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5篇
  免费   2433篇
  国内免费   1597篇
耳鼻咽喉   301篇
儿科学   375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1594篇
口腔科学   577篇
临床医学   3211篇
内科学   2566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501篇
特种医学   1161篇
外科学   2497篇
综合类   7182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预防医学   2980篇
眼科学   237篇
药学   2957篇
  17篇
中国医学   2533篇
肿瘤学   108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819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735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992篇
  2014年   1232篇
  2013年   1632篇
  2012年   2646篇
  2011年   2931篇
  2010年   2533篇
  2009年   2189篇
  2008年   2239篇
  2007年   2048篇
  2006年   1909篇
  2005年   1496篇
  2004年   1030篇
  2003年   781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GPC4基因与中国山东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SFMS)的关系,并分析SFMS患者GPC4基因突变。方法:利用primer3设计扩增GPC4全部编码序列及内含子和外显子接头序列的引物,采用PCR扩增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GPC4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区域基因突变。结果:在GPC4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区域内并未检测到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结论:山东SFMS家系患者不是由于GPC4基因编码区域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02.
第2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近 4年来第 2产程 (以下简称 2程 )剖宫产 6 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表明 :第 2产程剖宫产术易合并羊水污染及术时并发症 ,新生儿Apgar氏评分低 ,术后并发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提示第 2产程剖宫产术比一般头位急症剖宫产术对母婴不利 ,其并发症的发生与第 2产程的延长相关 (P <0 .0 1) ,故应把握时机尽量减少宫口开全后施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3.
砧骨发育不良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砧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reformation ,MPR)技术和各种类型砧骨发育不良的CT特征。方法 :对 5 0例无耳症状、体征的志愿者行平行枕眶线扫描 ,应用轴位图像行以下多方位的MPR :①冠状位 ;②矢状位 ;③砧骨长轴位层面 ;④砧骨、锤骨同层显示层面。比较轴位和前三种位置整体显示砧骨形态的能力。在砧骨长轴位图像上测量砧骨的长度。异常组 ,砧骨发育异常 5 4例 86耳 ,2 7例行听骨链重建术。全部病例经电测听检查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结果 :正常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均未能显示砧骨长轴位整体形态 ,砧骨长轴位MPR图像均直观显示了砧骨长轴整体形态。锤骨与砧骨长轴在同一层面显示 13例 ,2 2耳 ,在不同层面分别显示 37例 ,78耳。在砧骨长轴位MPR图像上 ,测量砧骨的长度为 6 .8mm± 0 .5mm。异常组 5 4例 ,砧骨长脚缺如 2 5例 ;砧骨长脚被软组织取代 9例 ,砧骨与镫骨之间的“L”型夹角消失 2 0例 ,其中 ,砧骨长脚与鼓室壁粘连 2例。结论 :利用MPR技术可得到与砧骨长轴层面平行的重组图像 ,可较完整的显示砧骨的大小、形态 ,准确评价砧骨的各种畸形和病变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门静脉高压症名称的由来至今巳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治疗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回顾这一历史,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通气模式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犬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PRVC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两种通气模式在呼气末压为0、0.5、1.0和1.5kPa时,分别测定健康犬及油酸诱发ALI犬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参数。结果 健康犬PRVC较IPPV模式下除了在PEEP为0.5kPa时,气道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肺血管阻力(PVR)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性。ALI犬PRVC较IPPV模式下各PEEP水平的PIP、平均气道压(mPaw)、Cdyn、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耗(VO2)的影响均有显著意义,但两种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IPPV相比,PRVC通气模式能降低PIP,增加Cdyn和提高pa(O2),两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RVC更适用于ALI/AR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总结Wilson’s病患者亲体肝移植和全肝移植术后血清铜蓝蛋白及尿铜水平的恢复情况。方法 自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11月我院为 2 6例Wilson’s病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术 ,均并发终末期肝硬变 ,其中 3例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术前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分别为 (12 4 .8± 2 2 .8)mg/L和 (15 2 4 .8± 32 8.6 ) μg/ 2 4h ,其中行活体部分肝移植 2 2例 ,全肝移植 4例 ,亲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为 (2 30 .4± 2 9.6 )mg/L ,尿铜水平均 <5 0μg/ 2 4h。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全肝移植患者术后 1、3、6及 12个月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分别为 (32 0 .2±36 .8)mg/L、(380 .4± 4 5 .6 )mg/L、(36 0 .5± 37.6 )mg/L、(35 6 .2± 2 7.6 )mg/L和 (2 4 0 .4± 2 2 .8) μg/ 2 4h、(86 .5± 10 .6 ) μg/ 2 4h、(5 4 .2± 6 .8) μg/ 2 4h及 (46 .8± 3.4 ) μg/ 2 4h ;亲体肝移植患者术后 1、3、6及 12个月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分别为 (2 16 .8± 2 0 .4 )mg/L、(2 4 8.5± 32 .6 )mg/L、(2 85 .4± 4 4 .3)mg/L、(2 6 0 .2± 36 .6 )mg/L和(380 .8± 37.6 ) μg/ 2 4h、(15 0 .6± 2 4 .5 ) μg/ 2 4h、(75 .5± 9.6 ) μg/ 2 4h及 (6 0 .3± 5 .8) μg/ 2 4h。结论 全肝移植和亲体肝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糖尿病(DM)患者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5例患者组和43例正常组进行了同步检测TNFα的含量.结果患者组血清TNFα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与糖化血红蛋呈正相关,且与胰岛素敏感指标呈负相关,而DM患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组的血清TNFα水平较阴性组有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异常增高,可推测与长期的糖代谢紊乱、自身免疫性的胰岛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观察OSAS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前后HRV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方法对51例OSAS病人在有效治疗前后同步进行PSG检查及动态心电监测,统计其HRV的时阈指标SDNN、rMSSD及频阈指标LF、HF及LF/HF,采用SPSS/PC统计软件中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SDNN、LF、LF/HF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rMSSD、HF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治疗OSAS可使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9.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患者肠道菌群状态(肠道微生态)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称取60例患者治疗前后新鲜粪便0.5g,选择肠道菌群中具代表性的4种需氧菌和6种厌氧菌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从培养出的菌落中挑选相同的菌株进行治疗前后药敏试验。结果 (1)治疗后肠道菌群中肠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梭菌、乳杆菌、真杆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大肠埃希氏菌、消化链球菌、赛氏葡萄球菌、普氏梭杆菌、肺炎致病性链球菌群、产气真杆菌等对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特美丁、头孢噻肟钠等药耐药率明显增加,且存在多重耐药(P<0.05);(3)治疗后超广谱β—内酰氨酶阳性的消化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普氏梭杆菌、肺炎致病性链球菌群、赛氏葡萄球菌等较治疗前分别增加26.2%、33.3%、28.6%、35.3%、28.6%。结论 三联抗Hp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的增加、传播与扩散对广大人群存在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原因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2004年12月~2006年3月所行LC术中出血的112例临床资料,总结探讨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结果:LC术中出血的原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112例患者中5例中转开腹止血,余经重新施夹,电凝,缝扎,止血海绵填塞压迫,纱布压迫止血,肝镰状韧带悬吊等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出血。结论:术中出血是LC术中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出血的原因及相应措施,提出预防措施5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