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8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626篇
内科学   41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科学   259篇
综合类   1122篇
预防医学   518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00篇
  6篇
中国医学   346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51.
一氧化氮对谷氨酸单钠脑损害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谷氨酸单钠 (MSG)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血浆、脑内NO含量的变化。方法 给断乳分窝小鼠MSG灌胃 ,每天 2次 ,连续 30d ,31d早灌胃后对小鼠进行迷宫行为训练 ,2 4h后对其进行迷宫记忆检测 ,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脑内的NO含量。结果 MSG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影响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其血浆、脑中NO含量均升高并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可加重MSG对小鼠学习与记忆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2.
山东地产药材北沙参浸出物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记载的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 ,对不同来源、不同加工方法的北沙参进行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 ,为建立北沙参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215例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AS软件中的χ^2检验和Fisher’s exact P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MDRI基因的阳性率为31.63%(68/21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Borromann分型及TNM分期等无关,但在分化差的肿瘤中有增高趋势,如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中达41.67%及50.00%。结论 化疗前胃癌组织中MDRI基因即存在较高的表达率,这为选用化疗药物和MDR逆转剂提供了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制定化疗方案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P30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含阳性重组子pBV220-P30的工程菌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0-P300重组质粒;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显示表达P30非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9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非融合蛋白.对弓形虫病基因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利用预燃烧直管反应器,研究氯化钛白氧化反应器内的结疤机理。氧化反应器内结疤支要起因子氧化过程生成的超细TiO2颗粒在反应器壁的沉积和烧结,反应器壁面温度越高结疤速率越快。当反应器壁面温度较低时,靠近壁面为TiO2颗粒堆结层,而告气体相主体的疤层发生了部分烧结。反应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大时,结疤速度增大;壁面状态对结疤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6.
肉豆蔻Myristicae Semen是常用药食同源中药,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主要包括木脂素类、挥发油类和多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消化系统、抗癌、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通过对肉豆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念,从植物亲缘、采收时期和炮制方法、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肉豆蔻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预测去氢二异丁香酚、肉豆蔻醚、安五脂素、甲氧基丁香酚、榄香素、丁香酚和α-蒎烯等为其可能的Q-Marker,为肉豆蔻质量评价和药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郭启煜  高妍  丛琳  邵宁生 《医学争鸣》2001,22(14):1307-1310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会对大鼠骨骼肌细胞L eptin受体的基因、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代谢的异常 .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 Sprague- Dawley大鼠骨骼肌细胞 ,分别与软脂酸(0 .2 5 m mol· L- 1 )或油酸 (0 .12 5 mmol· L- 1 )孵育 12 ,2 4和36 h,提取蛋白后用 Western印迹法检测 L eptin受体的蛋白水平 .用 RT- PCR检测胰岛细胞内 L eptin受体 RNA含量的变化 .应用免疫沉淀法检测 L eptin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 .结果 软脂酸和油酸孵育后大鼠骨骼肌细胞 L eptin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孵育 12和 2 4h后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在孵育 36 h后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 [软脂酸 (0 .36±0 .0 3)和油酸 (0 .35± 0 .0 4) vs对照 (0 . 39± 0 .0 5 ) ,P<0 .0 5 ];L eptin受体的 RNA水平在孵育 12 h后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孵育 2 4和 36 h 后显著下调 [2 4h:软脂酸(0 .2 6± 0 .0 3)和油酸 (0 .2 6± 0 .0 4) vs对照 (0 .31± 0 .0 3) ,P<0 .0 5 ;36 h:软脂酸 (0 .2 5± 0 .0 4)和油酸 (0 .2 3± 0 .0 3) vs对照 (0 .2 9± 0 .0 1) ,P<0 .0 5 ];L eptin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在在孵育 12 h后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孵育 2 4和36 h后显著下调 [2 4h:软脂酸  相似文献   
58.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的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时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18例,平均年龄43岁,桡骨骨密度正常,行颈椎前路手术;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组(疏松组)25例,平均年龄59岁,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行颈椎后路手术,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C3-C6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C4-C6骨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颈椎组患仅在C5,C6椎体出现轻度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疏松组则是颈椎广泛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升高,三值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颈椎骨质疏松可能是颈椎开始退变进而发展为颈椎病的始动因素之一,C5,C6椎体最早发生椎体变形,椎管狭窄,以后逐渐扩大至其他椎体,椎体周围骨增生使椎体骨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促胎肺成熟药物地塞米松、EGF、TRH对母、胎组织感染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建立孕兔宫内感染模型,分别用地塞米松、EGF、TRH联合先锋霉素V治疗,通过光镜观察母、胎组织的感染程度,检查孕兔和胎仔的存亡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治疗组胎肺和胎盘的感染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和/或EGF治疗组,子宫感染程度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地塞米松治疗组孕兔发生早产和胎儿死亡的数量明显多于EGF治疗组,TRH治疗组的胎儿早产和死亡率明显高于EGF治疗组和对照组,母兔死亡仅见于TRH组。结论 在宫内感染时,地塞米松治疗可加重母、胎组织感染,引起胎儿早产或死亡,TRH也具有加速早产和导致母、母胎死亡的副作用,而EGF不加重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好。  相似文献   
60.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在口服呋喃氟尿嘧啶的基础上加用消炎痛 (吲哚美辛 ) (治疗组 )和不加用消炎痛 (对照组 )外周血自然杀伤 (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 :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及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 (P <0 .0 5 ,P <0 .0 1) ,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消炎痛能增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NK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