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但这种移植受到供、受者HLA配型的限制 ,即使在HLA完全相合的供、受者之间移植 ,仍然有 5 0 %左右的受者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而其中又有约一半的受者最终死于本病或本病的免疫抑制治疗。因此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它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近 1年来 ,我们将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 0 6 )用于 5例难治性重度 (Ⅳ度 )AGVHD的治疗中 ,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42.
<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易引起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内脏出血的一类常见出血性疾病,属中医学"血症"、"发斑"等范畴。血小板减少病因众多,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机体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对浙江中医药大学近十年科技工作汇总分析,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方法]根据历年学校年鉴、相关部门总结进行梳理,结合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对科研创新平台,科研项目数量及经费,科技奖励及专利、论文等成果汇总整理。[结果]学校近10年来,在科技工作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达27个,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论文等成果成倍数增长,通过召开国内、国际会议,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同时,从管理角度分析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卓有成效,在提升全校科技水平中发挥的作用。[结论]当前是中医药振兴的最好时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必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发展特色优势,在科研体制机制建设、创新科研管理水平、多学科协作等方面持续提升,力争建设成为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44.
缺氧诱导因子是近年来研究备受关注的一种转录因子,它对肾脏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与肾脏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7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患者术前接受乳腺增强MRI检查。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所有患者中选择20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其影像独立分割病灶,勾画感兴趣区域(ROI)。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对2名医师勾画的ROI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A.K.(Version 3.3.0)软件提取病灶区域的三维纹理特征参数,通过IPMs(Version 2.0.2)软件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出最佳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263)和验证组(n=113)。采用6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贝叶斯算法(NB)、决策树(DT)、邻近算法(KNN)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2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机器学习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根据训练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小,选择最佳模型。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最佳模型的临床获益。 结果共有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114例,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262例。操作者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2名医师具有很强的操作者一致性(ICC=0.915,95%CI: 0.894~0.932, P<0.001)。每个病灶提取得到396个三维纹理特征参数,筛选保留7个淋巴结阳性组与淋巴结阴性组间差异明显的影像组学特征,并将其与2个临床指标(年龄和绝经状态)和5个影像学指标(病灶位置、有无钙化、病灶数量、病灶长径和造影剂时间-信号曲线类型)一起,共14个参数,构建预测模型。6种机器学习模型中,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组中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最高(0.798),准确率为73.0%(192/263)、特异度为75.4%(138/183)、敏感度为67.5%(54/80),在验证组的AUC为0.767、准确率为73.5%(83/113)、特异度为77.2%(61/79)、敏感度为64.7%(22/34),为最佳机器学习模型。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训练组中阈值为0.15~1.00,验证组中阈值为0.10~0.60,有临床获益。 结论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鉴别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其中以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46.
目的: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由慢性期向急性期的过渡阶段伴随有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poly(rC)-binding protein E2,hnRNP E2]的异常表达.本研究初步探讨hnRNP E2诱骗RNA(decoy RNA)对32D-BCR/ABL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电转染方法将hnRNP E2诱骗RNA野生序列和突变序列的表达载体(pGD和pGM)转入32D-BCR/ABL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诱骗RNA的细胞.锥虫蓝染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FCM分析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下游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α,C/EBPα)和c-Myc的表达.结果:筛选出稳定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诱骗RNA 的32DP210-pGD细胞和32DP210-pGM细胞.野生型32DP210-pGD细胞与未转染32D-BCR/ABL细胞相比,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9.48±5.21)%,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进展受阻;C/EBPα mRNA水平无改变,但在蛋白水平上42 ku-C/EBPα的表达增加(43.83±4.91)%;c-Myc mRNA水平下降(35.67±6.64)%,蛋白水平降低(30.91±3.84)%.突变型32DP210-pGM细胞与未转染32D-BCR/ABL的细胞相比,其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hnRNP E2诱骗RNA能够抑制32D-BCR/ABL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诱骗RNA阻断hnRNP E2和C/EBPα mRNA的结合,引起42 ku-C/EBPα表达增加,进而引起其下游靶基因c-Myc下调.  相似文献   
47.
通过SCID小鼠与NOD/Lt品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缺陷,循环补体缺乏,抗原呈递细胞分化及功能不良)回交得到的NOD/Ltsz-SCID/SCID小鼠(简称NOD/SCID小鼠).目前,NOD/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多采用经尾静脉接种较大数量的白血病细胞[1-3],虽然可以保证成功植入,但对研究小鼠的机体免疫反应实验十分不利,主要原因在于植入的肿瘤细胞不再分裂繁殖且小鼠本身为免疫缺陷鼠.  相似文献   
48.
G-CSF动员的外周血与骨髓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细胞与骨髓CD34+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非常延迟抗原4(VLA-4)、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和L-选择素(CD62L)。 结果: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CD34+细胞表达的VLA-4、LFA-1与骨髓CD34+细胞相比明显减少,CD62L无明显改变。 结论:黏附分子VLA-4及LFA-1降低可能是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9.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是一组严重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1],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其基本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肾、肺、肠、心、脑).  相似文献   
50.
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二例胡亮钉陈虎曹履先江岷刘惠兰王波刘秀林我院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供、受者一般情况见表1。2预处理方案2例预处理方案均为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