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血浆B型利钠肽(BNP)动态变化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住院期间预后及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NYHA分级Ⅳ级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分别检测急诊入院时即刻、入院后24 h和72 h测量的血浆BNP水平,并计算72 h内血浆BNP水平变化率(RATE).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患者出院时疗效将其分为疗效良好组(出院时NYHA级别改善≥Ⅱ级者),疗效不良组(出院时NYHA级别改善≤Ⅰ级者)及死亡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死亡风险相关的因素,ROC曲线评价相关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组间3个时间点及疗效良好组各个时间点的血浆BN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疗效不良组及死亡组血浆BNP水平下降趋势不明显.回归分析显示只有72 h BNP水平对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表明72 h BNP水平对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意义较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浆BNP水平可作为监测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治疗疗效和预测其预后的重要、可靠指标之一,并对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雌激素α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而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目的:构建人雌激素β受体RNAi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通过病毒介导其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表达。 方法: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雌激素β受体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3条针对人雌激素β受体干扰靶序列,并与pRNAT-H1.4/ Retro质粒定向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RNAT-H1.4/Retro-雌激素β受体-shR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将pRNAT-H1.4/Retro-雌激素β受体-shRNA经脂质体转染至293细胞包装成反转录病毒。将包装好的反转录病毒,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hRNA作为对照,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 结果与结论:3个连接了雌激素β受体-shRNA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分析证实目的序列己插入到预计位点,符合设计要求,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针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目的序列,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经脂质体转染至293细胞后成功包装成反转录病毒。反转录病毒载体能高效、稳定的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感染效率为70%左右。包装后的3种雌激素β受体-shRNA反转录病毒均能高效、稳定的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并显著抑制雌激素β受体的表达。其中以雌激素β受体-shRNA3为最佳的干扰序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Milwaukee和Boston支具不同佩戴方式对于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85例骨骼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诊治.支具治疗的57例患儿,分别接受颈胸腰骶支具( CTLSO) -Milwaukee支具(28例)和胸腰骶矫形支具(TLSO) -Bo...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07年12月起连续收录首次入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8例,详细记录其术前、术中、术后各观察项目,并在术后3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随访,按疗效分组,运用logistic 回顾筛选风险因子.结果 (1)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是良好疗效最强的保护因素.(2)术前JOA评分≥17分的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疗效不良,术后3月JOA评分≥25分,术后1年JOA≥24分,提示术后早期疗效良好.结论 术前、术后JOA评分、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均为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studies concerning estrogen receptor β gene, and its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the bone metabolism is still unclear now.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strogen receptor β (ER β) silencing on the expression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 in human osteoblasts METHODS: There were three groups: blank control group (hFOB 1.19 uninfected with any retrovirus); negative control group (containing invalid interference fragment ER β-shRNA-nc); optimal RNAi group (ER β-shRNA-3). ER β-shRNA retroviral vectors in the optimal RNAi group were used to transfect human osteoblasts followed by resistance screening and cell expansion. M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ER β-silenced osteoblasts. Then under estrogen intervention, the stable inhibition rate of ER β was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 assay, and the expressions of TGF-β1 and BMP-2 in human osteoblasts after ER β silencing were detected by RT-PCR technology and western blot assa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Human osteoblasts that were stably transfected by ER β-shRNA-3 retroviral vector was selected successfully, and ER β silencing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P > 0.05).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estrogen, the silencing efficiency of ER β protein was (93.11±0.57)% (P < 0.05), and after ER β silencing, the expressions of TGF-β1 and BMP-2 were increased by (26.65±3.81)% and (16.62±1.71)% at mRNA level, and increased by (23.79±3.76)% and (18.08±3.20)% at protein level (both P < 0.05). In conclusion, ER β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one metabolism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TGF-β1 and BMP-2.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初级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以微管为基础的纤细的细胞器,存在于单细胞真核生物和人类等脊椎动物的细胞中。初级纤毛是许多途径信号转导的信号中枢。研究发现,初级纤毛与骨代谢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笔者通过总结与初级纤毛功能相关的通路、蛋白分子及基因来阐述初级纤毛影响骨代谢的病理生理机制,并进一步阐述初级纤毛如何通过机械信号介导骨代谢的调节,展望初级纤毛在临床转化运用中的潜在价值,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8月共收治7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48例,女24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6 3岁.其中40例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A组),32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B组).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72例患者得到10~62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A组56.6%±30.2%,B组60.5%±22.8%,优良率A组77%,B组8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腰椎失稳并发症.结论 有限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在手术创伤、恢复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36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166例(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200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MCP -1 - 362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MCP -1基因分型.[结果]MCP -1 - GG、GC、CC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1%、42.8%、39.2%和25.5%、48.0%、26.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CP -1 - C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478,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096~1.992.[结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MCP -1 - 362位点CC基因型可能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的主弯冠状面Cobb角、柔韧性、侧凸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T1~S1高度和T1~S1生长速度。[结果]平均随访28.8(10.9~49.2)个月。初次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72.8±15.7)°、柔韧性(35.34±10.71)%、胸椎后凸角(39.9±15.8)°、腰椎前凸角(46.2±13.8)°、躯干偏移(1.29±0.93)cm、矢状面平衡(1.96±1.10)cm、T1~S1高度(24.46±3.77)cm;初次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4.9±9.1)°、侧凸矫正率(52.01±7.69)%、胸椎后凸角(31.3±11.2)°、腰椎前凸角(46.1±5.9)°、躯干偏移(0.50±0.29)cm、矢状面平衡(1.32±1.19)cm、T1~S1高度(29.22±4.05)cm;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0.8±12.5)°、侧凸矫正率(57.92±14.80)%、胸椎后凸角(29.5±7.4)°、腰椎前凸角(48.8±5.7)°、躯干偏移(0.39±0.24)cm、矢状面平衡(0.79±0.45)cm、T1~S1高度(31.72±4.68)cm。共撑开1~4次,平均1.9次。后续撑开期间T1~S1生长速度(1.26±0.60)cm/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脊柱纵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