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目的:通过对慢性再障患者中医证候和生命质量的观察,探讨中药对慢性再障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欧洲QLQ-C30生命质量表,对90例慢性再障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观察服中药组和西药组经过治疗后慢性再障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再障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相对于西药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借鉴QOL量表的方法有利于辨证的客观化,对实现中医临床评价的规范化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日益发展的中医药现代化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在血液病诊治中的优势,提升治疗水平与临床疗效,依据“系统论”与“还原论”思想,将传统中医整体观念、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相结合,提出中西医协同精准治疗的概念。从髓系血液肿瘤切入,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为例,重点分析探讨中西医协同精准诊治的思路、方法与路径,以期精准把握髓系恶性肿瘤中西医协同治疗的结合点与时间窗,提高临床疗效,取得最大治疗获益,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拓宽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疗效机理。方法:治疗组84例,脾肾阳虚型用生血Ⅰ号合剂,脾肾阴虚型用生血Ⅱ号合剂治疗;对照组30例用康力龙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多项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1.43%,27.38%,86.90%,对照组依次为3.33%,20.00%,56.67%,两组总胶前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中药复方醇提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Toll样受体2(TLR2)表达的干预作用,分析其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MDS患者15例(正虚组10例、瘀毒组5例),正常组3例的BMMNCs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中药醇提物干预后HDAC1、TLR2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MDS患者HDAC1、TLR2基因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正虚型患者与瘀毒型患者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扶正、祛邪药对HADC1、TLR2和凋亡水平均有影响,但扶正药与祛邪药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组蛋白乙酰化相关表观遗传学异常和先天免疫失调均与MDS发病有关,有效扶正与祛邪中药复方醇提物对正虚、瘀毒型MDS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和TLR2表达水平均具有调控作用,提示中药可能通过降低HDAC1水平调控TLR2表达,最终影响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生化代谢特征。方法将30例MDS患者分为脾肾阴虚蕴毒型和脾肾阳虚蕴毒型两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的表达,获得相应的色谱-质谱图;采用判别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MDS中医证型的判别方程。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的含量差异明显,据此构建的MDS中医证型判别方程在自身判别和交互判别中的总体准确率均达93.3%。结论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进行MDS的中医证型分型研究,显示出了较好的证型判别能力,也部分揭示了中医证型的生化物质代谢基础。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骨髓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髓系肿瘤。剪接体基因是MDS患者常见的突变靶点之一,这些突变在50%~60%的MDS患者中发生,其中RNA剪接体基因U2AF1能够影响MDS患者mRNA的异常剪接和造血系统。目前已有研究证明U2AF1突变是MDS的预后不良因素,故针对U2AF1突变的研究对于MDS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U2AF1在MDS中的研究进展,就U2AF1突变所改变的剪切机制及其对MDS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复制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采用Q-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 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 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NF-κB/p65蛋白表达增加,而p-κBα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NF-κB蛋白表达异常及活性改变在AA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细胞培养的实验方法,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抑制造血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临床实验研究中选择慢性再障15例,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高、低剂量的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后,检测细胞凋亡率及Fas及FasL。结果,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经健脾补肾活血方干预作用,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说明健脾补肾活血方可明显降低骨髓细胞凋亡率,进而促进恢复造血。  相似文献   
19.
改良生血合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改良生血合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MDS患者以改良生血合剂(由黄芪、党参、熟地黄、当归、菟丝子、丹参、三七、白花蛇舌草等组成)治疗,3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外周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因子等的变化。结果:基本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进步2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8.3%。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随时间推移改善愈加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外周血象主要指标、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从骨髓象变化看,治疗后骨髓象增生程度改变不明显(P>0.05),但病态造血显著改善(P<0.01)。结论:改良生血合剂在改善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等方面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血象和骨髓病态造血。  相似文献   
20.
米托蒽醌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组33例,在用米托蒽醌为主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清热解毒中药。结果:治疗组获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70.37%(P<0.05),且临床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米托蒽醌为主联合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良好,毒副反应较轻,合用健牌和胃、清热解毒中药,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