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6篇
  免费   2253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278篇
妇产科学   138篇
基础医学   1344篇
口腔科学   293篇
临床医学   2804篇
内科学   1928篇
皮肤病学   185篇
神经病学   355篇
特种医学   939篇
外科学   2019篇
综合类   629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87篇
眼科学   265篇
药学   2722篇
  23篇
中国医学   2357篇
肿瘤学   104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868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187篇
  2013年   1459篇
  2012年   2009篇
  2011年   2138篇
  2010年   2040篇
  2009年   1844篇
  2008年   1853篇
  2007年   1809篇
  2006年   1589篇
  2005年   1170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754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性别长爪沙鼠血液生理生化值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并对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采血后,用Coulter ACT血球计数仪检测血液生理指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Beckman CX3生化仪测定血清电解质。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RBC、HCT、HGB、MCH和WBC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CV、MCHC、RDW、PLT、MPV、PCT和PDW等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ALT和UA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PROT、GLB、A/G、BUN、CREAT、CHOL、TRIG、ALT和血清电解质(Na+、K+、Cl-、总Ca2+)等均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爪沙鼠血液的生理生化值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指标两性间测定值有差异,但多数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烧伤“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24h内入院、烧伤面积〉50%TBsA的3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烧伤组和UTI治疗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且UTI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UTI10万U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于两组患者伤后2、4、7d采血,检测其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 elastase)、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以公认的各指标正常值作参考,并对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伤后2、4、7d,两组患者血浆PMN elastase及cTn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UTI治疗组与烧伤组比较,两指标偏低。(2)与正常值比较,伤后2、4、7d烧伤组患者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第4天达高峰;UTI治疗组伤后2、4d CK—M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或0.01),但与烧伤组比较升幅较小,第7天降至正常值水平(P〉0.05)。(3)34例烧伤患者PMN elastase、cTnI含量及CK—MB活性三者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前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04,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2,PMN elastase含量与CK-MB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829(均为P〈0.01)。结论UTI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效抑制PMN elastase的过度释放。  相似文献   
83.
勃起功能障碍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基因治疗被尝试用于勃起功能障碍(ED)治疗的动物实验,许多研究发现基因治疗方案对各种类型的ED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通路、离子通道、勃起神经和海绵体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保护等方面的基因治疗研究显示,基因治疗ED有一定的疗效。但应用基因治疗来治疗ED患者,目前仍有较多的困难,暂时无法应用于临床。本综述旨在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84.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诊断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价值。方法 对经平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拟诊为肺血管疾病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行EBCT检查,EBCT诊断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11例患者入选,并与超声心动图、核素通气灌注扫描、心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作进一步的比较及评估。结果 单发一侧肺动脉缺如4例,均为女性成年人。合并多发心血管畸形7例,其中合并复杂畸形3例,均为男性儿童和左肺动脉缺如;合并单发心血管畸形4例,其中3例为右肺动脉缺如。结论 (1)儿童时期明确诊断的一侧肺动脉缺如多合并有心血管畸形,且左肺动脉缺如多见,成年人明确诊断的单发一侧肺动脉缺如多为右肺动脉缺如。(2)EBCT对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较之多普勒超声更为准确,与心血管造影各具独特优势,但EBCT为无创检查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介绍了从母亲体中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行准确的数据实时处理,分离出胎儿心电(ECG)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6.
端粒酶活性在人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改良TRAP法测定91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7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4%,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也有14%的检出率,8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0%,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检出率为12%,端粒酶活性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新型骨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符合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技术要求的新型支架复合材料;并确定其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参数指标。方法:按不同CPPf(聚磷酸钙纤维)/PLL(L-聚乳酸)重量比及相同CPPfPLLA/NaCl颗粒重量比,采用溶铸颗粒沥取(Solventcasting particulte-leaching)法轩系列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液体置换法,压缩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密度,孔隙度压缩模量及微结构特征;材料样品体外人工降解液直接浸渍法判定其生物降解性能,并观测其生物降解率,压缩碍及微结构由微孔海绵状过渡为纤维网状。随着支架材料在人工降解液中降解时间的延长,其降解率以0%-13.2%线性递增;压缩模量呈线性降低至1.10-2.78MP;材料横截面微结构则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高孔隙度的三维立体结构,良好的抗压缩性能和和解性能,经进一步优化设计后,可成为结构和性能符合各项要求的新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全麻硬膜外布比卡因复合麻醉对维吾尔族上腹部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维吾尔族患者30例分为两组(每组15例),均先行T8~9或T9~10间隙硬膜外穿刺并置管,成功后用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5mg/kg、异丙酚2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用异氟醚吸入和异丙酚3mg·kg-1·h-1恒速输注维持麻醉。A组手术切皮前由硬膜外导管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1.8mg/kg,用量(17.0±3.2)ml[(82.5±12.6)mg];B组注入1.6%利多卡因、0.16%丁卡因合剂(16.0±4.6)ml。分别监测术前(T0)、全麻诱导后(T1)、插管后5min(T2)及术毕(T3)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两组谷草转氨酶(GOT)和肌酸磷酸激酶(CPK)在术毕较对照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A组乳酸脱氢酶(LDH)在插管后5min及术毕较B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余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布比卡因阻滞麻醉对行上腹部手术的维吾尔族患者的心肌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9.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8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除9例非体外循环手术外,其余71例均在全麻、深低温、低流量、停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前后护理重点包括:术前维护心功能;术后除有效的心、肺功能监测外,特别强调对血容量的控制,每班精确计算24h出入量,保持其平衡,给予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干预,积极治疗。本组手术死亡9例,病死率11.3%,71例痊愈出院。随访1~24个月患儿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90.
目的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在光源照射过程中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内活性氧的产生情况。方法将ECV304细胞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24h后加入H2DCF-DA,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孵育30min。利用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作为照射光源,在采集荧光图像的同时完成光源照射,光源输出波长范围为460~490nm,功率密度约为100mW/cm2。连续采集DCF的荧光图,观察细胞内DCF荧光的变化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求得细胞内不同照射时间点DCF平均荧光强度,进而得到平均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另外,使用线粒体特异标记探针MitoFluorRed589与H2DCF-DA共同孵育细胞,分别采集同一细胞的DCF的荧光图和MitoFluorRed589的荧光图,并利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来确定DCF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结果在光源照射的开始阶段,ECV304细胞内的DCF荧光强度迅速增加,在第10s时便上升至第2s时的2.2倍,但是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延长,荧光强度增幅逐渐变小,到第60s时上升至第2s时的4.7倍。观察时间进一步延长,DCF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似乎进入平台期,继而开始出现下降。考察DCF荧光在ECV304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主要通过比较细胞内不同区域的I1/I2值,通过图像分析与计算得到线粒体区、细胞核区以及细胞质非线粒体区内I1/I2值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