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8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910篇
内科学   310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1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87篇
综合类   1685篇
预防医学   633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499篇
  5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8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多波长HPLC-DAD,同时测定栀子不同部位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羟异栀子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竹节参皂苷Ⅳa 7种化合物的含量,比较各成分在栀子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栀子中各成分在各部位分布不同,且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栀子苷主要分布在果实和叶中,竹节参皂苷IVa主要分布于根和茎中,西红花苷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果实中,绿原酸以叶和茎含量较高,羟异栀子苷在叶和根中含量较高,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在根和茎中含量较高。通过分析栀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栀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BI评分及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触觉、痛觉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降低致残率,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研究通过吻合技术的改变,探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患者随机分组,单号入院者为对照组,双号入院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食管胃吻合时采用吻合器直接行食胃管吻合,实验组患者行食管胃吻合前,先荷包缝合收缩吻合部胃壁再上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后6个月后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9.2%,实验组患者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P<0.005),对照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食管癌手术用吻合器吻合胃和食管前先荷包缝合收缩吻合部胃壁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hTERT基因永生化人毛乳头细胞系是否具有转化特征.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应用RT-PCR 法检测 hTERT mRNA 的表达.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致瘤实验分析转染细胞是否具有转化特征.结果 转染后获得1个阳性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后细胞生长良好,现已连续传至50代.检测证实转染细胞稳定表达hTERT mRNA,细胞形态与未转染细胞基本相同,染色体核型正常,在软琼脂内不能生长,无裸鼠致瘤性.结论 hTERT基因永生化人毛乳头细胞系基本上是正常细胞而无明显转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心血管专业护士的压力知觉及应对方式现状,为制定调节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2021年4—5月对广东省21家综合医院346名心血管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46名心血管专业护士压力知觉得分为(41.15±5.57)分,处于较高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压力知觉(失控感、紧张感及压力知觉总分)及压力应对得分均无影响(均P>0.05);压力应对各分量表得分中解决问题,求助分数较低,得分[M(P25,P75)]分别为0.83(0.75,0.91)、0.70(0.60,0.90)分;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的分数较高,分别为0.50(0.30,0.60)、0.50(0.40,0.60)、0.40(0.20,0.60)和0.20(0.1,0.4)分;紧张感与解决方式、求助成熟型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与退避、幻想、自责等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失控感与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等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方式、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1)关系。整体而言压力知觉与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4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 采用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对工作场所的空气采样,二硫化碳解吸后经HP-VOC石英毛细管色谱柱(60 m×0.20 mm×1.12μm)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被测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10~0.95μg/m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0%,平均解析率为61.23%~118.50%。应用该方法对33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分别检出19种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在0.10~604.43 mg/m3之间,其中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有苯乙烯(62.32~114.54 mg/m3)、甲苯(50.11~604.43 mg/m3)和二甲苯(79.61 mg/m3和91.55 mg/m3)三种有机物;并对5种原料进行定性识别,两种结果相符。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各项指标均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44种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存在差异的脑区与全脑灰质功能连接(FC)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2例PD患者及33例健康受试者(NC组)进行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rs-fMRI)扫描,采用dReHo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差异脑区,选取dReHo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各种子点在多个滑动窗口上与全脑灰质的FC。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PD组与NC组之间功能连接变异系数(FCVC)的差异。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的第Ⅲ部分对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最后提取差异脑区与种子点间的FCVC值与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以及双侧舌回dReho值减低,另外PD组左侧舌回与右侧舌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之间FCVC值减低。左侧中央后回与左侧舌回间的FCVC值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1),右侧中央后回与左侧舌回之间的FCVC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15,P=0.02)。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局部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Rh2对Lo Vo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用于研究抑制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功能作用的Rh2浓度和作用时间。设置空白对照组及Rh2实验组(5、10、20、40、60μmol/L),通过划痕试验,对Lo Vo细胞划痕加药处理24 h后,观察不同浓度Rh2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观察不同浓度Rh2对细胞转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Rh2对CD4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0~40μmol/L Rh2处理Lo Vo细胞24 h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随Rh2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Rh2对Lo Vo细胞抑制作用逐步增强。划痕试验和Transwell结果表明:随着Rh2浓度增加,其对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增强,20μmol/L以上浓度的Rh2处理Lo Vo细胞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着Rh2浓度的升高,CD44、MMP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IMP2、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9.
廖辉  伍继光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683-1686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03/2015-05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4例15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1眼,试验组52例81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术后3、7、30d的眼压,术中前房出血、穿透结膜瓣,术后浅前房发生、虹膜炎症、前房积血、滤道阻塞、角膜水肿以及脉络膜脱离多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平均视力为1.4±0.4,视力提高者42例64眼(79.0%),对照组平均视力0.8±0.3,视力提高者31例47眼(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27.3±4.7、20.7±3.8、16.2±4.4mmHg,对照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32.6±3.9、26.5±5.1、20.8 ±4.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21眼(25.9%)、术中穿透结膜瓣5眼(6.2%),对照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37眼(52.1%)、术中穿透结膜瓣16眼(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Ⅰ级浅前房14眼(17.3%)、Ⅱ级浅前房11眼(13.6%)、Ⅲ级浅前房2眼(2.5%),对照组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分别为34眼(47.9%)、18眼(25.4%)、19眼(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虹膜炎症9眼(11.1%)、前房积血10眼(12.3%)、滤道阻塞6眼(7.4%)、角膜水肿8眼(9.9%)、脉络膜脱离2眼(2.5%),对照组术后虹膜炎症21眼(29.6%)、前房积血20眼(28.2%)、滤道阻塞15眼(21.1%)、角膜水肿18眼(25.4%)、脉络膜脱离9眼(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 Ahmed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经多次(≥2次)小梁切除术失败后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36眼经多次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仍失控的患者行 Ahmed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2mo。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35.20依7.28mmHg,术后1、2wk,1、3、6、12mo 平均眼压分别降至10.15依3.34、11.23依3.56、15.63依5.72、17.17依5.47、17.73依6.23、19.76依5.43mmHg,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12.643、11.837、10.324、8.839、8.462、8.046,均 P <0.05)。术后1a 的视力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 =-0.420,P>0.05)。术后1a 时完全成功率为78%,条件成功率为92%。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浅前房、低眼压以及前房积血,经过治疗均自行恢复,晚期并发症为引流管暴露和滤过泡包裹,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角膜内皮失代偿。
  结论:Ahmed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多次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充分认识并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