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8篇
  免费   2764篇
  国内免费   2326篇
耳鼻咽喉   285篇
儿科学   521篇
妇产科学   452篇
基础医学   3847篇
口腔科学   644篇
临床医学   4256篇
内科学   4946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1723篇
特种医学   10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730篇
综合类   569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385篇
眼科学   704篇
药学   3402篇
  23篇
中国医学   1638篇
肿瘤学   265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1311篇
  2020年   1050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929篇
  2016年   849篇
  2015年   1354篇
  2014年   1762篇
  2013年   1583篇
  2012年   2510篇
  2011年   2607篇
  2010年   1743篇
  2009年   1445篇
  2008年   1905篇
  2007年   1902篇
  2006年   1882篇
  2005年   1895篇
  2004年   1211篇
  2003年   1214篇
  2002年   1027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938篇
  1999年   873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45篇
  1985年   155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3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2篇
  1974年   20篇
  1973年   14篇
  1972年   16篇
  196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女性腹膜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琦  石群立  吴波  孟奎  马恒辉  孙桂勤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7):616-619,623,F004
目的:分析12例女性腹膜原发癌(FPCP)(10例浆液癌、1例黏液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复习我院1992至2002年间12例FPCP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收集随访资料,记录大体标本所见,调出全部蜡块重新切片,并行PAS染色及细胞角蛋白(CK)7、CK20、ER、PR、牛血清清蛋白100(S-100)、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D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患者年龄在32—67(平均48.75)岁,10/11例患者血CA125明显增高。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示阳性者:PAS为7/11,CK7为10/11,CK20为10/11,CD15为11/11,S-100为8/11,CA125为6/11,CEA为6/11,ER为4/11,PR为2/11。黏液性腹膜癌预后极差,其余类型与卵巢原发性上皮癌相似。结论:女性FPCP被认为起源于中肾旁管(Muller管),组织学上与同类型的卵巢癌一致,在排除卵巢原发癌的基础上可作出诊断,免疫组化有助于区分女性FPCP、腹膜间皮瘤和卵巢原发癌。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2.
马克思登上哲学舞台伊始 ,就深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愫 ,这种情愫逐步生长 ,最终构成了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内核。高扬自我意识 ,崇尚自由精神 ,吁求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和谐的共产主义 ,是青年马克思作为理想人道主义者的价值取向。从超验走向经验 ,以实践本体解构逻辑本体 ,马克思为自己的实践人道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石。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批判非人的资本主义制度 ,谋求工人阶级的解放 ,并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诉求 ,马克思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找到了人道主义的理想归宿  相似文献   
63.
食管鳞癌中肿瘤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曾亮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2):162-164,168,F005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 5例食管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肿瘤MVD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肿瘤MVD平均值为 15 .5 8,中位值为 15。MVD水平与食管癌的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P <0 .0 5 )。多血管型 (MVD >15 )病例的术后生存率低于少血管型 (MVD≤ 15 )病例 (P =0 .0 2 78)。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MVD水平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食管鳞癌的血管新生与癌肿进展程度有关 ,高MVD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的患者 ,其MVD水平可独立用于预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照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髓内钉组32例(35处骨折),根据AO分型,42A型11处,42B型18处,42C型6处;钢板组42例(45处骨折),42A型10处,42B型22处,42C型13处。平均伤后手术时间在髓内钉和钢板组分别为3d和3.5d。随访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活动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8~26个月)。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min,钢板螺钉组平均为93min。髓内钉组踝关节平均背屈度为13°(0°~20°),钢板组为11°(0°~20°);跖屈分别为41°(30°~50°),47°(30°~50°)。愈合时间髓内钉组平均为3.3个月,钢板螺钉平均为3.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髓内钉固定有1例出现旋转畸形,钢板组有3例出现成角畸形,均为胫骨远端1/3骨折。结论: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总结经验.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3例住院治疗的回盲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腺癌、黏液腺癌50例,恶性淋巴瘤3例。首次确诊率为75.5%。误诊或延迟诊断的疾病主要为阑尾炎、阑尾脓肿,胆囊炎、胆石症、下消化道出血、贫血待查等。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主要人群,肿瘤类型主要为腺癌。尽管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提高警觉性,详细询问病史,通过大便隐血试验、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仍能有效的提高首次确诊率,积极手术冶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6.
A combination of levonorgestrel 0.15mg and ethinyl estradiol 0.03mg, an ultra-low dose oral con traceptive in pellet form, was tried out in 9 Beijing clinics. A total of l,035 healthy women of reproduc tive age participated in 9,413 cycles of treatment. Only one pregnancy was attributed to medication failure which resulted in a corrected Pearl index of 0.13/100 women-year. The incidence of breakthrough bleeding and amenorrhea was 0.12% and 0.05% res pectively. Using the life-table method, the net cumulative rate of termination due to medical-related reasons at one year was only 5.93/100 women.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low. The most frequent complaints were nausea and drowsiness, which re 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cycles. Some metabolic changes were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OCs used in China, this formula has the advantages of ultra-low-dose steroids with higher contraceptive efficacy, better cycle control and fewer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67.
病人,男,84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4h,加重伴短暂意识不清2h,于2005年9月22日以脑出血收入院,病人体型消瘦。10月3日病人发热,体温38.5℃左右,遵医嘱给予消炎痛栓一枚肛入,30min后体温降至36.0℃,继之全身湿冷,大汗淋漓,表情淡漠,脉搏细弱,呼吸急促,测血压7/5.3kPa,立即给予吸氧5L/min、706代血浆、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充血容量,多巴胺注射液入液静脉输注,并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被褥,擦干身体,有效保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1h后测体温35.6℃,脉搏100/min、血压10.7/8.0kPa,尿量50mL。15h后病人意识清楚,表情正常,测体温36.8℃,脉搏82/min,呼吸19/min,血压13.3/10.0kPa,考虑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该对症治疗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68.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传统治疗、影像学临床特点及确诊符合率,以指导临床。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26眼,年龄41~73岁。术前视力0.2至光感。局部及全身检查除外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结果 26例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8.46%(23/26)。3例3眼病理检查结果为脉络膜出血。结论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提高确诊率,现代的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法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咨询点现况,以进一步规范咨询点工作,为居民提供一流健康服务。方法采用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区所有咨询点的硬件、软件配备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规范程度以及咨询点服务对象对咨询点知晓情况、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60.5%的咨询点工作完全达标;99.2%的居民知晓服务信息;97.8%的居民接受过咨询服务,居民对咨询点服务满意率达97.2%;分别有25.7%的咨询员、50.4%的居委干部、23.2%的居民提出增加服务时间、内容,改善服务条件等建议。结论调查对象对健康行为咨询点服务满意度逐年上升,但咨询点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条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进路切除累及翼腭凹、颞下凹巨大鼻咽纤维血管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矫正上颌骨先天或后天畸形的LeFortI型截骨术式进路,切除位于鼻咽部、筛窦等深在部位的纤维血管瘤。结果:该进路术野显露充分,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进路是切除鼻咽、颅底部纤维血管瘤的理想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