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0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21-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和直辖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近160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650余篇论文,其中大会发言19篇,专题交流223篇.本届会议共安排29个专题交流会议,内容涵盖全部专业学组和协作组;举办了国外精神病学专家讲座、海内外华人精神科医生专题和两岸三地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探讨首次发病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脑白质完整性.方法 15例首次发病未用药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接受脑弥散张量成像扫描,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对脑内所有体素的各向异性分数(FA)逐一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次发病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左侧前扣带(丛集体积=106体素,t=3.21)、右侧前扣带(丛集体积=60体素,t=2.71)、右侧膝下扣带(丛集体积=63体素,t=3.37)、左侧脑干(丛集体积=62体素,t=3.25)白质FA值显著降低(检验水准为未校正的单侧P<0.01,体素集阈值>50体素).结论 老年抑郁症发病早期存在双侧前扣带及右侧膝下扣带白质完整性下降,经由该脑区的神经通路损害可能与老年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60名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奥氮平组,治疗观察6周。测量患者基线、第2周末、第4周末和第6周末时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基线和治疗终点时采集空腹血测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部分患者检测了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结果: 共有245名患者完成研究,齐拉西酮组121例,奥氮平组124例。齐拉西酮剂量137.5 mg/d,奥氮平剂量19.5 mg/d。治疗6周末,奥氮平组[(4.55±3.37) kg]的体质量增加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0.83±2.05) kg,P<0.001]。与基线比较,治疗6周末奥氮平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均P<0.001);而齐拉西酮组空腹血糖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值在2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齐拉西酮在短期内对未用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较小,而奥氮平会显著增加体质量和引起糖脂代谢紊乱,从而增加各类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临床用药选择时需慎重考虑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进行随机单盲临床对照研究。观察组给予国产甲磺酸剂拉西酮注射液10~20 mg肌肉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40 mg;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5~10 mg肌肉注射,4~6 h后可重复使用,每日总量不超过30 mg,每日注射不超过3次,疗程3 d。于治疗前、治疗后2 h、6 h、24 h、48 h及72 h评定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评分(PANSS-EC),于治疗前、治疗后72 h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采用不良事件报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72 h后,2组PANSS和PANSS-EC总分都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30.0%)与对照组(20.0%)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与对照组(36.7%)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强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血浆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异常与汉族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个汉族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和36个正常对照核心家系的血浆Glu和GABA水平,组间比较并进行亲代与子代血浆Glu、GABA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子代及父母血浆Glu水平在汉族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与正常对照核心家系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05、1.186、-0.878;P值分别为0.369、0.241、0.383),血浆GAB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3、0.385、-0.030;P值分别为0.205、0.702、0.976);汉族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血浆GABA水平具有家族相关性,患儿血浆GABA水平=26.400+0.810×母亲血浆GABA水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11,t=4.871,P=0.000),汉族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血浆Glu水平无家族相关性;正常对照核心家系血浆Glu和GA-BA水平均无家族相关性。结论汉族儿童孤独症不存在血浆Glu及GABA水平的异常,但血浆GABA系统可能参与了孤独症的遗传机制,宜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7 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227例病程小于5年服用7种药物之一作为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在基线、随访12 个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 结果:与基线相比, 7组药物1年末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不同药物对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康因子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能不断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尤其是奥氮平和喹硫平, 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要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17.
本文讨论拉莫三嗪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及与抗精神病药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抑郁症患者识别情绪词反应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词的情绪与记忆偏好.方法对27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29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测验完成后用E-Prime系统分别进行正、负性情绪词识别的实验,包括3个子实验,分别为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以及正-负性情绪词的识别.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在正、负性情绪词的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较正常对照组长40ms左右;就患者自身而言,不论是单任务还是双任务,其在负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要短于在正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40ms左右,且差异有显著性.患者正确再认出的正、负性情绪词的个数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正确再认出负性情绪词的个数明显多于正性情绪词的个数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在负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较正性情绪词短,再认出较多的负性情绪词,即对负性情绪词存在负性偏好。  相似文献   
119.
药物治疗是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药物以苯二氮革类抗焦虑药(BZD)为主,由于BZD长期应用易导致成瘾和戒断症状,且影响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已逐渐被抗抑郁剂和新型非苯二氮革类抗焦虑药(NBZD)所取代[1,2].笔者对抗抑郁剂治疗GAD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议性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价国产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研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值作为疗效指标;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等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 共收集抑郁症病人56例,瑞波西汀组(试验组)28例,氟西汀组(对照组)28例.治疗6周后,瑞波西汀组HAMD总分减分值为(16.8±5.8)分,氟西汀组为(16.0±6.3)分,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瑞波西汀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为78.6%,氟西汀组为64.3%,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甲磺酸瑞波西汀胶囊的抗抑郁疗效与氟西汀相似,不良反应轻而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