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71.
目的 探讨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10 d为1个疗程,干预3个疗程后,采用临床症状评价积分分级量化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评分、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伴随症状、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严重程度、头痛发作次数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策略性效能、执行力效能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能够减轻偏头痛患者临...  相似文献   
172.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在头皮特定位点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因无创安全、经济便携、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目前已有研究证实,tDCS对脑卒中、癫痫、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73.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朱教授遵循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对本病采用分期论治,早期丹栀逍遥散合保和丸加减以清肝泻火、消食和胃;中期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后期予枳实消痞丸加减以健脾益气。处方加减灵活,用药丝丝入扣,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4.
175.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 商品名: 恩度, endostar)的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效应, 比较其对移植瘤、心肌及肾脏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euron NOS, 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OS, eNOS)mRNA、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及结构的影响, 探讨其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原因。   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瘤块, 注射生理盐水)、药物对照组(不接种瘤块, 注射恩度)、模型组(接种瘤块, 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接种瘤块, 注射恩度), 每日1次, 处理28天。实验前、后称量小鼠体重, 测量移植瘤体积; 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心脏及肾脏组织中nNOS、eNOSmRNA的表达量, 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移植瘤及肾脏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 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 以CD34与Masson双色染色法观察微血管结构的变化。   结果  1) 实验组移植瘤体积增长(75.60 mm3)小于模型组(131.89mm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609)。2)药物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肾脏组织中nNOS及eNOSmRNA表达量均下调(P < 0.05), 心肌组织中nNOSmRNA表达下调(P < 0.05)、eNOSmRNA却未见明显变化; 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nNOS及eNOS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移植瘤组织中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 MMP-2、HIF-1α及各组小鼠肾脏组织MMP-2、MMP-9、HIF-1α、VEGF表达无明显变化; 移植瘤组织的MVD显著降低, 胶原覆盖血管的比例升高, 而肾脏组织中MVD和结构几乎无变化。   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下调移植瘤组织中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MVD, 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并可使移植瘤血管趋向成熟, 但不能降低肾脏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亦不能改变肾脏组织的MVD及微血管结构; 其可下调心脏及肾脏组织NOSmRNA的表达, 可能为应用中导致血压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性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2010年维普、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文献,共1 888例患者,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总有效率与药物组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RR=1.21,95%可信区间[1.17,1.26],Z=10.19,P0.00001;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止泻时间与药物组相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WND=-27.45,95%可信区间为[-33.22,-21.67],Z=9.32,P0.00001;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后的症状积分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WND=-3.19,95%可信区间为[-3.84,-2.54],Z=9.58,P0.00001。结论:针灸对功能性腹泻总有效率、止泻时间、症状积分的作用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但由于RCT、CCT文献数量过少,特别是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报道较少,且文献发表存在偏倚,缺乏随机、盲法、不良反应、随访方面的报道,上述文献评价结果还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临床结论,尚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7.
目的:采用苗医弩药滚针疗法及弩药液涂擦法两种不同的促渗方式,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弩药滚针组、弩药液涂擦组3组,每组30例,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三组治疗后及两次随访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三组治疗后及两次随访,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弩药滚针组在治疗后及两次随访改善程度优于弩药液涂擦组(P0.05);三组治疗后及两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弩药滚针组在治疗后及两次随访改善程度优于弩药液涂擦组(P0.05);三组治疗后及两次随访,WOMA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弩药滚针组在治疗后及两次随访改善程度优于弩药液涂擦组(P0.05);弩药滚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弩药液涂擦组(P0.05)。结论:苗医弩药滚针疗法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中优于弩药液涂擦法,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78.
在人类使用动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后不久,便发现许多与胰岛素抗体(IAA)形成有关的免疫学现象,如胰岛素抗药性、低血糖及胰岛素过敏等。几乎所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体内都能检测到IAA。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在数周后即可形成IAA,停用胰岛素后1年IAA可消失,完全消失则至少需要2年时间。本文就外源性胰岛素引起的IAA抗体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9.
从心肝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中医多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等范畴,其病位虽在脾胃,但与心、肝密切相关.故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笔者从脏腑、五行、经络等方面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从心、肝辨治的理论基础,从肝脾、肝胃同治,辅以安神;心脾、心胃同治,辅以调肝四个层面总结和及探析其临床应用,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诊治疗效,扩展临床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