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目的验证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对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健康评价调查表指数(HAQ)、ACR疾病疗效评价、安全性指标等,对12家医院212例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关节屈伸不利积分从治疗前的(1.78±0.84)分降低为(1.24±0.65)分,晨僵时间从治疗前的(117.5±227.31)min降低为(58.37±52.43)min(P〈0.01),肿胀积分从治疗前的(1.92±0.69)分降低为(1.50±2.93)分(P〈0.05)。治疗12周后,患者的HAQ指数从29.24±15.30降低为10.55±6.89(P〈0.01);DAS评分从6.43分降低为4.52分(P〈0.01);ACR20/50/70的达标率分别为72.64%、40.56%、9.91%;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可迅速改善湿热痹阻型活动期RA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活动性,提高疾病疗效,安全性较好,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清热补肾健脾通络法联合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iltis,AS)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清热补肾健脾通络汤合新风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指标和活动性炎症指标。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Dougados功能指数、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1),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1),指地距离和Schober试验距离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除了指地距离和Schober试验距离外,上述其他指标显著改善(P〈0.01);除了血沉外,治疗组在改善以上其他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补肾健脾通络法联合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AS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变及功能丧失。然而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常伴有关节以外的其他脏器病变,甚至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而危及生命。因肺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而更容易受累,且随着RA病程延长,肺受累的概率增高,约11%的RA病人会继发肺间质性病变,最终出现肺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伴肺功能降低和肺功能正常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探讨健脾化湿通络中药复方新风胶囊改善RA肺功能的机理。方法:66例RA患者通过肺功能仪检测,根据肺功能的变化分为2组:肺功能降低组为A组,肺功能正常为B组,观察A、B组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达及XFC干预后Treg的变化。结果:RA患者中肺功能降低45例(68.2%),肺功能降低主要以FEV1/FVC、FEF75、FEF50、MVV、FEF25为主;A、B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CD25^+ CD127^- Treg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XFC干预后,A组肺功能参数FEV1、FEV1/FVC、MVV、FEF50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RA患者肺功能参数中VC、FEV1、FEF50与CD4^+ CD25^+ CD127^- Treg呈正相关(P〈0.05),FEF75与CD4^+ CD25^+ Treg、CD4^+ CD25^+ CD127^- Treg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RA肺功能改变主要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伴有小气道阻塞,同时与Treg表达密切相关;XFC能明显改善RA患者的肺功能,其机理是通过上调CD4^+ CD25^+ Treg、CD4^+ CD25^+ CD127^- Treg的表达,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增强肺部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AA)大鼠肺功能降低与肺组织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0.1 ml致炎,复制成AA模型。致炎30 d后,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肺功能、肺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肺组织Notch1、Notch2及Jagged1、Jagged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75)、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降低,肺组织Notch1、Jag-ged1、Jagged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参数FVC与Jagged1呈正相关,1s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与Notch1呈正相关,FEF50与Jagged2呈正相关,FEF75与Notch1、Notch2呈正相关,与Jag-ged1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AA大鼠在发生关节炎症的同时出现肺功能降低,而肺功能降低与Notch受体/配体呈高度相关,提示致炎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肺组织,激活肺组织Notch信号通路,通过级联放大效应进一步导致肺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键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杜仲-牛膝药对的活性成分,预测其对应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PharmGkb数据库检索AS疾病相关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预测靶点和疾病靶点名称标准化后筛选出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1绘制并分析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利用CytoNCA筛选出核心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富集分析库(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杜仲-牛膝有效活性成分35个,预测对应靶点150个,疾病相关靶点1914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汉黄芩素,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富集分析方面:...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中药新风胶囊( XFC)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研究组( XFC组)和对照组[来氟米特( LEF)组]各50例。研究组服用XFC,每次3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连服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LEF,每次10 mg片,每晚1次,服用天数及疗程同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抗CCP抗体、葡糖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角蛋白抗体(AKA)表达水平。结果(1)两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的显效率为62%,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抗CCP抗体、GPI滴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RA患者治疗前后AKA阳性例数均明显减低(P<0.05)。(3)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PLT)明显减低(P<0.05)。其中升高患者HGB 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 PLT)、类风湿因子( RF)、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血沉(ESR)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研究组免疫球蛋白(Ig)G、RF、ESR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86%的RA患者抗CCP抗体升高,XFC能有效降低RA患者外周血抗CCP抗体水平,降低异常免疫反应,减轻多关节损伤,改善患者全身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消瘀接骨散外敷配合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瘀接骨散外敷配合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两组RA患者的DAS 28-3评分均降低,对照组差值为(-1.38±0.56)分,研究组差值为(-2.20±0.74)分,两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DAS 28-3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在改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症状积分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免疫球蛋白均降低,补体C3、C4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GPI无显著变化,补体C3升高,其余指标均降低(P0.01或P0.05);研究组在降低ESR、CRP、抗CCP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C3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TNF-α、IL-17降低,IL-10值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研究组在降低IL-17、升高IL-10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配合TDP照射可改善RA患者炎性指标,上调体内抑炎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观察风湿病患者贫血情况及B,T淋巴衰减因子(BTLA)表达。方法选取314例风湿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4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56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92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62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等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BTLA表达,观察风湿病患者贫血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有101例(32%)风湿病患者发生贫血。分别为RA患者53例(51%),SS患者22例(39%),AS患者15例(14%),KOA患者11例(18%)。与贫血组比较,不伴贫血组CD3+BTLA+T cell、CD4+BTLA+T cell明显升高;RBC、CRP、ESR、IgA计数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同时显示,Hb与CD3+BTLA+T cell、CD4+BTLA+T cell、RBC呈正相关,而与CRP、ESR、IgA等炎症活动性指标呈负相关。结论风湿病患者伴有贫血的发生,BTLA表达失衡使得炎性因子表达升高,对造血功能产生抑制,破坏外周血红细胞,引起机体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