适应性、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均行后路扩张式椎间融合术(PELIC)。术前分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和退变性腰椎不稳,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以手术对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用EC融合固定并植骨。术前、术后对患者的腰疼情况进行视觉痛觉自我评定尺(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术中未发生神经损伤,随访最长时间为61个月,最短53个月,平均57.3个月,无假关节形成,无明显椎体塌陷。结论EC在腰椎融合术应用中具有融合可靠、症状改善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2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27例,L5椎体20例;累及单节段17例,双节段18例,3个节段7例。37例患者伴有椎旁脓肿,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脊膜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2周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复发,其余病例术后6.5个月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率为92.9%(39/42)。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明显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穿刺置管技术辅助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接受PETD治疗的42例单节段LD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半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例)术前使用Mimics软件模拟PETD工作通道,规划术中穿刺角度及关节突打磨程度,参考模拟结果行PETD;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C形臂X线机透视穿刺行PETD.记录2组穿刺置管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19±2.23)个月.观察组穿刺置管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发生1例神经根减压不彻底术后遗留部分腰腿痛,经非手术治疗后恢复;对照组1例发生小骨片卡压神经根致腰腿痛较术前加重,行开放手术取出卡压骨块,并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三维可视化穿刺置管辅助PETD可明显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做到更精准、快速置管,更少的辐射暴露,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腰椎有限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68例多平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56岁。神经根阻滞后64例为阳性患者进行了腰椎有限手术,另4例封闭后症状减轻不明显为阴性,难以确定手术平面或引起症状的神经根,放弃了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cnab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神经根阻滞操作过程顺利,未发生与神经根阻滞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随访16~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4例,良18例,差2例。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重点应放在压迫引起症状的部位,而对无症状的部位不做预防性减压操作。应用神经根阻滞能准确判断责任椎与疼痛源,提高腰椎有限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翻修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PLIF cage)术后并发症的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PLIF cage术后并发症患者施行再手术治疗,再手术距植入时间6d~1.5年,其中11例植入时间超过3个月;16例初次手术单纯采用PLIF cage融合;15例植入术后腰及下肢疼痛加剧,其中4例伴间歇性跛行,10例下肢感觉减退;腹部疼痛、不适1例;3例排尿困难;2例单侧、1例双侧小腿不全瘫。影像学检查:20例cage后移位、侵入椎管,1例前移位、突出椎间隙。再手术方法:11例cage重新植入,7例取出,3例椎管扩大减压;12例附加椎弓根固定;7例横突间植骨。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13例骨性愈合,3例假关节形成;21例中,5例症状消除,9例部分改善,6例无改变,1例加重,其中8例遗留下腰痛,1例排尿困难。结论:PLIF cage术后并发症再手术困难,疗效欠满意,需尽早行再手术;严格PLIF cage适应证、正确操作,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力  黄爱娥 《中国骨伤》2019,32(3):220-224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治疗青年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18例青年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在Quadrant通道(可扩张管道系统)下摘除脱出髓核、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0~28岁,平均22.5岁。对术前,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分别进行比较。末次随访按术后好转率、椎间融合率来评价症状改善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34个月,平均24.3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螺钉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术后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腰椎功能显著改善,术后好转率优10例,良6例,可2例。术后3~6个月18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微创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技术治疗青年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