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硒对肿瘤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默  程先平 《安徽医药》2010,14(5):605-606
随着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长期生存的肿瘤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增高也应得到足够的认识。本文概述了化疗对肿瘤患者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提出可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重点探讨了微量元素硒对肿瘤化疗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鬼的形象和观念从何而来产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始人和婴幼儿,由于个体能力的限制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对一些神奇现象进行拟人化理解。"鬼"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最原始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PCF方案与P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CF方案组(30例)和POX方案组(28例)。PCF方案:紫杉醇135 mg/m2静滴,d1;顺铂20mg/m2静滴,d1~d3;氟尿嘧啶500mg/m2持续静脉泵入,d1~d5。POX方案:紫杉醇135 mg/m2 静滴,d1;奥沙利铂100 mg/m2 静滴,d1;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天2次,d1~ d14。两组均21天为1周期,两个周期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5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PCF方案组与POX方案组相比,RR(46.7% vs.53.6%)、DCR(76.7% vs. 85.7%)、中位PFS(5.8个月vs.6.5个月)、中位OS(10.2个月vs.11.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F方案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POX方案组(30.0% vs. 7.1%),而POX方案组腹泻(42.9% vs.16.7%)及周围神经毒性(50.0% vs. 23.3%)更为常见,但多为1~2级。结论 POX方案与PC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均可耐受,但不良反应情况有明显差异,前者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应用PHILIPS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左门脉高压症患者脾静脉及其侧支循环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及CT影像诊断为左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腹部增强扫描影像资料,所得资料于门静脉期行门静脉系统CT血管重建(MIP和VR),着重观察:原发病变表现、脾静脉受压、受侵表现、有无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及侧支循环建立。结果:30例资料的原发病变及脾静脉改变情况均清晰观察,脾静脉表现为各种受压、受侵、狭窄、闭塞等改变,其侧支循环形成情况亦显示清晰。结论:左门脉高压症患者的CT影像改变复杂、表现多样,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其改变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在三维培养系统中进行缺氧刺激,可诱导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细胞SKOV-3和ES-2向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逆转,本文拟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Matrigel三维培养系统,在1%O2缺氧条件下,诱导卵巢上皮性癌细胞SKOV-3和ES-2向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逆转后,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原始肿瘤细胞、肿瘤内皮样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端粒酶活性以及周期蛋白cyclinD1、抑癌基因 p53、原癌基因v-src 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 常氧时,SKOV-3和ES-2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阳性,缺氧诱导后SKOV-3内皮样细胞端粒酶活性为阳性,而ES-2内皮样细胞端粒酶活性转为阴性。缺氧诱导后的SKOV-3和ES-2内皮样细胞cyclinD1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常氧时SKOV-3和ES-2的表达(P<0.05或P<0.01);和HUVECs的表达无显著差异。SKOV-3和ES-2内皮样细胞p5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常氧时SKOV-3、ES-2和HUVECs的表达(P<0.05或P<0.01)。缺氧和常氧状态下各种细胞均不表达v-src mRNA。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少量卵巢上皮性癌细胞SKOV-3和ES-2向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逆转,主要是通过改变端粒酶的活性,调节cyclinD1和p53的转录水平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ASC)以上,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CINⅠ级75例、宫颈CIN II级21例、CIN III级2例患者行LEEP治疗,组织标记后行病理检查。LEEP术后每3个月以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方法随访所有的患者。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宫颈糜烂100%愈合,宫颈细胞检查阴性96例,核异质2例,Leep治愈率可达97.9%。术后9个月复查均阴性,无复发病例。结论:LEEP是目前临床上诊治CI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将黄连如意膏外用于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初步阐释其作用机理,为该药在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搜集10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创面采用黄连如意膏换药;对照组创面采用西医常规换药。所有病例均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并且分别在2周、4周后对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创面分泌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愈率、有效率,治疗2周、4周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创面分泌物变化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如意膏外用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继续发展,明显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促进感染性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V.A.C.Therapy)在胸、腹、背部断层皮片游离移植术后加压固定的有效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V.A.C.Therapy加压固定游离断层皮片修复21例胸、腹、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43岁。其中瘢痕切除后创面13例,皮瓣切取后供瓣区形成的创面8例。创面位于胸部7例,腹部9例,背部5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范围12 cm×10 cm~18 cm×15 cm。游离移植的断层皮片厚度为0.6 mm,在缺损部位移植断层皮片后,使用V.A.C.Therapy固定皮片,压力范围100~125 mm Hg(1 mm Hg=0.133 kPa)。结果住院时间19~32 d,平均24 d。21例植皮均成活,受区创面Ⅰ期愈合;供皮区创面Ⅰ期愈合。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游离移植皮肤色泽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破溃,无明显凹陷。结论应用V.A.C.Therapy加压固定的游离断层皮片,成活率高,效果可靠,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一种催化甲状腺素脱碘的抗体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模拟生物体内一族重要的含硒酶甲状腺素脱碘酶,制备催化甲状腺素脱碘的含硒抗体酶。方法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甲状腺素的单克隆抗体4C5 ,再用化学修饰法将催化基团硒代半胱氨酸引入到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得到含硒抗体酶Se-4C5 ;通过RIA方法测定抗体酶活力。结果 抗体酶Se-4C5有明显的催化甲状腺素脱碘活性,其Vmax为270pmol·min-1·mg-1(protein) ;催化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双倒数图为一组平行线;对底物甲状腺素的特异性高于天然酶;6-丙基-2-硫代尿嘧啶对其活力起抑制作用,是二硫苏糖醇(DTT)的竞争性抑制剂。结论 首次制备出有天然脱碘酶活性的抗体酶,催化机制属于双底物乒乓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