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术中“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结合腔内隔绝术(TEVAR)治疗的11例患者资料。结果11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支架均植入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裸支架“烟囱”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夹层伴左锁骨下动脉破口患者提供腔内隔绝术治疗机会,完全封堵漏口,重建血流。短期随访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8例下腔静脉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介入引导、上下腔静脉会师造影并球囊扩张术,18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其中10例半年内行2次手术,8例行3次手术,逐步扩大球囊直径,术前术后下腔静脉测压提示下腔静脉内压力显著降低[术前(30±10) cmH2O,术后(15±7) cmH2O],症状完全消失。18例患者均未植入支架,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2~48个月,无死亡,无一例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内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O组),胆总管结扎+0.9%氯化钠溶液组(BDL+NS组),胆总管结扎α-硫辛酸组(BDL+LA组).分别于术后7 d、14 d和2l d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内MDA、SOD、ATP、ADP和AMP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TAN)和能荷(EC). 结果 BDL+NS组各时间点肝细胞线粒体内MDA、ADP、AMP含量明显升高,而SOD、ATP、EC含量却明显降低.胆总管结扎7 d、14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MDA含量BDL+LA组比BDL+N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l d时,AMP、MDA含量BDL+NS组和BDL+LA中都更进一步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结扎7 d、14 d时,肝细胞线粒体内SOD含量、ATP含量BDL+LA组比BDL+NS组下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7 d,P<0.01;14 d,P<0.05);21 d时,两组肝细胞线粒体内SOD含量都进一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α-硫辛酸在阻塞性黄疸早、中期有保护线粒体能量代谢作用,减轻了阻塞性黄疸时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名称的由来至今巳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治疗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回顾这一历史,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名称的由来至今巳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治疗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回顾这一历史,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岳劼  肖占祥 《海南医学》2012,23(19):138-139
腹部外伤致门静脉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出血迅猛,病死率在50%以上.由于门静脉收集大量的腹腔回流血并负担肝脏75%的血供[1],因此门静脉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及肝脏的低灌流.2011年9月本院成功抢救1例门静脉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46侧)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情况,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方法、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例(19侧)患者行颈动脉体瘤剥离术,24例(27侧)行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动脉重建术.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发生脑梗塞,10例出现颅神经麻痹表现.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手术是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治疗,完整地保留或重建颈动脉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以指导该类疾病的治疗选择。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对67例慢性髂动脉阻塞患者分别进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外科手术组行人工血管转流30例(其中解剖位血管重建24例,左右股-股动脉转流6例),补片成形4例。介入治疗组行单纯球囊扩张7例,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23例,3例介入治疗失败。术后30 d,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重建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和96.7%,总体有效率为97.1%和84.8%;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3%(12/34)和20.0%(6/30);随访时间为13~65个月,术后第1年两组的重建血管通畅率和症状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第2年开始,外科手术组血管通畅率、ABI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同时间隙性跛行、静息痛等方面也好于介入治疗组(均P<0.05)。结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均可取得理想疗效,外科手术远期疗效更好,但手术风险较介入治疗大。对于高龄、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Latarjet神经及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施行保留Latarjet神经及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tarjet nerve and pylous preserved pancreati-ceduodenectomy,LPPPD)32例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并与同期施行的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ylompreserved panereaticoduodeneetomy,PPPD)36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LPPPD组平均5 d,较PPPD组平均8 d明显快(t=3.01,P<0.05);术后饱胀、胃液滞留及肠胃反流率LPPPD组均较PPPD组明显低(P<0.005).结论 LPPP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其疗效明显优于PPP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母细胞瘤(PB)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PB资料.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1岁和8岁.肿瘤均为胰尾实性肿块,例1甲胎蛋白(AFP)正常.例2 AFP 2 903 ng/ml.2例均行胰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PB.分别随访26和10个月,生存良好.结论 PB多发生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