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86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782篇
预防医学   220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272篇
  2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2009年与2013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属采血机构工作状况的变化,找出工作中的进步和不足,为进一步调整对采血机构的管理、提高其筛查工作质量提供规划。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整群系统抽样法2009年对127家采血机构与300位产妇、2013年对118家采血机构与300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采血机构问卷内容包括筛查率、样本合格率、样本邮寄时间、筛查管理系统使用频率;产妇问卷内容包括:新生儿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对筛查样本采集的满意度、对筛查结果反馈情况的满意度。结果:2009年与2013年新生儿筛查采血机构的筛查率、样本合格率、样本邮寄时间及筛查网络管理系统使用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新生儿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对筛查样本采集的满意度及对筛查结果反馈情况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筛查采血机构的筛查率、样本合格率、邮寄时间、筛查管理系统使用频率及产妇的新生儿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和对筛查工作满意度的变化,应以产妇的需求为导向,加大对新生儿筛查知识的宣教力度,提高广大采血机构医务人员对筛查网络管理系统的利用率,不断提升产妇对筛查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 C 联合磷酸肌酸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维生素 C 及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加1_6二磷酸果糖治疗,疗程10d,观察 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肌钙蛋白转阴率及心电图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 C 联合磷酸肌酸治疗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疗效优于1_6二磷酸果糖。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心脏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中、重程度的睡眠障碍。而失眠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我院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收集年龄在12~72岁范围的手术病例。①术前即存在失眠者。②术后因严重并发症而发生昏迷者。③机械辅助呼吸超过3天者等不作为研究对照。1996年4月~1998年3月的151例做为对照组[Ⅰ组];1998年4月~2000年3月的208例作为研究组(Ⅱ组)。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患者接近痊愈预期出院日的前几天,向其了解术后1~7天内睡眠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锌 -α2-糖蛋白( zinc-alpha-2-glycoprotein,ZAG)水平检测联合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2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Ⅰ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Ⅱ组)及临床清蛋白尿组(Ⅲ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20例为对照组;四组患者行 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ltration rate,GFR)、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ow,ERPF),同时记录肾功能曲线峰时、半排时间 (T1/2)、20min残留率 (C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ZAG的血清和尿液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 Tp出现后延 ,T1/2延长 ,C20显著升高,仅有Ⅲ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851,P< 0.05)。与对照组比较,Ⅰ组 GFR,ERPF显著升高,Ⅲ组显著降低;Ⅰ , Ⅱ ,Ⅲ组血、尿 ZA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尿液 ZAG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血清 ZA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5~3.854,均 P< 0.05)。结论 99mTcm-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尿生物标志物 ZAG可以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程度,以便临床尽早进行医疗干预,改善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沉积的干预,探讨螺内酯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进展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螺内酯组(10只)和安慰剂组(10只),另设Wistar-kyoto鼠7只(WKY组)。Western blot方法分析Ⅰ型胶原的表达;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螺内酯组Ⅰ型胶原含量、CVF、PVCA显著降低(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血K+、心脏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小剂量螺内酯通过减少Ⅰ型胶原的沉积,起到抗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并评价改良插胃管法在老年尿毒症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1例肾内科老年尿毒症吞咽障碍需要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例和改良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插胃管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恶心呕吐和呛咳发生率。结果改良组1次置管成功率、2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1,χ2=4.221,均P<0.05);改良组置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2.271,P<0.05),置管时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置管费用无差异。结论改良插胃管法能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7.
蒋自卫  赵红 《肝脏》2014,(4):271-27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 HBV 感染者和健康者 PBMC 中 Foxp3的表达和 IFN-γ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在HBV感染慢性化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 检测不同类型 HBV 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Foxp3的表达情况。应用 ELISA 的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 IFN-γ的含量。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Foxp3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中 IFN-γ的含量有所增加(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oxp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中IFN-γ的含量则有所减少。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活性较健康对照组增强,且Th1细胞活性和体液免疫均受到抑制,CD4+CD25+调节性T 细胞在HBV感染慢性化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赵红  谢雯 《肝脏》2012,(11):824
【据《J Hepatol》2012年7月报道】题: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活检指征及随访:系统回顾(作者Papatheodoridis GV等)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以ALT活性为基础是否合适,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指南倾向对ALT正常且HBVDNA>2000IU/mL的HBeAg阴性患者进行肝活检。希腊雅典Hippokration综合医院Papatheodoridis等系统回顾现有的ALT持续正常(PNALT)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中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特点及医院感染情况,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20年住院的166 115例患者检出的MRSA监测资料,将患者分为MRSA医院感染组(130例)和非MRSA医院感染组(44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MRSA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2018~2020年住院患者共检出MRSA 576株,总检出率为34.95%,经趋势χ2检验,MRSA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0.089,P<0.001)。MRSA菌株主要来源是痰(52.95%)和咽拭子(15.97%);分离出的MRSA主要集中在神经外科(49.83%)、肾病科(7.64%);分离出的MRSA菌株主要分布在冬季(27.95%)、春季(27.43%)。3年来,共有130例患者发生MRSA医院感染,MRSA总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78‰。2018~2020年MRSA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68‰、0.74‰、0.96‰,经趋势χ2检验,MRSA医院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增加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χ2=2.508,P=0.1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SA医院感染组与非MRSA医院感染组在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4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和有侵入性操作3个因素是患者MRS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对医院MRSA分布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早发现其易感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分布和感染变化情况,对指导临床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双源双能量CT (DECT)平扫脂肪图定量测量肥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HFC)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年6~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6例拟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 kg/m2)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第三代双源DECT腹部或腹盆腔平扫检查,DECT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材料分解(MMD)算法自动计算生成肝脏脂肪图,由两名医师(A和B)采用盲法选择多点感兴趣区独立测量HFC值,医师A和B在1周后分别对同一数据重复测量1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者内(A、B前后两次测量)及测量者间(A与B首次测量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在100kV平扫CT图像上测量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CTL/S)。计算DECT脂肪图与CTL/S法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差异,HFC值与肝脏CT值、CTL/S间的相关性,并计算HFC值与临床指标[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血清尿酸]的相关性。结果 DECT脂肪图HFC值测量结果,两名医师前后两次测量的可重复性ICC分别为0.985和0.983(P<0.001),医师A与B第一次测量间的可重复性ICC为0.979(P<0.001)。DECT脂肪图测量本组对象的HFC值范围为0%~42.29%,中位数为12.09%。DECT脂肪图与CTL/S法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0,P=0.112)。HFC值与肝脏CT值(r=-0.978,P<0.001)、CTL/S(r=-0.981,P<0.001)均呈负相关。HFC值与身高、体质量、BMI、腰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三酰甘油水平存在弱相关性(r=0.293,P=0.048),与血清尿酸水平呈中等相关(r=0.339,P=0.021)。结论 采用MMD算法,双源平扫DECT脂肪图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可重复性较好,是一种新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脂肪肝无创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